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03.020.01Z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8-2009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Nationalpark-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53/T301-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是国家公园的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DB53/T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299-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300-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为了规范国家公园建设,为了规范对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主管部门审查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建设全过程建设部分的尺度。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芳林、周红斌、朱丽艳、司志超、钟明川、杨芳、黎国强、刘绍娟、赵建新、戴明、王海亮、孙鸿雁、叶文、沈超、杨彦峰、华朝朗、王钰、宋劲忻。国家公园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的建设规模与项目、项目布局、功能、基本条件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工程建设项目。2总则2.1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不得破坏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或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2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有建立国家公园的批准文件;——有经批准的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实施主体。2.3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公园内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及国家公园范围内工程设施现状等确定。2.4国家公园建设活动应以保护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前提,展示多样的景观和优良的环境,协调社区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总体目标。2.5国家公园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3规模与项目构成3.1国家公园规模国家公园根据面积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规模等级,面积大于或等于100000hm2为大型,面积大于或等于50000hm2并小于100000hm2为中型,面积小于50000hm2为小型。3.2建设规模的确定国家公园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应综合国家公园规模、核心资源性质等因素,在研究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保护管理、科普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资料的分析论证,并结合技术进步,合理确定近期规模,预测远期规模。3.3工程项目构成3.3.1国家公园工程建设项目构成为保护工程、科研工程、教育工程、游憩工程、社区发展工程、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3.3.2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确界立标、保护站、管护点、巡护工程、森林防火、生态廊道、栖息地与生境改善、生态恢复及相关设施、设备等。3.3.3科研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定位观测、野外监控、科技资料保存、标本制作与贮存及气象观测站、水文水质监测站等及相关设备。3.3.4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科普教育、人员培训与展示解说设施、设备等。3.3.5游憩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游憩道路、游客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站以及休憩、商业、医疗急救、安全卫生、引导标识等服务设施、设备。3.3.6社区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社区服务站及为社区发展管理服务的设施、设备等。3.3.7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管理局、管理分局(所)以及道路、通讯、供电、给排水、停车场、门禁系统、志愿者服务等管理服务设施及配套工程等。4总体布局与项目布局4.1总体布局原则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应贯彻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重视科普教育事业,合理开展游憩活动,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的建设方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所有建设项目应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得造成新的环境污染,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分类建设、分区管理。按国家公园内资源特点确定建设与管理策略,有针对性地安排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并根据分区特点制定管理措施。——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国家公园现状以及保护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建设内容、规模与建设分期。国家公园应分期建设,规模较小的可一次性建成。——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工程建设项目布局应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并尽量使用当地材料,节约成本,提高成效。——景观协调、绿色环保。工程项目布局应与国家公园自然景观相协调,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并尽量使用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及设备。4.2项目布局国家公园的建设项目按照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主导功能性差异和管理目标进行布局。4.3建设用地国家公园建设用地包括道路、铺装场地、管理建筑用地及游憩、服务、公用建筑等设施用地,大型国家公园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中型国家公园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国家公园总面积的2%,小型国家公园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4.4建设用地原则国家公园的建设用地应当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土地利用率。近期工程项目建设应相对集中,预留、控制规划发展用地范围。4.5建筑标准4.5.1国家公园内的建筑标准应根据国家公园性质、周围环境及建设规模等条件确定,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4.5.2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应符合经济实用、有利生产的建设原则,建筑物造型应简洁,建筑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地方人文特色。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游客提供环保、实用、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4.6国家公园内的建筑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物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等的威胁,地质稳定,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地质遗迹、自然水系、湿地及森林等;——建筑物应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等,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对功能相近的建筑,应尽量联建或合建;——建筑结构应坚固、耐久、稳定,确保使用功能,积极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装饰应采用防火、防潮、防腐、无污染、易于清洁的安全材料;——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可循环利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分离回收和再利用。5保护工程5.1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应在了解环境质量、核心资源和建设条件现状,明确威胁因子和预测游憩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需要保护的自然及人文资源进行设置。5.2国家公园区界与进出国家公园的主要道路相交处应设立界碑。国家公园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区界上应设立界桩。在国家公园的一般出入口处、国家公园内居民点和人为活动频繁处应设立标示牌,亦可根据管理需要,在相应的地点设立标示牌。5.3保护站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保护站应设置于国家公园内或靠近保护现场及周边村镇。保护站建设以管理办公用房为主,其它配套设施可以从简;——各保护站的管护面积根据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确定;——保护站的保护管理范围应与行政区划范围保持一致。5.4管护点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大型和部分中型国家公园应设管护点,小型国家公园可不设管护点,由保护站行使保护管理职能;——各管护点的管护面积应根据保护管理目标、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分布状况确定;——管护点的设置应与生态旅游管理站、气象、水文、科研监测等设施统筹安排。5.5巡护工程巡护工程包括巡护道路、巡护监测站点、巡护交通工具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和配备。5.6国家公园内森林防火工程建设应纳入当地的森林防火体系,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完整性。重点建设火情了望监测系统和防火阻隔系统。5.6.1火情了望监测系统包括林火视频监控系统、了望台、辅助建筑工程等及相关设备。5.6.2防火阻隔系统包括防火隔离带、防火道路及防火林带等。为有效阻隔林火蔓延,保证国家公园内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在国家公园内火灾隐患大的地段应设置生物防火林带或防火道路,一般不宜设生土隔离带。5.7生态恢复工程国家公园内的生态恢复工程主要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实施生态恢复应符合以下要求:——对自然破坏的生态系统原则上不作干预;——恢复那些受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采用先进技术促进其恢复;——必须使用乡土植物,遵循自然演替规律,参照自然顶级生态系统模式采取恢复措施。5.8保护工程根据需要可配置珍稀动植物监测设备、野生动物监控设备、湿地保护设备、巡护设备、防火设备、病虫害防治设备等。6科研工程6.1国家公园科研工程项目应在资源调查评价和保护规划基础上确定,明确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制定核心资源监测的专项措施,建立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科研监测成效评估,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教学实习等提供服务。6.2科研中心科研中心应包括标本室、实验室、展览陈列室、办公室、资料室、档案室、计算机室、会议室和值班室等功能用房及食堂、仓库、配电室等辅助用房。科研中心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科研中心宜在国家公园管理局址集中建设;——科研中心应提供开展常规科学研究及实验的场所,并具备科研档案储存、科研成果查阅、展示等功能;——核心资源为野生植物类型和兰花资源丰富的国家公园科研中心应配设组培室;——核心资源为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公园科研中心可考虑配设救护中心。6.3生态、资源与环境监测工程生态、资源与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包括监测站、观测点、环志站、固定样地及固定样线等。国家公园的生态、资源与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满足以下要求:——生态、资源与环境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其技术要求选址,并尽量与保护站、管护点等选址相结合,统筹安排其布局及相应设施;——定位监测站的场地应具有一定的交通、通讯等工作条件,应保证能够正常进行观察、观测和信息传输。6.4科研工程配置科研工程根据需要可配置:生态定位观测设备、物候设备、调查设备、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实验设备、鸟类环志设备及办公设备等。7教育工程7.1教育工程的形式教育工程应采用实物、标牌、模型、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满足宣教和展示功能需要,具备一定的参观考察、教学实习的接待能力和传播能力。7.2宣教中心国家公园应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设置宣教中心,进行集中解说、展示、宣传、教育,根据教学实习、培训等的需要,在国家公园游憩展示区或传统利用区内、游客活动集中地区应与游客中心合建。国家公园宣教中心应包括展示厅、多功能媒体室、培训中心、会议室等功能用房及食堂、配电室等辅助用房。7.3国家公园解说设施国家公园应设立标志、标识、标牌和解说碑等解说设施,解说设施应选址合理、图文清晰、简洁醒目、科学规范,并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国家公园内的解说设施包括音响解说设施、便携式语音解说设施、标牌解说设施、展示陈列设施等。8游憩工程8.1游憩工程建设项目应通过合理的选址、合理的资源保护、合理选择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及合理的建设过程,妥善保护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妥善处理游憩利用与资源保护问题。游憩工程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游憩工程建设项目设置尚应符合以下规定:——国家公园内只允许建设必要的游憩设施,游憩设施应既为游客游览所必需,又为资源保护所需要。——游憩设施要既考虑美学价值又在功能上方便各种人群,还要求考虑能源效率和环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