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与同行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二中校园改扩建规划设计鸟瞰图同时,对因校园改扩建给各位领导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海口二中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情况汇报2012年5月11日海口二中创建于1958年9月,是海口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教职工205人,学生2960人,其中高中部28个班,学生1530人;初中部28个班,学生1430人。2008年9月,我们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在借鉴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南京东庐等地兄弟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以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简称“211”模式。一、211模式的含义从时间分配上讲,就是指把一堂40分钟的课分解成三个部分——2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分钟:教师讲课、指导、答疑10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从教学环节上讲,就是要求每一堂课都按照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进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预习学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清理知识,小结过关达标检测、训练反馈答疑解难展示点评从课堂流程上讲,就是要求每一堂课都按照“五步”程序落实。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学生展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三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不讲学生也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二、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推行三项改革1、改革教师备课方式,实行集体备课、编写统一学案上课2、改革教师教学方式,推行“学案式教学”学案例选高效课堂剪影3、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剪影高效课堂剪影(二)建立三大机制1、建立培训机制,转变思想观念。走出去,先后组织年级组长和学科组长及教学骨干近100人次赴山东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参观考察,现场感受他们课堂教学的魅力,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赴山东杜郎口、潍坊等地学校参观学习赴山东昌乐二中参观学习赴江苏、浙江、天津等地学校参观学习请进来,举办教师培训班,特邀杜郎口中学业务校长、骨干教师和省市教培院专家来学校上示范课、诊断课,观摩学习杜郎口经验,引导老师们转观念、提认识、改路子、创模式,坚定课堂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龚雄飞副院长做有效教学辅导报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培训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由教务处对各班班长、学习小组长进行新课堂模式下的学习方法与班级自主管理知识进行培训,为推行“兵教兵”、“兵练兵”的“211”模式培养骨干力量。每年9月份,对新入校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观摩学习高年级学生怎样上预习课,怎样上展示课,如何正确使用学案等,为全面实施211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对高一初一班干部、学习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2、建立评价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实行推门听课。学校硬性规定:不按“211”模式上课,讲得再好,也只能三等;听完课以后直接查备课,不按要求写学案的直接判为三等;不用学案上课的,该项考核为零分。建立分层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实行“教务处—年级组—班级—学生小组”、“实验办—学科组—备课组—学科教师”两线四级管理机制。优化教学评价。坚持以学论教、效益至上,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评价课堂教学的优劣,把课堂教学的达标率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我们评价一节课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否得到培养。3、建立保障机制,提供强力支持。建章立制。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学校相继出台了《海口二中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方案》、《学案编制与使用细则》《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211”高效课堂模式常规管理制度》《“211”模式课堂评价标准》等系列制度和方案,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持。加大投入。学校在经费困难情况下,积极争取市教育局领导支持,筹集资金近4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学案印制和实验奖励,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和物质支持。我们的高效课堂改革实验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市教育局书记、局长、分管副局长等领导以及省、市研训院各位院长、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韩美副市长在吴建东局长陪同下到我校进行教学调研2011年8月5日、2011年9月13日李燕仪局长到学校进行有效教学专题调研2009年12月吴建东局长王涯燕副局长在高二(5)听课2009年12月王涯燕副局长在高一(1)听课海南省教培院吴益副院长一行对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进行专题调研符扬晖、金伯康副院长在高二(1)听课三、取得的主要成效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三年来的改革实验,教师的教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理念更新颖,教法更灵活,课堂更开放,教师角色也由“演员”变成“导演”,由幕前走到幕后;课堂训练也由题海战术、应试训练转变为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三年来的改革实验,我们的课堂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目前全校各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同学们由“听众”变成“主演”,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口才、组织、合作等各方面能力;特别是解决了长期以来令人头疼的学生上课不愿听、听不懂、课堂上大面积睡觉的现象,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步得到培养。3、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生了变化。通过三年来的改革实验,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效果也好起来了,尤其是“兵教兵,兵练兵”,互动、交流、展示等措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2008届高二5班林平同学说,他初中三年从来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得到过老师一句表扬话,现在他不仅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还能够主动报名参加演讲社团活动,获得了首届校园文化节演讲赛第二名,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表扬。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我疯狂我成功——疯狂英语协会我的地盘我做主——篮球社玩转乾坤——乒乓球社我的精彩我做主——摄影协会以书会友——书友社青春飞扬——羽毛球协会大课间活动学生自主承办体育节2010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率比09年增长8.21%,总分700分以上考生有10人,单科成绩在700分以上有46人次,实现了“低进高出”的办学目标——当年中考成绩(满分91分)40分上二本、60分上一本。4、中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高考再传捷报一本上线17人,其中文科10人、理科4人、体育1人、美术1人;二本上线91人,其中文科58人、理科33人、体育1人;二本以上合计108人,总报考383人,二本以上上线率约30%;总分700分以上3人,单科700分以上16人次。最大的亮点是三年前以21分、22分择校就读我校的双胞胎兄弟陈超文(高三6班)、陈超武(高三5班)分别以621、636分的成绩双双上了二本线,继续创造了海口二中“低进高出”的奇迹。考上理科二本线的严磊同学这样说:“三年前我被二中录取的中考成绩是41分,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一名学习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如果不是受益于学校的课堂改革实验,很难想象在今年高考中自己能考出589分的成绩。”曾小靓同学发自肺腑地说:“我当年上二中的中考成绩只有43分,是二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激发了我的学习潜能,最终使我在今年高考中考上了文科二本,非常感谢二中老师的大胆创新,让我成为了一名低进高出的合格毕业生。”戴春燕同学当年中考成绩连好一点的普通中学的择校分数线都不够,在今年高考中她以693分上了文科一本线,“是二中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让我成为首批受益的幸运儿,感谢学校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在课堂上对我的互帮互助,是他们帮助我实现了一流大学梦”。(1)总合格率和综合评价指数第一次进入全市89所初中学校前10名;(2)语文、历史、物理三个学科的优秀率名列城区初中前10名;(3)42位同学入围省、市重点高中,比上年提高了30%,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11年中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研究一等奖海南省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先进学校5、学校声誉不断提高海口市有效教学实验基地学校海口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海口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刘跃荣校长2011年被海口市人民政府评为“海口市十佳校长”2012年被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聘为海南省有效教学实验专家知道组成员2011年1月5日,刘跃荣校长在海口市有效教学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表彰大会上做经验介绍省、市电视台、《新教育杂志》等新闻媒体对我校“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多次予以报道和宣传;《海口晚报》以身边的好学校为主题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三年来共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交流的领导和教师6000多人次。海口晚报报道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教师个体差异比较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能力及水平与改革要求有较大差距,对模式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教学环节呆板,教学方法不灵活,课堂实效性不明显;还有部分教师观念难以转变,改革热情不高。2、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差,且参差不齐,自主学习难度较大,组织不好,会造成教学质量滑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学校和教师的一大难题3、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效果不佳,同一个学案8个班使用,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二次备课落实的不是很到位;4、印发学案所需费用较大,虽然不用给学生发作业本,但也不能向学生收取学案成本费,学校经济负担较重。五、几点思考与体会实事求是地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最难就难在观念转变,其次难在技术层面无章可循。有什么样的教师便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便有什么样的国民。(一)观念决定一切新课改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进一步的认识过程,是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是对学生们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①不要怕“破旧立新”。②不要怕麻烦事儿多。③不要怕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二)态度决定成败1、归还学习的权利必须彻底,要敢于颠覆传统课堂,否则课堂会“四不像”。变革、革命与改良有本质的区别,课改是“革命”,而不是改良。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把教师分成——平庸、较好、优秀、伟大四个等级。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2、少讲多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3、“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课堂越开放,教学效果越好。广州、深圳当年的经济腾飞就是依赖于“开放”的程度。程度不到,学生的主体就无法发挥“核威力”,学习的热情也就无法调动起来。不“活”的课堂约等于“死”,传统课堂就是恹恹欲睡,一潭死水!转变了教学方式不等于能提升了质量,但要提升质量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书,就和教开汽车一样。(三)坚持就是胜利——搞改革不能急功近利坚持坚守坚定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们努力在做着……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