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乐侍奉之我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编者按:以色列的神以赞美为宝座,赞美从心而出,就是要用心灵藉着赞美敬拜神,与神灵里交通,讨神喜悦!而不是表演自己,让会众把焦点从神身上转到献唱者的身上!圣乐侍奉之我见——林旭光——圣乐侍奉之我见之一一、教会应重视“圣乐”侍奉基督教是名符其实的音乐宗教,在所有的宗教中,惟有基督教音乐最普及,音乐水平发展也最快最高!在欧洲音乐史中,“教堂音乐”一直起着导航的作用。随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宣教运动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圣乐,如:众赞歌,赞美诗,属灵短歌等,已成为教会崇拜和各种重大的节期活动、个人灵修、布道的重要内容。在崇拜时赞美诗决定了属灵气氛的升华,使信徒烦乱的心灵得到平静,从而起到虔诚敬拜上帝的作用。然而,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上的音乐从某种程度上已有意识地向“庸俗化”发展,什么摇滚乐,“情调”流行曲遍地开花。受之影响,教会的“赞美诗”也随波逐流,出现一大批不伦不类的,没有或少有基督教色彩的“歌曲”;既没有中心主题,又没有文学语言,有的甚至连歌词内容都自相矛盾,更不要说音乐语言或韵律。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这些平淡无奇的“垃圾”,还有人夸为是“灵歌”,大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说,简直不可思议!这是一种危机,已大大地扰乱了教会的崇拜,与信徒的灵性。拉玛?柏士曼在他的《音乐的再生》中写道:“我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当音乐家越世俗化,他的表演也越属肉体”。又说:“任何一个音乐团体,若一味崇拜或模仿世俗的音乐,就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极危险的状况”。从历史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色列人陷入拜偶像的大罪里时,首先失去的就是颂赞上帝之事奉。罪所带来的就是意志消沉,失去喜乐,他们讨厌属上帝诗歌的纯洁与和谐,反倒喜欢埃及那些使人疯狂,震耳欲聋属世俗、属情欲的音乐。因此,他们的歌声好象打仗的声音(出三十二17-18)。我们务必要认识到,俗乐会使人神昏意乱、色情高涨、虚情假意、偏离真道(赛五11-12)。圣乐则能使人心灵苏醒、道德向上、生活和谐、敬畏上帝。教会在崇拜时,对流行歌曲应抱严谨的态度,有纠正的必要;因这是决定教会兴衰的关键所在。有人认为只要能吸引人,不管什么音乐都可以,然而,我们应客观地分析这种理念,流行歌曲也许很感性,令人喜欢、快乐、感动,可达到宣教的目的。但教会千万别忽视人还有理性的一面,更不能为满足感性而牺牲理性。唐佑之博士说:“宗教固然是有情绪的成份,但是信仰是全人的,应是整个人格的回应。”近年来教会中盛行的音乐,大多是易学易唱的短歌,有些歌词虽取自经文,但音乐却很世俗化,故不能使人进入属灵的境地;虽然也逗人喜欢,感觉到一种“享受”,但不是神同在的享受。因这些音乐起不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它是以“庆祝”取代“崇拜”。马革顺教授说:“抽烟喝酒我不反对,但把它当成主食,那可不行。”信徒若长时间受劣质音乐文化的薰陶,必然对圣乐的领悟力逐渐减退;甚至会形成对具有挑战的音乐、需要用灵与悟性歌唱的音乐采取抗拒的态度。圣乐与流行歌曲的悬殊之处,就是歌词与内容;流行歌曲它只要音乐是喜欢的,歌词的达意都无所谓。因它刻意寻求慕道者的认同,而采用流行音乐的素材与特色,缺少庄严、肃穆、圣洁的气氛。但圣乐是功能音乐,它有特殊的目的,就是将歌词的意义传达出去,从而达到心灵与诚实的敬拜。有人说:“教会的祭坛是连接神宝座的”。祭坛若出问题,教会一定出问题!无花果树的枯干,不是象征圣殿出问题吗?圣殿出问题,不是忽略了敬拜与赞美吗?(参太21:15-16,18-22)。诗人大声疾呼:“万国啊,你们都当赞美耶和华!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诗117:1)。约翰听到“有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神的众仆人哪!凡敬畏他的,无论大小,都要赞美我们的神”(启19:5)。神说:“他们是我为自己造的子民,他们要向我唱赞美的诗歌”(赛43:21现代中文译)。这样,赞美神是多么的重要!可惜的是,现在许多教会不重视赞美,有的甚至什么叫赞美还不懂!更不用说应当怎么唱。圣经告诉我们:赞美是献祭,是献给神的祭;既是献给神的祭,祭品务必是最好的。但“最好”并非指最贵重的,乃是指在态度(参诗50:14)和能力上(参利3:)所能达到的。这意义不是指最深奥难学的音乐,而是属神的诗章、颂词、灵歌。故此,教会有必要整顿敬拜的秩序;要整顿就应先大力推崇“圣诗”为崇拜的祭品,用上乘的音乐文化抗衡世俗文化。在信徒中难免有对艺术审美智力较低,品味庸俗的。但这种因素不是天生的,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正确的“更佳选择。”我们应让他们先认识圣诗的意义,认识圣诗是信徒一同宣告各自经历的机会,必定会令人肃然起敬。这样,教会的歌唱就不是调节一下崇拜中的严肃气氛;也不是一种手段,用来等待那些聚会经常迟到的人;而是“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13:15)。更要紧的当知道:“完备的救恩从来不只是召人得永生,同时也是呼召罪人重新加入敬拜赞美上帝的行列。”二、正确认识“圣乐”的性质圣奥古斯丁说“你愿否知道什么是圣诗吗?圣诗就是向神唱出的赞美。如果你向神赞美而不歌唱,那么你的赞美就不是圣诗;如果你对着神歌唱而没有赞美的心,那还不是圣诗;如果你用歌唱来赞美,但对象不是神,你所唱的赞美诗也不是圣诗”。歌尔曼也说:“赞美诗是教会真实生命的记录,教会的中心都反映在赞美诗中。”(当然,自十七世纪开始,基督教将赞美诗的意义扩大,它不只是赞美了,其中也包括有韵律的布道,灵修、圣礼、忏悔、祈祷等内容)。圣乐,并不泛指诗歌集里的或基督徒唱的(赞美诗集以外当然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只不过有的未发现,有的不适合教堂里献唱)。圣乐之所以称为“圣”,其原意是圣化归神。圣乐是传达神给人们的启示,又表达信徒对神的崇敬、赞美、信靠和祈求。简而言之,即圣言加音乐。圣乐家麦柯说:“诗与音乐不是宗教生活的装饰品,而是宗教生活的心脏地带。歌唱与信仰生活密切相关,诗歌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是激励人心的重要媒介。”因此,圣乐的歌词必须符合圣经真理,神学根据,和有作者的属灵经历,或受灵感的作品。以圣经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最能表达神百姓的愿望和理想,唤发信众的感情波澜,促进灵命增长。帕特里克曾经对瓦茨这样评价:“他树立了写赞美诗的典范。他所创作的赞美诗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这些诗与《圣经》完全一致。每首诗都有一定的目的,信徒使用很适宜。”一首被信徒所喜爱优秀的赞美诗,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考验的。它在神学上一定是完整无缺,在信仰上是纯正,在生活上也是圣洁的、纯朴的。因为,丰富的道理必然要有深度耐唱的音乐来承载;赞美的音乐不是一次性的东西,它是经久耐用的,是词、曲作者精心创作的艺术品。圣乐的内涵与风格是:强调对上帝的赞美与信仰的传达。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感觉好”、“有市场”就是真理,这是唯心实用主义。劣质的音乐可能大有市场,但教会若一味地选用平庸通俗的音乐,信徒的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水准势必难以提升。我们犯不着去抗衡劣质文化,只要给人有更深度,更耐用的上乘文化,并创造一些良好的机会与属灵氛围,这样在见识与品味上就会取代了世俗文化。“教堂音乐”既指适合在教堂内献唱(奏),而不适合世俗场所献唱(奏);那么,世俗的歌曲也自然不适合教堂献唱(奏)了。教堂音乐与流行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音乐,教堂音乐讲究庄严、纯洁、神圣,它的功能就是将歌词的意义传达出来。若我们所唱的,无法将歌词的意义发表出来,那对歌颂上帝,表明我们的信仰还有什么媒介的作用呢?因为,音乐在教会崇拜的功能中,不是一种摆设品。衡量一首诗歌是否表达纯正信仰的,恭敬上帝的,音乐质的高低,乃是以它的文法,价值与审美观来判断。圣乐是讲究素材巧妙的运用,词曲优美的配合,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多声部富有变化的处理,给人一种高度艺术的满足感。故此,即或短歌,只要是信仰与艺术的结晶,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不会因赶不上流行而被淘汰。这就是基督教在崇拜仪式中,歌颂、祈求上帝的歌曲。三、圣乐是信徒心灵的流露基督徒的歌唱是需要“灵歌唱”与“悟性歌唱”的,是藉着唱诗彼此证明自己的信仰,分享灵性经验,经历上帝的拯救与恩助,听到上帝的慈声呼召,体会上帝永恒不变的爱心。为此,我们应花点精力去研究赞美诗写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意图,词曲的发展,促使作诗人的灵感与唱诗人的灵感互相融合。唱诗的人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赞美诗唱好,唱正确(参诗卅三3),使诗歌尽量达到音乐再现。只有这样的歌颂才使我主我神喜悦,自己心灵受益。巴赫说:我的创作“仅为崇奉至高上帝——使信徒从中受到教益”。唱诗的目的是为了赞美上帝,也是为了造就信徒。所以,唱赞美诗时我们心中必须明白正在颂赞神,而不是为了自己高兴,也不是为了别人欣赏。亨德尔说:“先生,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奥古斯丁说:“音乐是神给人的一份礼物,因此要学习从音乐中看见你的创造主,并且藉着音乐来赞美他。”音乐家所发表的圣乐,源自他本身是虔信上帝,尊崇基督。因此,他们所写的圣乐就是他们信仰中的一种宣告,与对神一种虔诚的流露。如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曲,是他将自己心中所敬仰的上帝用声乐表达出来,是他信仰经验的体现。他对该曲的感受写道:“这是由心灵深处而出来的,愿它也能达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又如海顿为所作的《创世记》写到:“我以上帝的名而写……为了荣耀上帝”。当音乐家们的生命达到一种高尚境界时,他们的灵性就自然流露出常人未经历过的感受。圣乐大师亨德尔因友人邀请创作《弥赛亚》,他一开始创作,就完全沉浸在创作激情之中。二十四天闭门自守,不眠不休。将354页总谱一气呵成!当写《哈利路亚》大合唱时,感动的泪水如注,喊着说:“我看见天国了,我看见耶稣了!”圣乐也常常是音乐家们的信仰和品德的一种表白,正如巴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的信仰和他的音乐作品一样高尚、纯洁、宏伟;他的品德也和他的信仰及他的音乐作品一样,晶莹、虔诚,极为善良。阿尔费雷德?迪尔对巴赫的评价是:“他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从而使宗教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故此,圣乐是需要歌唱者的灵性修养的,惟有将心灵整顿了秩序,使之安静、纯洁,才能听到其中音乐语言;歌唱圣乐的时候,我们也能听到了古圣贤的教诲,我们同样在述说一件属灵经历。因此,在唱诗时就必须非常注意你所要唱的诗歌——是虔诚的敬拜,或是荣耀的释放;是痛苦的控诉,或是苦恼的哀鸣;是极度的欣喜,或是清澈的盼望。总要仔细“琢磨一下所有先贤的心情”,和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内容达意,并音韵格律吐字咬字方面的要求。这样就会在我们的属灵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点燃新的乐趣,从而使我们的精神振奋,心灵安慰,生活得到新的力量。圣乐大师巴赫说:“我创作音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歌颂上帝而创作一种经过整顿的教会音乐”。他把自己的音乐与教会的使命结合起来。他所创作的音乐不只是根据词句进行谱曲,而是在深刻地理解了所要表达信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所以诗的主题思想与言词若是清澈与明朗的,唱这些诗歌时就能唱出对神的虔敬,与对教会的热情。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口唱心和,“这便叫耶和华喜悦,胜似献牛,或是献有角有蹄的公牛”。所有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是严肃、庄重,宗教色采也特别浓厚的;它的词曲也都必须是作者心灵的流露;决不是随便的杜撰,或七拼八凑随意哼哼的小调。它的伦理标准极高,有的赞美诗绝对是生活的座右铭,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最好熔炉,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四、教会应重视“圣乐”教育教会重视“圣经”的培训固然重要,因圣经是神将他自己爱的心意,及救赎的计划启示给人,使我们能“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但对“圣乐”的教育亦同样重要。马丁?路德说:“音乐是神的言语,如果运用的合宜,音乐可以产生和圣经相同的能力”。“没有音乐,就没有人格;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也是音乐家,在他改革中有一项可谓首创的,就是教会中被按立的牧师,必须受过音乐训练。他曾说:“我不会聘用不懂音乐的教师,无非是遵守一条鲜为现代教会尊重的圣经命令——就是哈利路亚!”历代西方音乐教育,应归功于教会学校。据悉,英国的教会学校多数有高水准的诗班和一支乐队,其中剑桥英皇书院及圣约翰书院的教堂诗班,音乐成就冠绝全球!教会对圣乐的教育必须引起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