比特币的货币经济学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2卷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2No.22015年3月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Mar.2015比特币的货币经济学分析*陈三毛(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比特币是迄今最为成功同样也是最受争议的虚拟货币。在对比特币设计原理、现实运行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探讨有关比特币的种种误解,并认为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并没有得到现有货币理论的支持,比特币不太可能发挥货币职能,更不用说替代主权货币。比特币应该看成是金融创新活动,其未来很有可能与主流支付体系产生某种融合。当然,其发展前景更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关键词:比特币;虚拟货币;货币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15)02-0030-07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货币层出不穷,然而比特币(Bitcoin)是至今最为成功的虚拟货币。自诞生至今的六年时间里,它已经从一种只在计算机程序员、网络工程师等技术人士圈内才被认识的虚拟货币,演变成能够转帐支付、能够购买实体商品和服务、能够与美元、欧元等主权货币交易的数字货币。现在甚至一般普通百姓都在问这样的问题:“我是否应该拥有一些比特币?”另一方面,比特币也饱受争议。许多技术人士盛赞其为自互联网产生以来最伟大的创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比特币终将僭越主权货币,开创一个没有通胀的全球货币时代;而怀疑论者担心这是货币宽松背景下投机者制造的一场投机泡沫;反对者更指责其为一个庞氏骗局,终将烟消云散。如何看待这些截然不同、甚至对立的见解?如何看待比特币的未来发展?笔者试图提供一个理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比特币运行机制和货币属性,从而去把握比特币甚至其他虚拟货币的未来发展前景。一、比特币的设计原理和现实运行1.设计原理比特币设计者将这种虚拟货币定义成一串数字签名的链条[1],是一个在点到点(PeertoPeer)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支付系统。为了使用比特币,使用者首先需要下载免费、开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每一个比特币的持有人都有一对公私密钥,这些密钥存储在持有人自己的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文件中,文件的遗失、损坏通常也就意味着与此相关的比特币的遗失,持有者也可以利用专门的互联网服务来存贮密钥。[2]一笔比特币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交易的过程可用图1来表示。在图1中,所有者1、2和3是一笔比特币不同时点上的所有者。一笔比特币要从所有者1转让到所有者2的电子钱包中,所有者2必须首先将自己的公钥发给所有者1,所有者1通过自己的私钥将有关比特币的交易数量、这笔比特币此前的交易记录以及收款人(所有者2)的地址(公钥)签署成数字信息,并向整个比特币网络发布,由整个网络验证后,这笔比特币就从所有者1的电子钱包转入所有者2的电子钱包。从图1可以看到,由交易1的所有交易03*收稿日期:2015-01-09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和投资行为研究”(2013SJB790051)作者简介:陈三毛,男,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图1比特币的交易过程和机制信息以及所有者2的公钥信息形成一个散列(Hash)①,并由所有者1签名,这些信息形成了交易2,实现了比特币从所有者1到所有者2的转移。如果所有者2向所有者3支付这笔比特币,实施同样的步骤,交易链条进一步延伸。比特币的支付交易要向整个网络广播,以防止比特币的重复使用。例如,在上述交易中,所有者1向所有者2支付比特币时,人们无法确认所有者1签名的这笔货币是否已经被使用过。比特币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比特币网络公布所有者1和所有者2之间正在进行的交易,由网络节点来投票验证这笔交易的有效性,交易得到验证,这份新的交易就加入到比特币的网络总帐目(GeneralLedger)中,总帐目也被形象地称为块链(BlockChain),不断得到确定的交易块加到已经存在的块的后面。总帐目记录了比特币网络上各个地址之间、各个时点上的所有交易,每个节点都可以获知不断更新中的总帐目信息。比特币交易有效性验证是借助“矿工”(Miner)的工作,也正是“矿工”的“挖矿”(Min-ing)才创造了比特币。比特币交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其网络每隔一个时段就将这些交易收集,制成一个列表,或称为一个块,“矿工”的工作就是来确认这些交易,并将它们写入总帐目中。所谓“矿工”就是比特币网络上那些具有快速计算能力、能够进行复杂计算的计算机,而“挖矿”则是指这些计算机针对列表(块)中的交易信息以及块链中最后块的散列值,根据一定的数学公式进行散列运算,寻找比特币网络所要求最小散列值。如果成功找到了这个散列值,这个新的块就被确认,可加到块链中,这个散列值就加到这个块的后面。比特币网络上“矿工”们相互竞争,谁先运算出这个散列值,谁就能获得25个比特币,网络上其他节点都能获知这个消息。根据比特币网络的协议,全网大约十分钟产生一个新的块,现在每确认一个块就释放25个比特币,这个数值还会每四年减半,到2140年,比特币数量将停止增长②。从比特币的设计机制看,比特币的发行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受任何一个机构或个人的控制。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发行比特币,只要他拥有一台运行比特币软件并联网的电脑;它也是完全无国界的,只要成为比特币网络的一个节点,就能参与比特币的支付和交易。2.现实运行特点自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SatoshiNa-kamoto)最初提出比特币的运行构想至今,比特币的发展速度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已成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大的热点现象。13①②也被直接译成哈希,一个散列或散列值是由一种算法生成,将一个大数据集进行编码转换成一较小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数据(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这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就是对应大数据集的散列值。如果大数据集中的数据有一定变化,由此形成的散列值就会完全不一样,但通过观察散列值无法获知大数据集中的信息。届时,“矿工”的工作将通过收取交易费来获得补偿,事实上,现在“挖矿”成功已经可以收取交易费了。首先,比特币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大。2009年1月3日,中本聪通过运行比特币软件和展示相应的算法程序首先开采了50个比特币①,比特币的运行便得到了两类人群的追捧,一类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网络技术爱好者等,还有一类则是那些自由主义者,他们希望货币的发行完全摆脱政府的操纵。[3]这种虚拟货币第一次被用来购买实物据称发生在2010年5月21日,一个名叫拉斯洛·豪涅茨(LaszloHanyecz)的佛罗里达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向当地的比萨店订购了两个比萨。[4]据《金融时报》报道,至2014年2月底,全球已经有两万家商户接受比特币付款,其中也不乏有些大型的零售企业。比特币也催生了许多中间交易商和相关行业。比特币的网上交易所或交易平台从事比特币与美元等主权货币之间的买卖交易;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比特币,商家可以通过该平台将消费者支付的比特币转换成现金。从事比特币交易的初创企业正在不断涌现,并且得到了风险资本更多的关注,2013年共吸收98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比特币公司(Coinbase)就获得了2500万美元。[5]其次,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在波动中大幅上升。比特币之所以成为公众注目的对象,价格及其变化是最重要的推手。在2010年上半年之前,比特币只是在一个狭小圈子里的实验品,当程序员拉斯洛·豪涅茨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两个比萨饼时,一个比特币的价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样的事件也难获媒体的关注,更别说风险投资者的兴趣。到2010年夏季,比特币价格突然获得上涨动力,一度上涨到36美分,随后稳定在29美分左右。2011年2月,一个比特币达到1.06美元,与美元基本平价了。当时《福布斯》杂志以“加密货币”为题报道了比特币,这篇文章的发表直接激发了比特币价格的跳跃,比特币从4月初的86美分攀升到了5月底的8.89美元。进入2013年,比特币的价格更是猛烈上升,波动频繁。2013年开盘第一天,一个比特币为13.51美元,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为756.79美元,上涨幅度达到5507%。以2013年年终收盘价计,比特币的市值达到92亿美元。同时,其价格波动也非常剧烈。以2013年最后一个月的交易为例,12月4日比特币交易价格最高达到1147.25美元,十五天之后,其最低价下探至380美元,进入2014年以来这种波动性也是有增无减。最后,比特币实验至今看来还是一个充满风险、起伏动荡的过程。比特币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突破,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方案在无中心前提下解决数字货币重复支付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的光芒却难掩比特币的投机性特征,其价格走势就是例证,它往往被市场消息、新闻报道、政策风向所左右。从持有比特币的行为来看也是如此,人们持有比特币不是为了利用比特币的支付便利,而是为了囤积,待价而沽,获取投机利润。此外,比特币的运行过程频频出现技术故障、黑客攻击、比特币失窃等等问题。例如,2011年7月20日黑客的网络攻击使得比特币的价格从17.50美元瞬间跌到了0.01美元;2014年2月25日比特币最大的在线交易商Mt.Gox由于系统漏洞损失大量比特币无法弥补客户损失而申请破产保护,从而引发了比特币市场的大幅波动。二、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分析1.比特币难获现有货币理论的支持比特币的拥趸们认为,比特币的产生完全得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支持,但这是一种误解。这里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是指奥地利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庞巴维克、米塞斯和哈耶克等。这个学派认为,商业周期是银行信贷过度扩张、货币供给增加人为压低市场利率的必然后果,在扭曲的低利率引导下产生的过度投资终究会与消费之间产生严重的不平衡,于是导致经济衰退。这个学派主张废弃实行部分准备制度的银行体系,回到金本位制,使得货币的发行不轻易受当局的控制。[6]哈耶克则提出货币非国家化的主张,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垄断货币的发行,相反应该允许私有银行发行各自不支利息的凭证(即货币),这些货币在23①这50个比特币也被称为数据链的源块(GenesisBlock)。市场相互竞争,以可变的汇率在市场上相互兑换,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只有币值稳定的货币才能被市场接受,私人机构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以及市场竞争有助于形成高效率的货币体系和稳定币值。[7]由此,比特币的支持者认为,比特币正在终结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垄断,正在实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理想。但事实上,比特币的运行机制与哈耶克所设想的私人竞争货币发行机制完全不相干。比特币之所以能够在比特币网络流通,是由于得到比特币网络参与者的共同认可。比特币是一个共同协作的结果,所以它可以看成是一种社区货币,并非由某个私人机构凭借着自身的信誉来推动其发行。退一步讲,就算比特币是一种私人发行的货币,那么可以设想,在哈耶克的理论场景中,这种以固定速度发行的货币恰恰不能保持币值的稳定,因为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在放慢货币发行速度,你的货币与其他私人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可能下跌。比特币的运行机制似乎契合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建议,但这可能又是一种误解。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政策是指为了保证物价的稳定和充分就业,政府应该以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率与预期的实际产量的变动率相等。实际操作中,通常是根据以往的经济情况,确定一个诸如3%或5%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在一个中长期里,实体经济发生实质变化后,这种所谓固定比率也要相应调整。例如,弗里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主张将货币供给增长率稳定在3%~5%,1984年又根据美国经济条件变化提出将货币供给增长率稳定在1%~3%。比特币的运行以一种算法来确定比特币供给增长率,并直至最后停止发行。它的增长率是一种算法机制,无关经济活动,最后停止发行这一设计更是无法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了。而且,“单一规则”提出者弗里德曼虽然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但他对于国家垄断货币事务并不反对。①相反,最优币区理论可以证明,比特币要一统天下只是一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