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基本条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13.020.01Z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5-2009DB53/T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Nationalpark-Basiccriteria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DB53/T298-2009I目次前言…………………………………………………………………………………………………………Ⅲ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国家公园的功能……………………………………………………………………………………………24国家公园基本条件…………………………………………………………………………………………25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3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要求…………………………………………………………4DB53/T298-2009III前言DB53/T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是国家公园的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DB53/T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299-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300-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为明确国家公园需要达到的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规范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桂华、陶晶、陈飙、陈荣贵、华朝朗、王钰、宋劲忻、晁增华、杨东、杨子江、田世政、张一群。DB53/T298-20091国家公园基本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的术语和定义、功能、基本条件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国家公园nationalpark由政府划定和管理的保护地,以保护具有国家或国际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为目的,兼有科研、教育、游憩和社区发展等功能,是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2.2国家公园资源resourcesofnationalpark指国家公园范围内具有保护、科研、教育、文化、游憩等价值的一切要素,包括有形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遗产资源。2.3国家公园核心资源coreresourcesofnationalpark指国家公园范围内具有代表国家或国际层次的,以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能够体现国家公园的主要价值和整体形象。2.4保护地protectedarea指由政府划定,用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景观保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特定区域。2.5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和。2.6人文资源humanlandscape古今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建筑、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7古生物遗迹ancientorganismsremains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生物化石,包括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其活动痕迹。2.8自然景观naturallandscape由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要素构成的,具有游憩价值的自然综合体。2.9人文景观culturallandscapeDB53/T298-20092由古今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等要素构成的,具有游憩价值的文化综合体,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建筑、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3国家公园的功能3.1保护功能国家公园是保护地的一种重要类型,应对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景观、生物及文化多样性进行持续有效保护。3.2科研功能国家公园应作为自然和人文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3.3教育功能国家公园应作为公众环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3.4游憩功能国家公园应为公众提供娱乐游览机会,满足人们身心健康需求。3.5社区发展功能国家公园应带动公园内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国家公园基本条件4.1资源条件国家公园内应具备资源的国家代表性,拥有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核心资源。应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中的一项:——具有全球或全国同类型自然景观或生物地理区中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具有高度原始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于全国前列,或者是某个特殊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域;——具有全球或全国意义的地质地貌景观,代表地质演化过程的地质构造形迹、或具有重要地位、保存完好的古生物遗迹的区域;——具有全球或全国重要历史纪念意义,或区域生态文明特征鲜明,能很好地展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与发展的例证,具有重大科研、教育价值的生态文明资源集中的区域。4.2适宜性条件4.2.1面积适宜性应有足够的满足国家公园发挥其多种功能的区域范围。以自然资源为核心资源的国家公园的总面积不小于10000hm2,其中具有核心资源应予严格保护的区域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25%。4.2.2游憩适宜性在保护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内应能划出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体验价值的区域,用于开展游憩、科普、公众教育等活动。4.2.3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适宜性国家公园的建立应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应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与环境条件的改善有促进作用。4.2.4范围适宜性国家公园在区域上应相对集中连片,其边界易于识别和确定。划入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应适合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4.2.5类型适宜性拟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与已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有明显的异质性。4.3可行性条件DB53/T298-200934.3.1建立国家公园是恰当的实现其管理目标的管理模式,确保申报国家公园时所具有的核心资源在成为国家公园后得到完整保存或增强。4.3.2资源权属清楚,不存在权属纠纷,国有土地、林地面积应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60%以上。4.3.3国家公园周边地区应具备良好、稳定、安全的旅游市场和环境,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应能满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经营的需要。4.3.4国家公园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划相协调,并能妥善解决与其它产业布局以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冲突。4.3.5当地政府对建立国家公园的支持力度大,应对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人员、以及配套设施等做出书面承诺。对跨县级(含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应能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拟建国家公园涉及其他保护地类型的,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5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对申报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就其基本条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具备国家公园条件。按本标准附录A进行评价。DB53/T298-20094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要求A.1评价方法和指标国家公园的基本条件评价采用专家赋分量化评价方法。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指标由资源的国家代表性、建设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三个部分组成,其下又分为14项具体指标。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专家赋分表见表A.1。表A.1国家公园基本条件评价专家赋分表评价指标赋分赋分标准I1资源的国家代表性1具有全球或全国同类型自然景观或生物地理区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I1得分满分50分;符合一项30~35分,每增加符合一项加1~5分2具有高度原始性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于全国前列,或者是某个特殊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全球或全国意义的地质地貌景观,代表地质演化过程的地质构造形迹、或具有重要地位、保存完好的古生物遗迹的区域。4具有全球或全国重要历史纪念意义,或区域生态文明特征鲜明,能很好地展示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与发展的例证,具有重大科研、教育价值的生态文明资源集中的区域I2建设的适宜性5面积适宜性。有足够的满足国家公园发挥其多种功能的区域范围。国家公园的总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0000hm2,其中具有核心资源应予严格保护的区域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25%。I2得分满分25分;每项0~5分6游憩适宜性。在保护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内能划出具有独特的观赏和体验价值的区域,用于开展科普、游憩、公众教育等活动。7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适宜性。国家公园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与环境条件的改善有促进作用。8范围适宜性。国家公园在区域上相对集中连片,其边界易于识别和确定。划入国家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适合于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9类型适宜性。拟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与已建国家公园的核心资源有明显的异质性。I3建设的可行性10建立国家公园是最恰当的实现其管理目标的管理模式,确保申报国家公园时所具有的核心资源在成为国家公园后得到完整保存或增强。I3得分满分25分;每项0~5分11资源权属清楚,不存在权属纠纷。资源权属结构合理,国有土地、林地面积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60%以上。12拟建国家公园周边地区具备良好、稳定、安全的旅游市场和环境,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能满足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经营的需要。13拟建国家公园与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划相协调,并能妥善解决与其它产业布局以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冲突。14当地政府对建立国家公园的支持力度大,对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人员、以及配套设施等做出书面承诺。对跨县级(含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能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拟建国家公园涉及其他保护地类型的,已按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总得分=I1+I2+I3A.2国家公园申报条件DB53/T298-20095经专家赋分评价后,满足以下条件,则具备建立国家公园条件:——80%以上的专家赋分超过80分。——适宜性和可行性项未出现单项具体指标赋分值小于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53/T53/T53/T53/T196-2006DB53/T298-2009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