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太原科技大学二〇一五年一月目录引言………………………………………………………1一、毕业生基本情况………………………………………2(一)毕业生规模……………………………………………2(二)毕业生就业率……………………………………………2(三)本科毕业生就业结构………………………………………2二、就业工作主要特点………………………………………7(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7(二)多渠道、多途径做好毕业生信息服务工作……………………8(三)加强就业市场建设,搭建有效就业平台……………………8(四)优化就业创业教育………………………………………9(五)健全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9三、就业质量相关分析………………………………………9(一)工作与专业相关度………………………………………10(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12(三)毕业生求职服务有效性……………………………………13(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13四、就业发展趋势分析………………………………………15(一)特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不断增强…………………………15(二)重型机械和装备制造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16(三)创业带动就业成为新趋势…………………………………16五、对教育教学反馈………………………………………16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引言太原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学校成立以来,始终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肩负着为重型机械行业和装备制造业培育人才的重任,实践着“求实、严谨、团结、奋进”的校训,使一所普通工科高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哲学、教育和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博士、硕士、学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主校区、南校区和晋城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独立学院1所(华科学院);设有55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培养资格,各类学生30000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主要就业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电力、材料加工等行业和相关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就业毕业生保持较高比例,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基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工程”。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以深入开展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重点,以强化服务和拓宽就业渠道为保障,以优秀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底蕴,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专业品牌效应,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长期保持较高就业率。2009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一、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毕业生总数为247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分布在2个专业,占毕业生总数的0.08%;硕士研究生461人,分布在39个专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8.64%;本科生2010人,分布在41个专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1.28%。(二)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2014年11月30日,2014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1.13%;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54%。(表1-1)表1-1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毕业去向本科硕士博士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国内升学24011.94%214.56%国外留学110.55%签订三方协议97548.51%28962.69%2100%西部计划及预征入伍482.39%其他灵活就业及自由职业54927.31%6413.88%自主创业170.85%未就业1708.46%8718.87%就业率184091.54%37481.13%2100%(三)本科毕业生就业结构1、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毕业生就业去向包括签订协议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国内升学、出国、西部计划、预征入伍和未就业等形式。截止2014年11月30日,本科2010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3名毕业生中,签订协议就业(国有企业、其他企业、部队、机关、其他事业单位)975人,占本科毕业生的48.51%;国内升学240人,占本科毕业生的11.94%;出国留学11人,占本科毕业生的0.55%;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549人,占本科毕业生的27.31%;西部计划和预征入伍48人,占本科毕业生的2.39%;自主创业17人,占本科毕业生的0.85%。(图1-1)图1-1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将毕业生就业地域划分为本校所在省(山西)和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八个地区。毕业生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山西(21%)和华北地区(35%),其余毕业生分布在华东(10%)、华南(10%)、西南(7%)、东北(6%)、西北(6%)和华中(5%)。(图1-2)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图1-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按照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来看,机械钢铁化工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电力能源行业为毕业生主要行业流向,所占比例为36.62%、10.05%,图1-3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55.64%、4.21%,这与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相匹配;其余就业行业分布在十一类行业中,占到总体的43.48%。(图1-3)4、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结构2014届本科部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如表1-2所示。表1-2各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部分专业名称主要职业安全工程工业安全及健康工程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塑性成型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方向)工模具技术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铸造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车辆工程汽车机械技术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员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员法学法律职员工业工程汽车机械技术员工业设计艺术学院工商业设计师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筑设计员化学工程与艺术化学技术员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技术员会计学会计机械电子工程机电技术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制方向)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起重机械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机械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液压方向)工业机械技术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程序员交通工程建筑技术员交通运输汽车机械技术员经济学信贷面谈员和办事员网络工程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员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程序员冶金工程金属浇筑技术员艺术设计图像设计师自动化电气工程师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65、签约用人单位类型2014届本科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975人,其中国有企业394人,占40.41%;其他企业554人,占56.82%;党政机关7人,占0.72%;其他事业单位19人,占1.95%;部队1人,占0.10%。(图1-4)图1-4签订协议单位类型6、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规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50%),与2013届持平。(图1-5)12%20%18%50%0%5%10%15%20%25%30%35%40%45%50%50人及以下51-300人301-1000人1000人以上系列1图1-5毕业生就业单位规模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77、未就业人员情况分析未就业包括“未落实理想单位”、“继续考公务员”、“继续考研”和“暂不就业”四种情况。截止到2014年11月30日,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为170人。其中“未找到理想合适单位”59人,占未就业人数的34.71%;“继续考公务员”14人,占未就业人数的8.24%;“继续考研”84人,占未就业人数的49.41%;“暂不就业”13人,占未就业人数的7.65%。针对有意愿就业但“未落实理想单位”的毕业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其就业帮扶,并进行相关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图1-6)图1-6未就业人员类型分布二、就业工作主要特点(一)领导重视,机制完善。学校党委和行政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严峻性形成了共识,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把实行“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明确具体职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实行了学院就业工作年终重点考核,分专业公布就业率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走出去联系用人单位,请进来举办专场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8招聘会”、“供需洽谈”、“协议签订”、“定期情况通报”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了“一细、二清、三早”,即:工作要细,毕业生情况要清,就业意向要清摸底工作要早,获取用人信息要早,供需见面要早,要抢占先机。这些措施和要求,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学校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就业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二)多渠道、多途径做好毕业生信息服务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为毕业生及时发布需求信息。2014年累计发布需求信息1000余条,岗位需求信息30000多个,为毕业生获取和发布的用人信息大约在当年毕业生总数的4倍左右,特色优势专业的需求信息大约在10倍左右。为毕业生提供了快捷、大量、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主动向2000多家用人单位发电、发函;此外,学校组织多个就业工作调研组,走出去登门拜访用人单位,收集需求信息,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人才,跟踪调查毕业生质量。2014年学校先后派出13个调研组,走访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180多家用人单位,获取了大量需求信息,为校内供需见面会顺利举办打下了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良好的情感交流和顺畅的信息沟通,巩固、开发了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开辟了较为宽广的择业空间和就业渠道。(三)加强就业市场建设,搭建有效就业平台一方面联合原机械工业部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等六所院校共同举办就业洽谈会,形成“七校就业联盟”,依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依托这一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毕业生择业范围。由于组织工作做得细,服务好,赢得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确保了校内大型招聘会用人单位多,信息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9量大,签约率高。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毕业生日常校园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宣讲、面试等环节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工作,得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一致好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四)优化就业创业教育学校坚持把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抓紧抓好,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采取了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创业专题讲座报告、创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课堂教学指导,网络视频教学、就业创业报告、专题讲座、创业大赛、模拟招聘、典型引路指导等多样化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五)健全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对一些就业压力较大的女同学、家庭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积极做好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各学院建立了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档案,采用手机短信、微信的方式,及时给特殊群体毕业生发送就业信息,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各学院建立了就业帮扶“对子”,由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骨干与这些学生结成“一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