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第一节关于科学与科学教育一、科学的含义及特征《辞海》: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英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科学本质的特征是一种人类的认识探索活动科学的本质特征:(1)科学是一种探究活动,是一个从问题到答案的过程,它具有统一性和预见性;(2)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3)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专门领域;(4)科学既是理性的探索,也是一种以价值为基础的社会事业二、科学教育的性质和特征1、科学教育是一个有不同层次和类别构成的专门教育系统2、是有关科学的教育,它以培养和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为宗旨3、有广阔的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涵三、科学教育系统的构成一方面,一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系统反映着其科学教育事业的构成及功能,我国科学教育系统主要由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研究与业务管理机构、专业性学术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组成另一方面,科学教育又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学科门类课程的开设来实施的,学校设置科学教育的课程门类主要有学科系列、综合系列、实作系列三大系列四、科学教育的价值第一科学教育起着促进国家人力资源整体竞争水平提高和培养科学事业后继者的重要作用;第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三,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习惯的良好途径;第四,是人的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第二节关于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一、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1.有关科学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2.科学教育的实践应用研究3.科学教育的发展研究二、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目的倡导“学习中探究、探究中学习”理念目标:1.理解科学教育的基本特征,掌握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逐步形成科学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2.形成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设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专业能力3、养成科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教育价值观,思考怎样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1.收集资料与文献阅读的方法2.案例分析与研究的方法3.调查与研究的方法4.探究学习的方法第三章、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一、课程标准:指国家发布的关于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它能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二、性质和功能: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三、课程标准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和价值;课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结构。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第三部分是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五大领域。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编写建议。第五部分是目标动词和案例。四、设计和思路:五、1、突出“整合”和“探究”两个特点(整合:a、超越学科界限,北、把不同学科进行融会贯通b、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将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和渗透c、通过设置体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教育的科学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六、2、构建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内容层次(三层次:a、对学习领域的设计(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b、对主题的设计c、对专题的设计3、给与富有典型性、指导性和启发性的案例和教学建议。五、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a、体现义务教育课程的普及性和基础性b、体现义务教育课程的教育价值)2、立足学生的发展(a、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b、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c、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体现科学本质(a、科学认识论的问题b、科学方法论的问题)4、突出科学探究(a、教师引导的课内探究学习(讲解、实验、讨论、学习)b、小组分工合作的探究学习,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从课外引进的有关生活方面c、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围绕一个社会或生活主题,师生共同探究)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六、科学课程的目标解析:1、对科学素养的解析2、课程的总目标3、课程得分目标(a、科学探究b、知识与技能c、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d、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七、超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1、《科学课程标准》知识体系的构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2、对知识点的理解(a、问题背景的知识b、推理规则c、解题策略)3、克服目标陈述的含糊性八、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属于能直接陈述的知识九、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十、教科书的功能:1、课程目标不再只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对过程方法的掌控,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2、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一种在有认知图式基础上的意义构建3、只是星系的快速增长,使得教科书不能完全包容所有部分。十一、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构建教材体系:1、以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概念为基础构建2、以科学学上的自然科学概念为基础构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十二、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构建教材体系:1、以科学主题单元构建2、以经验主题单元构建十三、能力本位的教材体系:属于综合科学教材,宗旨是发展学生的认知图式十四、朱自清的《科学》:主题逐级细化: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自然与人;又采用“精加工策略”:科学入门、存在的自然(物质系统的层次、运动与变化、相互作用、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平衡)、演化的自然(自然界的演化)、自然与人(发展与和谐)十五、袁运开的《科学》教材:注重教材的整合1、走进科学,了解自然概貌2、对物质世界的初步认识3、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初步认识4、对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进一步认识5、对物质、能量的进一步认识6、对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再认识7、对自然界的演化的认识十六、赵峥的《科学》教材: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和资源性的统一第四章、科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一、科学教学:普及科学,立足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为特征,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价值、掌握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以及培养科学观念、弘扬科学精神、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二、科学教学的基本性质:1、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2、动手与动脑统一于科学实践过程3、个人构建和社会构建统一与科学认识过程三、基于问题解决的科学教学过程构成及特征:三过程五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答案、检查结果、提出新问题)四、基于探究教学的科学教学过程构成及特征: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波普尔: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库恩:科学革命(常规科学、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估以及合作与交流五、基于构建主义的科学教学过程构成及特征: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也是指示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建构的帮助者(构建过程:准备、聚焦、挑战、应用)(四线基本条件:1、学习问题与环境的创设2、学习者的主动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3、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与策略4、教师的支持协作和真实评价)六、科学教学常用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参观法七、教学的基本模式:启发式教学(设置疑问、循循善诱、探讨解疑、追问揭疑、交流再启)、问题解决教学(领会问题的意义、分析问题、从各种资料中发现与问题相连的关系、组织获得的资料、解释经组织后的资料、建立假说与验证、得出结论)、探究教学(明确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导出结论)八、构建主义的教学方法:1、支架式教学(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2、抛锚式教学(创设情境、确立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随机进入教学(呈现基本情景、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九、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1、依据科学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教育新理念2、依据科学的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的特长和教学风格十、科学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保证所教的知识是科学的、所选的教学方法和实施途径是科学的、教学表述和指导是科学的、科学观和认识途径是科学的(以实验为基础、建立量的概念、给与变化发展的概念)2、实践性原则:重视教学活动的实践环节,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反映科学知识在现实生产、生活实际中的运用3、培养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原则:寓乐于教之中、寓情与活动之中、寓美与过程之中、寓探究与实践之中十一、教学实施的特点与过程:1、课的引入:引入所选教材紧扣题目、从生活走向科学、引入要能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2、课的展开: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清楚学什么、探究什么;讲解要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讲解要有节奏、逻辑性和条理性,适时进行规奈和讨论;重点需板书或重复;重视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交流3、课的总结: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把知识再括化一点十二、教学策略及其运用:1、促进概念理解和形成的教学策略:选择和恰当运用科学思维;注意观察、实验和其他直观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2、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策略:首先确定起始概念和认识发展的线索;构建概念的层次递进关系和相互关系,形成概念发展的中心线;在形成概念发展概念图的基础上,探讨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3、问题设计与探究解决的教学策略:问题设计(吸引兴趣和吸引注意力、发现问题及检查、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课堂管理、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组织或指导学习)第6章科学实验教学第一节科学实验与科学实验教学一、科学实验的特征与基本方法1、什么是科学实验?答:指人们利用科学仪器、设备等,通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来认识自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探究实践活动。2、科学实验的特征:首先,科学实验是以认识实物的本质及规律为直接目的。其次,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再次,科学实验是一种现实的感性活动。最后,科学实验是一种物化的理性活动。3、科学实验的类型:•探索性实验:探索未知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性质或规律,也称探究性实验。特点是人们对研究对象不了解,实验的结果具有发现性。•验证性实验:针对科学假说,检验其正确与否而设计的一类验证性实验。其特点是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析因实验:由已知结果去探寻其产生原因的一类科学实验。特点是追根溯源。•定性试验:以判定实物的性质及外部联系,或者物质的某种成分、结构等因素是否存在以及他们的作用是什么为基本特征的实验。测定对象的大体性状是其主要特点。•定量试验:与定性试验相对的以精确测量对象属性为目的的一类科学实验。通过量获取实验的量化数据是其基本特点。4、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1)设计与分析(2)观测与记录(3)控制变量(4)数据处理二、科学实验的教育价值•1、科学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2、科学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技能的重要环节。•3、科学实验还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4、科学实验更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途径。•5、实验本身是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三、科学实验教学的特征、过程和主要类型1、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动手与动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理解知识、学习科学方法。•第二,在实践中体验与在体验中理解、形成实验技能与学习科学方法相辅相成。•第三,理论思维起指导作用,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和形成科学态度一体化。2、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1)、提出实验问题(2)、实验设计(3)、实验实施(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5)、实验结论的报告与处理3、科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类型在学校中施行的比较普遍的实验教学类型主要类型有以下三种:(1)、课堂演示实验(2)、学生实验室实验(3)、科技实践探究实验第二节科学实验教学的构成与目标一、科学课程的实验内容构成•从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来看,各个内容领域中的实验内容和选取都比较重视基础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