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社区医院全部开始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不加价出售,这一举措,使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3种规格的社区常用药,全部按照统一购入价出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一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同时,这一举措在执行过程中,还指定了5家药品配送服务商对集中采购的药品进行配送。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实施至今,确实降低了患者的药费支出,但在施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有待进一步规范的地方,药品生产企业、配送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人员都表示,这次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的确使首都市民得到了实惠,缓解了看病贵的难题,要使这一得民心的好政策延续下去,仍需不断地研究探索。——冷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零差率”的药价仍水分十足2006年12月25日起实施的“零差率”举措,的确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平均价格下降了36.1%,给社区药品消费患者带来了实惠。可是这些“零差率”的药品,是不是就没有水分呢?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北京某医药公司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直接对记者的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位负责人明确表示,目前社区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的药品价格,仍旧是虚高的,其中的水分仍旧巨大。的情况下,仍旧有无数药品生产企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产品挤进招标目录,参与到“零差率”药品的市场之中。这些企业都是逐利的,如果没有丰厚的利润,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企业意图进入这个市场。不言而喻,“零差率”的药品价格仍旧给药品生产企业留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北京市药品招标采购中心的有关人员也表示,作为政府直接参与“零差率”药品招标采购的工作人员,他们并不了解这些“零差率”药品的真正成本和利润水平,此次“零差率”药品的招标价格,仍旧是参考企业上报的价格,虽然硬性降低了20%,但是具体还有多少下压空间,他们并不了解。如此招标而来的药品,其价格又怎么可能反应药品的真实价格水平呢?一位药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药价高自然有药价高的道理。目前所有的药社区药品“零差率”任重道远■本刊记者陈铮高军2007年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第21次降低药品价格。通知自2007年1月26日起执行。这次降价涉及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的品种下调价格,平均降价幅度20%,最大幅达85%。这已经是自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开始对医保目录药品零售价进行规定后的第5次药品价格调整了。连续5次大规模降价,一些药品的降价幅度还能高达85%,可见这些降价根本没有能够摸到药品价格的“底”。此次“零差率”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北京市卫生局要求所有参与招标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原有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的价格基础上再降20%进行投标。据接受采访的医药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零差率”中标的企业全部按照要求,在产品价格上降低了20%,此外,还需要从这个药品成交价中提出3%~5%的配送费用。即使在如此压价药品“零差率”实施后,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更少了品生产企业都在争创自己的品牌,尤其是这次“零差率”招标采购目录中的普药生产企业,更是要在普药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树立起自己的旗帜,于是,这些品牌企业在这些普药的“商品化”上做足了功夫,专利的包装,专利的工艺,专利的商标,高投入的广告,高投入的打假成本……这些其实与药品毫无关系的成本最终都反映到了药品的价格当中,有些化学成分十分普通,成分的原料成本十分低廉的药品,转眼就被包装成了“商品药”。据某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作为解热镇痛药物使用非常普遍,市场上以这种成分作为核心成分的药物纷繁复杂,“泰诺”、“白加黑”、“感冒清”、“必理通”、“百服宁”……这些药物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据这位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片剂和胶囊剂成本异常低廉,生产成本包括料、工、费500mg的一片仅0.6元,大规模采购和生产还会更低,而这些药品,经过高成本的包装、高成本的广告、高成本的打假,成为“商品药”后,立刻身价倍增,每片价格都在2元以上,一些所谓“高端产品”甚至每片卖到10元以上。实际上,这些药物的核心成分,还是价格低廉的对乙酰氨基酚。此次实施的药品“零差率”政策,宗旨在于使百姓能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花最少的钱,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建立在这种初衷基础上的药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怎么能再去招标这些虚夸的“商品药”呢?治疗感冒发热,需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只要给百姓对乙酰氨基酚就可以了,那些用来包装的、用来打广告的、用来维权的钱,根本不应该再包括进来。这位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要让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上最便宜最实惠的药品,需要招标采购的不应该是经过层层包装的“商品”而应该是纯粹的“药”。这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仍旧延续以往的招标模式,政府选定药品目录,然后由各个药品生产企业带着自己的产品来投标,只是把价格压低20%而已,这种方式是明显的改革不彻底、不到位。这些来投标的,并不是“药”,而是各个药品生产企业苦心经营的、投入巨大的“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自然是高的。想要压低价格,就不能去招标这些企业自己拿来的“商品”,而是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由政府出药物配方和批文,招标生产厂家,只要具备生产资格的GMP认证药厂,都有资格来投标,并且这些药厂生产出来是没有商标,统一简化包装的“专用药品”,实际上招标的应该是生产者而不是品牌药。仍旧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例,北京市卫生局完全可以提出招标能够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生产商,A厂本来并不生产对乙酰氨基酚,但是具备生产条件,就可以投标生产,招标时哪怕给生产商100%的利润,原本0.6元成本的药品政府1.2元采购,由于这类普药的采购专一性以及使用量巨大,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仍将是非常丰厚的,来投标这100%利润的厂商肯定非常多,这比那些卖2元,甚至10元的药厂降20%要来得实在、彻底得多。业内人士普遍呼吁,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的实施,确实到了该进行科学调查,还原药品价格本来面目的时候了。“零差率”社区医院地位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后,社区医院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此次改革的初衷,一方面是降低百姓在社区医疗机构看病买药的费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希望通过这一举措来使社区医院的地位得到提升,使人们更多地选择社区医院就诊,从而达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但是,“零差率”实施后,社区医院的地位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反而有降低的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零差率”的实施,京城的百姓们并没有更多地选择去社区医院看病,而只是选择去社区医院“拿药”。要是生病了,仍旧是去三甲、二甲医院看病,看完病后,拿着医生开出的处方,直接出了大医院,去家附近的社区医院药房配药。三甲医院仍旧人山人海,社区医院更加门可罗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确实实地变成了“平价药房”,丧失了作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接受记者提问时曾明确承认,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确实存在“平价药房”之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许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并没有“忙”起来,而是更加“闲”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最近都只能帮患者开药,没有患者来找他们看病了,社区医生和患者们都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道都变成“平价药房”了?“社区大夫水平比不过大医院的医生,怕病情耽误,一般也很少在这儿看病。”“我患的冠心病在这里没法确诊,最后还是到了协和医院。”记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访来就诊的患者时,听到很多类似的声音。在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许多前来就诊的患者表示,他们就是过来拿药。社区医院的医生们也对实行“零差率”“零差率”实施当日,社区药房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只有柜子上摆的这些药了后的状况感觉到了无奈。“社区药品‘零差率’真的能吸引老百姓到社区医院看病吗?这问题要分两面来看。”北京东城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夫说,“虽然改革后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价格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但因一些相应的医疗检验设备被撤除,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检查设备的局限使得许多患小病的患者还是需要到二级以上的医院就诊,尤其是这次社区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更多的患者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而是更多地涌入大医院。一位社区医生对记者说,如果以前人们选择大医院还担心药价贵等因素的话,实行‘零差率’后人们会选择去大医院看病,来社区拿药,这样在患者看来,一方面保证了可靠的医疗质量,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药费开支,而这样一来,社区医院就真的成为‘平价药房了’。”东城区改革试点后,根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和建设规划》,将原一级医院的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医疗设备,都并入到二级以上医院或做淘汰处理了。一位医生举例称,血常规检验是最常用的检验项目,社区医院是没有设备和人员进行这项最基本的检查的,不做血常规的化验,就不能清晰地分辨出患者是病毒性疾病还是细菌性疾病,从而造成不能合理地对症给患者开药。拍片也是一个基本的医疗手段,假如患者症状为咳嗽,若不拍片很难确诊他患的就是肺炎,而不是普通的感冒。而现在的社区医院,一没有检验科,二没有放射科,凭借我们这些全科医生,甚至有些是骨科刚转来的全科医生凭借经验来进行诊断,实在是勉为其难。“希望在双向转诊模式趋向规范化后,人们能不再把我们当药品售货员。”“我们希望能通过物美价廉的药来吸引百姓,但更需要通过强化医疗技术来真正吸引百姓。”记者在社区医院采访时,许多社区医生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声。“零差率”药品配送任务艰巨“零差率”实施初期,社区医院曾经历“药荒”。“药房整理,停诊一天!”朝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大门曾在2006年12月25日贴出这样一张安民告示。“因为配送压力太大,目前社区医院的药品比较紧张,过两天就会好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说。“现在只到了20多种药,还有近300种药没有货。”某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大夫说。她证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有3天了。“2000多家社区医院呢,供货根本来不及。”这名大夫说。记者在朝阳区几家社区医院调查发现,不少社区医院的药架基本都是空的。从12月25日起,北京市2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新的药品价格,但部分医院的供药没有跟上。一名社区医务人员也告知记者,药品“还在整理”,但何时能够“整理完毕”还不清楚。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不仅药品不齐,货品有变化也困扰着不少社区医院。“比如格列喹酮(糖适平,电脑里的是北京药厂生产,30片的价格,可是我们这里有的是60片装,东北一家药厂的货。”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对记者说,不少药品进货厂家不一样,规格也不同,卫生站暂时只能采取按进价销售的办法卖给居民药,或者干脆把原来的药封存起来不卖,静等新的“零差率”药物到来。记者又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里屯医院,医院的划价取药处排着两队,每队七八个人等候拿药。“没有了,过几天再来吧。”医务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怎么没有药?那怎么办啊?”有几位患者开始着急。“你去看看,药架上都快空了,真的没有了。”一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房工作人员指着身后的药架对记者说。记者看到,药架上只零零星星摆着一些药,量非常少。药都哪去了?一位三里屯医院的医务人员说,药品正在整理,过几天才能有药,但是要过几天说不清楚。“昨天我看电视,社区的药品降价了。降价的政策挺好的,我们都欢迎降价,可是降了价就买不到药,老百姓吃不上药,这还不如不降呢!”来就诊的患者说。供货来不及,说明配送商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2006年11月30日,北京市根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统一配送商遴选方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市级药品统一配送商遴选通告》及有关文件的规定,经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有关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请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公开评分和遴选,按照各申请单位得分由高至低的顺序,遵照统一集团内若干企业只能确定一家单位参加社区配送的原则,并经北京市药品统一配送工作小组组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