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汉初第四杰摘要:汉初三杰,在我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陈平,世人却鲜有耳闻,大多只是隐隐约约记得电影《鸿门宴》中有都尉助沛公逃走,自称陈平。可是我要说的陈平是其智不下张良,其治不下萧何的陈平,至于领兵打仗,虽不如韩信,但韩信却因他被抓。陈平一个笑傲秦末汉初的智者,实现梦想的美男子。简介:陈平(前3世纪?-前178年),西汉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兰考县)人,以谋略见长。在楚汉相争时,初在项羽手下做谋士。早期被项羽重用,因得罪亚父范增,逃归汉王刘邦帐下。曾多次出计策助刘邦。西汉建立后,任右丞相,后迁左丞相,曾先后受封户牖侯,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反间计”、“离间计”,均出自其手。参考文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一真才实学,其志在天陈平年轻的时候,虽相貌英俊,但好逸恶劳,不善持家,只喜读书交友,是个游手好闲之徒,令全县人不耻!但他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他曾分肉于乡里,乡亲夸他分得好,他说:“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由此可见,陈平胸有大志。两个人看出了陈平的与众不同。《史记》两段文字中说:“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二集聪明腹黑冒险于一身之人周勃等非议陈平(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微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信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令护诸将。诸将不敢复言。周勃和灌婴都是陈平的好朋友,却领着头去陷害他,这实在很诡异。但事情既然发生,就一定有理由,那么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能够成立的理由只有一个——他们是受人指使。这下问题更复杂了,是谁早背后指使周勃和灌婴?谁有能使的动这两人呢?好了,不绕圈子了,指使周勃和灌婴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平自己。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证据的。首先,能够使得动周勃和灌婴的人不多。勃、灌二人是陈平的朋友,如果要收买他二人,困难是相当大的。我并不是说他们不会出卖朋友,只是这个价钱只怕很少有人出的起,因为当时陈平正是刘邦面前的红人,对于周灌二人来有这么个朋友比什么都好,所以一般人是买不动的。当然,有个人到能使的动他们,那就是刘邦。不过刘邦当时刚打了一场打败仗,父亲老婆都被捉了(虽然他到不在乎,但面子总挂不过去),项羽还在后面撵着屁股追杀,他哪里有心情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第二点就是魏无知的表现。魏无知是个小人物,在史记里,也就是因为陈平才露了会脸。从头到尾,都是平平庸庸,普普通通。总之,既没什么文韬,也没什么武略的一个人。但在对刘邦的那场对话实在是出彩,曾有人评价其为“精彩绝伦”,更有人赞道:魏无知若身在今日,必定是个出色的律师。在这段经典的对话里他“答非所问”“声东击西”顺便勾起刘邦的雄心,最后成功转移话题,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以说刘邦如果原来真有一肚子火,在听完他的话后,也已经烟消云散了。以魏无知这样的才能,至少不在郦食其和陆贾之下,但他却终生默默无闻,实在是很奇怪的事。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因为魏无知这次灵光一现的华彩演出,是陈平事先就料到并把台词写给他,不知道背了多少遍的——也只有如此才解释的通。陈平这么做的目的至少有两点。第一,他要看刘邦这个人是不是真正能用他的人。刘邦虽然对陈平不错,但陈平却始终没拿出自己的真正本领来。陈平知道,自己的计谋很多是世人很难接受的(吾多阴谋),如果刘邦也是个酸腐的道学之流,自己贸然献计只会自取其辱,所以他要找的是一个“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於胜负之数”则弃而不用,“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的人。事实上我们可以想象,刘邦不是傻子,相反,刘邦是个相当精明的人——韩信自封假齐王,刘邦破口大骂,就骂了一句“娘希匹”,张良和陈平一起在后面踢了他一脚,他立马改口道:“要封就封真王,封什么假王”——可以看出刘邦是个反应相当快的人。这件事情或许刘邦当时没明白,过后一定会懂。所以陈平这件事实在是一石二鸟,就在他观察刘邦的同时,也向刘邦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我陈平就是这么样一个人,如果你也像普通人那样粗浅,那也用不了我。第二,陈平要刘邦绝对的相信自己,因为他所要办的事,没有绝对的信任是办不到的。刘邦是很多疑的,要刘邦完全的相信一个人太难了。萧何怎么样,跟着刘邦一步一步的走来,多少的风风雨雨,一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后来分封功臣,连刘邦自己都推萧何为首功,搞的武将们都不服——我们提着脑袋在前方拼命,凭什么还不如一个搞后勤的。把刘邦惹毛了,一通乱骂:你们见过打猎没?见过。好,见过猎狗吗?见过。好,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狗,但真正掌控全局的是人。你们咬的兔子再多,也只是狗,这么能跟人相比呢,娘希匹的。但就是对萧何,刘邦都是不放心的,数次三番的试探他,搞的萧何为了显自己的清白,把全家老小都派到军中,才缓解了刘邦的疑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是著名的荥阳之围,刘邦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才真正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六出奇计定天下,韬光养晦安宗庙,善始善终,名满天下。从“有叔如此,不如无有”到腰缠万金,从奔波无门到意气风发,陈平默默的走过走过贫穷的少年,走过了世人的嘲笑目光,走过了逃亡的狼狈,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飞跃,为自己的寻梦之旅踏出了坚实的一步。顺便提一提,这件事情虽然让陈平取的了刘邦的信任,但却让他背上了个贪金盗嫂的恶名,这恐怕也是他自己始料未及的。不过我想,即使陈平当时想到了,他也是不在乎的。此时的陈平正信心满满的站在山顶,大声对世人吼出自己的心声:“天下,我陈平来了!”三智如妖,安天下如分肉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历史典籍中给他总结的六种计策是:第一、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第二、乔装诱敌,使刘邦从荥阳安全撤退。第三、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刘邦。第四、联齐灭楚,刘邦于是战胜项羽。第五、计擒韩信,使刘邦翦灭异姓王而固其刘家天下。第六、解白登之围,使刘邦脱离匈奴险境。然而,陈平不仅仅只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还帮助刘邦安定了天下,为护了刘汉天下。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明白在其位谋其政的含义并且荣耀一生。“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从陈平和文帝的奏对可以看出,陈平是深深明白自己的职责的。并且深谙治理国家的方法。《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这段话翻译过来是:陈平所居的库上里祭祀土地神,陈平做主持割肉的人,他把祭肉分配得很均匀。父老乡亲们说:“好,陈家孩子真会为大家分割祭肉!”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主宰天下,也会像这次分肉一样呢!”而父老说的“善,陈孺子之为宰!”和陈平说的“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可谓陈平一生的预言,也可谓陈平一生的总结。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响应陈胜起义,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为何先是投奔魏王其实大有讲究)。“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陈平又前往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可成大器,并帮助刘邦脱离了项羽的软禁(刘邦被项羽困在咸阳,问计于张良,张良去找陈平,陈平设计从项王身边调走范增,刘邦依计向项羽请辞,得以走脱)。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欣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对他的计谋也不再采纳。陈平见项羽仍旧缺乏深谋远虑,遂挂印封金,投奔刘邦。刘邦不顾众人诋毁,拜陈平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投奔刘邦后,他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到了重要作用。《史记·陈丞相世家》载:“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后人总结这六计(或《史记》所言“世莫能闻”之六计有争论)是:离间项羽、范增,楚势由此颓衰;乔装诱敌,智解荥阳之围;封韩信王郊,使韩信耿心效命刘邦;联齐灭楚,刘邦、韩信终于战胜项羽;计擒韩信,消除再度分据割裂的祸根;解白登之围,使匈奴退兵,刘邦脱险。刘邦去世后,陈平顺势而为,助吕后及诸吕得政,吕后去世后,又助刘氏复政,“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史记·陈丞相世家》)这段历史可谓陈平生涯中最受争论的一部分,先是助吕氏,后来又复刘氏(这其实与陈平先助项羽,又反过来助刘邦如出一辙)。经过这一变化,汉王室才终于稳固下来。单单靠吕氏,不足以当政天下,刘氏不经过这次磨练,也不足以当政天下。刘氏是天下大乱的既得利益者,连秦始皇也不能使国祚绵延,何况起于布衣、起于大乱的刘氏,不经历翻打,不能保一方平安。(刘邦就如一个政治流氓,就因为他鼻子大一些,政治嗅觉灵一些就该世代坐天下?坐天下也是天下人把他们培养出来的。)如此可见,陈平在楚汉之争中发挥的作用就如分肉,而不论刘家、吕家、项家、魏家都如得肉之人、掠食之人。这是一块分割天下之肉,也是祭祀死魂灵的祭肉,他们都想从中分取一份利益、掠取一块肉食,甚至掠夺所有的利益、肉食,而天下的公正、良心是在陈平那里,就如《史记》记载所言:“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留侯张良,虽然功成身退,但没有在之后治理天下天下留下自己的一笔,萧何曹参功高,但去世以后,天下很长一段时间是在陈平的治理之下,韩信更不用说,出游云梦泽,韩信败于陈平之下。陈平才是笑道最后的汉初群臣。五深谙身后事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然其后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从这可以看出,陈平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后人,事实上他的后人虽然没有他在世时的光华荣耀,但也平安无事,避免了很多灾祸,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