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讲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8周第3—4节教学目标或要求:1、了解各种主要学说的代表人物,2、理解各种学说的理论观点及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种主要学说的理论观点及重要意义难点:各种主要学说的理论观点及重要意义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遗传与环境之争,引出关于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学说。一、成熟学说代表人物:(美国)格塞尔实验: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观点:儿童的生理器官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影响动作或技能的学习,而且也影响个性的形成。意义:1、是一种片面的观点。2、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但不是决定性因素。3、引起了人们对个体成熟这一因素的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生理成熟密切相关。二、行为主义学说(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华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实验:小艾尔伯特实验华生的研究在实践上一个主要的应用是发展了一套对恐惧进行去条件作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代来说即是一种行为矫正或称之为系统脱敏法。观点: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主义学说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遗传只是决定人的身体结构,而不决定人的行为。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刺激-反应)“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二)斯金纳的操作主义说从学习理论的观点看,经典条件作用似乎只限于对某些反射或先天的反应进行条件作用。对于人们是如何学习复杂的技能及进行主动的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很难进行解释,于是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其他形式的条件作用。斯金纳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1、斯金纳箱2、斯金纳在实验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反应-强化-反应)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观点:1、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活动的结果决定的。2、认为强化练习本身更重要,建立特定的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控制行为的因素:1、正强化: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2、负强化: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行为者的不快和厌恶,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3、惩罚:如果某一行为会带来使行为者不快乐,或者使行为者感到快乐的东西被取消,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或避免该行为。意义:1、强调行为的客观测量,推动了心理实验的发展。2、对抨击遗传决定论,反对种族歧视具有一定作用。3、行为主义学说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学习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是有效的。4、否认意识,反对研究思维,不可能揭示出心理的实质。5、忽视了儿童作为主体在心理发展中的主动作用,因而具有片面性。【思考】举例来说明什么是正强化、什么是负强化、什么是惩罚。【对比】对比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反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依赖于强化。但是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它们又有以下几点区别:1)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剌激不明确(比如是什么原因促使鸽子去碰动按钮?),而不像在经典条件反射中那样,无条件剌激是明确的(比如食物引起了狗的唾液的分泌)。2)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它们是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剌激的。3)操作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剌激引起的,相反,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剌激(啄对了按钮就有食物强化)。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则是由食物引起了狗唾液的分泌。三、认知发展学说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观点: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发展。1、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①成熟:必要条件②物理环境:在环境中通过动作来学习③社会环境:语言的影响大④平衡化:决定性因素;形成主体对环境的适应。同化:把外界刺激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顺应: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接纳外界刺激时,便作一定的改变或创立新的认知结构再来接纳外界刺激。2、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变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天生反射适应环境。②前运算阶段(2-6,7岁):用语言与人交往;自我中心现象突出,没有守恒概念。这一时期的儿童在思维上都有着不可逆性的特点。可逆性是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的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的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则会回答:“没有”。③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逻辑运算。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可逆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2,13岁以后):摆脱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意义: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社会学习论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观点:在社会情境下,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当通过观察获得新行为时,学习就带有认知的性质。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①个体的行动或行为②周围环境③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2、替代强化: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该过程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榜样的力量)3、观察和模仿①强化只能影响行为的出现率,不能影响行为的模仿。②行为的获得是由观察(认知)决定的。观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是单纯地重演示范者的行为,而是在模式影响下,学习和回忆他所看到过的行为,经过对行为的抽象归类,然后指导自己的行动。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部分。(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生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意义: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社会、家庭、学校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模型,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提问法、举例法思考题、讨论题、作业:(可另附页)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强化、什么是负强化、什么是惩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边玉芳,董奇.儿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课后小结(授课心得,重点是需要改进的问题及问题改善思路、应该继续发扬优点):上课时注重专业概念的讲解,运用实际案例来辅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好。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