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第九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考纲主要内容高考示例(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2)国共十年对峙(3)抗日战争(4)解放战争2015江苏单科102015课标Ⅱ302015课标Ⅰ302016天津文综92016课标Ⅱ292016课标Ⅰ30(1919——1949)1840鸦片战争19191949新中国成立前五四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110年)同:都反封反侵根本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五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就是领导阶级不同(根本),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概念解读1、1919年5月至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2、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3、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国共十年对峙时期。4、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抗日战争时期。5、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问题:五四运动的原因、先锋、口号、主力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原因?◆先锋是谁?◆口号是什么?外争主权,内惩国贼①根本: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②经济和阶级: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无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罢课6月3日起上海工人阶级三罢斗争经过:结果:性质:意义:释放。。。罢免。。。拒签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①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促进马义的传播,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基础。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主义是源泉,民主与科学是核心。何谓五四精神?材料一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个性解放和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调,大批青年投入其中……五四运动本身也像各种政治运动一样,充满了爱国激情……但是这个政治运动中经常是限制别人自由的,道德口号起来了,你不跟着走就是卖国贼。——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36年,陈伯达发表《论新启蒙运动》,一方面强调“新启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强调此次运动是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1937年5月,亦即纪念五四运动十八周年的前后,新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所描述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13分)观点:五四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一次文化启蒙,后期是一场政治运动;政治运动以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名义阻碍思想自由。变化:由强调思想解放到把思想解放与民族救亡有机结合。影响: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概括材料一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所描述的“新启蒙运动”的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13分)二、中共的成立2、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什么?有何局限性?3、中共二大如何弥补这一缺陷的?有何意义?没有正确分析当时的社会性质,没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目标。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推翻…,统一…)。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革命方向。1、中共诞生的条件有哪些?阶级、思想、组织基础◆中共诞生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A、新的领导阶级:B、彻底的革命纲领:C、新的指导思想:D、新的前途:E、群众基础:——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纲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工人、农民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B三、国民大革命(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思考:国共为什么要合作?合作的方式和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⑴条件:⑵实现标志:⑶合作方式:⑷政治基础:①中共:无阶弱小,工人运动失败②国民党:孙中山真诚欢迎合作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内容、意义)③共产国际的帮助新三民主义2、北伐战争(1926.7)⑴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⑵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⑶失败: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3.大革命意义、败因、教训:意义:动摇了。。。沉重打击了帝。。。败因:客观:右派背叛;中外外反动势力勾结主观:中共右倾,放弃领导权教训:要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北伐战争前形势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广州国民政府兵力10万2.1921年底至1922年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到上海后,建议中共加入到国民党之中,该建议立即遭到陈独秀的反对,但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上还是通过了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来实现国共合作。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合作()A.可以弱化国民党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B.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C.将扩大中共在南方的群众、军事基础D.有利于改造和纯洁国民党的阶级成分B3.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B(一)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攻打南昌(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攻打长沙,损失惨重1、革命道路的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斗争(1927~1937)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P56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开辟是由双半社会性质决定的⑴缺乏民主制度,人民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利⑵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A城市:工人阶级弱小,反革命势力强大B农村:农民占多数,敌人力量相对弱小“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星星之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燎原之势: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2、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毛“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的内涵(1)土地革命:(内容、意义)(2)武装斗争:(3)根据地的建设:(经济、军事、政权)(二)“长征”(1934.10—193636.10)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左”倾错误2.转折:遵义会议(内容、意义)3.胜利: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遵义会议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遵义会议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遵义会议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静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吴起镇会师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占遵义遵义会议4、长征精神(1)不怕困难,艰苦奋斗(2)同甘共苦,团结奋进(3)坚定信念,百折不挠(4)舍己为人,艰苦创业(5)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抗日战争结合选修(1931——1945)(一)抗日战争的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历史原因:蓄谋已久(大陆政策)。(3)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政权(军部)转移经济大危机产生的国内矛盾。(4)有利时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未作充分的战备。(5)国际因素:英法等国绥靖政策。(二)日本发动的局部侵华战争(1)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地区。(2)1932年1月,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3)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4)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2)经过①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④1937年8月,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蒋介石发表讲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又将在南方八省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民族抗战新局面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1.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两个战场(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和两条路线(国民党只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共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民战争路线)并存的局面。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②重大战役:a.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平型关大捷是抗战首次胜利);c.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武汉会战(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四)抗日战争的过程2、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3年12月)为了振奋抗战精神,1940年下半年,中共在华北发动以破袭战为主的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国外战场: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支援被日军围困的英军。3、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12月—1945年8月15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开始了反攻。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