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几乎每个行业、每个单位、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家庭都离不开计算机,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以及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技术人才,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已从宽泛的、进行一般的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过渡到需要具备有特殊的、某一专长的开发设计能力,如自动化方面的、三维制作方面的、网络方面的技能型技术人才。因此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才拥有广泛的就业前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我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行业、企业进行专题调研。我系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网上资料收集与分析,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到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太原理工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百得科技开发有公司、北京大家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希捷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及51job等人力资源网站。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宏观背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将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对自身信息化效果不满意。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信息化向广大地区以及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大批量进入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据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实施信息化的关键在人才,在我国大规模地实现信息化,各行种业都需要大批的各个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在我国,IT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两头”更加短缺:既缺高级IT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据调查发现,我国IT行业最缺乏的其实是大量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从山西的现状看,信息化在山西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懂计算机知识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业务流程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的骨干人才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建设的质量和速度。(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1.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的定位较为清楚,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然模糊,并没有形成准确的定位、以技术应用为指导、面向市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其实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套用传统学术教育的培养模式,学生所学理论较多,实践少,不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另一种是不考虑教育的层次性、滞后性,没有很好的分辨市场需求的真实性、饱和度。2.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我国计算机应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多年变化不大,过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目前采取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不同的课拼凑在一起,具体教学选择时仍然遵循学科体系的原则。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采取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但仍然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3.教材内容陈旧,教材相对滞后目前的专业教学与市场结合不太紧密,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发展,教学中较少反映新的应用技术等内容,尤其是“项目”教学内容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别外在职业的素质教育方面还不能有效地培育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4.单一的考评方式影响了培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规范的职业行为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目前我们的考评形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重书本知识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三)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方面的建议1.专业方向应细分化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时间是不能全面完成多种能力培养的。我们应划分能力方向,做到“专”、“精”为主。高职学生应当以掌握行业工具的使用技能为主,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配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结合某一方向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最后制订出阶段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必须、实用为度,学习结束后把所学知识整合做出项目。2.课程设置应更新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偏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外,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素质教育等内容在教学中还不能很好的得到全面实施。3.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调研的企业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差,基础不扎实,主要是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致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差。建设学校在加大学校自身硬件投入的同时,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就到专业对口的公司进行实习,帮助自己定位,为今后顺利进行工作打好基础。学校应把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到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通过各种培训机制培养学生的课题开发等实际应用能力,为高职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奠定基础。4.应加强人综合素质培养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用的,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结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改革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全力实行模块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创新教育内容,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培养人才,按岗位要求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专业教师厂企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厂企跟班学习,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