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教育改革创新论文:以创新教育引领教学改革摘要:创新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现形式。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学改革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因素,并以创新教育为理念提出了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新体系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希望能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概述1.创新教育。进入21世纪,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是:加强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2.素质教育。为适应这一价值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展开。素质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阵地,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更侧重强调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创新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抓手”。3.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是以创新教育为理念,素质教育为实现形式的,所以处理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对教育改革的成效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明晰二者关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二是素质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它同创新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一系列问题上创新,包括大到教育目的、教育理念的创新,小至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而且使之得到深化。新世纪的素质教育改革正是实现这一价值取向而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二、当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1.教师方面(1)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法研究。长期以来,教师重视的是传授知识,强调的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不考虑学生能否消化和理解,即所谓“填鸭式”教学法[1]。这种忽视对知识技能获取过程指导的教法,不利于学生获取知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识技能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2)课堂教学重点错位。目前,教师教学不在于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一味的、机械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形式主义教育仍然在教师教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教师为了说明自己教学的水平,只是在板书设计、知识的数量上“大打出手”,殊不知这样只能导致纯知识的、机械的教学,而不是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3)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几乎很少安排实验和实习,甚至有些专业根本就没有实践或实验课。因此,很多大学生只会考试,不会工作,也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以物流课程教学为例,很少有学生去过港口码头、配送中心或仓库、物流公司,教师很难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明白如何理货、配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仓库、货架是什么样子,更难理解和接受配送中心内部进货、拣货、出货的流程和优化方法,所以学生完全凭想象接受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其难度是可想而知。2.学生方面教师只限于如何“教”,缺乏如何“学”的指导。没有“学”的配合便没有“教”的成功,因此学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实践者和体验者。在学生群体中,阻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不利因素有:其一,“师道尊严”等传统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观念在学生心中普遍存在,认为老师讲的都是对的,缺乏质疑和挑战的勇气;其二,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的,独立学习能力较差,依赖教师的习惯依然强大[2];其三,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太多负面信息的涌现,使学生对未来更加迷茫,觉得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没用,产生厌学心理;其四,受整个教育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任,缺乏求学意识。3.管理方面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主的学校应把教学视为工作的重心,而实际上教师评定职称时,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成为硬性条件,课堂教学效果却成了软性条件,所以,在很多院校形成了轻教学、重科研的趋势。二是现代化教学所需要的实习、实验仪器设备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教学需要,教学硬件上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利益分配不合理。部分院校没有做到物质利益向任课教师倾斜,而且,对教师的分配依然存在平均主义倾向。三、创新教育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新体系的构建根据上述分析,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1.教学方法新体系的构建(1)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观念和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教育改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革必须先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作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变单纯讲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如何教”,也要考虑学生“如何学”。要把“教给知识”转变为“发展能力,培养素质”,将“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及将知识信息创造性的转化为实际应用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变一切不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2)采取案例法、提问法、场景教学法与讨论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具有直观生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可以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起来。案例选择时,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所关心、了解的事件作为案例材料,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对“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进行讲解时,可以告诉学生他们选择上大学时,必须放弃就业,大学期间就失去了四年就业可能获得的很大收入,这个很大收入就是他们要掌握的“机会成本”这个概念[3]。课堂讨论教学法主要是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讨论分析。例如讲授“微观价格政策”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专家门诊费、经济适用房以及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格等生活中的案例来加深理解和巩固已学知识。所谓教无定法,也就是说教学具体方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法因教学内容、受教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意义上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辅助的综合性的方法系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僵化于固定的模式。(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本,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决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好的关键[4]。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讲课中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用脑,科学支配时间的能力。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的关键,因为学习的积极性是内在的,是一种内在动力和志趣。2.教学手段新体系的构建(1)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将电视、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远程网络教育等用于教学活动的现代化信息传输媒体,一方面可增加讲授内容,而且“图、文、声”并茂,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立体感、直观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另外,建立教育教学信息网和资料库,把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利用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表达教学意图。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可通过两种途径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第一,增加实践课、实验课、见习课环节。教师讲授一次理论课,安排1-2次实验课或实践课。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及创造性实验。因为验证性试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安排大学生在公司、企业实习。学生在大学期间实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5个月,在实习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3.管理工作的创新(1)运用激励机制,督促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出乐于教学改革和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氛围。对于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付出的劳动,学校要给予鼓励,引导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功夫。(2)组织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培训,学习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首先,教师可通过参加本校或外校组织的相应培训活动,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提高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其次,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相关专业企业单位参观学习,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因为很多教师也没去过相应专业的企业单位,很多实物、场景也没见过,所以也就很难采用有效的方式把理论内容讲解清楚。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总之,教育改革的成败受制于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两个最为显眼的,甚至关键的两个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应该用创新教育的理念武装我们的教育,重新构建新的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手段体系,从而推进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参考文献:[1]杨惠芳.从中西对比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8):71-73.[2]李玉保.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25.[3]田艳君,胡德宁.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4]张慕蓉.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0,(8):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