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讲委托代理理论理论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在《现代企业与私人财产》(1932年)中提出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命题,突破了传统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开创从激励角度研究企业之先河。委托代理理论1973年,罗斯(S.Ross)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文章《代理的经济理论:委托人问题》,首次提出了委托-代理问题。这一问题最初属于保险研究领域,主要是针对投保人——承保人之间的关系。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的概念来源于法律规定,如果一方自愿委托另一方从事某种行为并签订合同,委托代理关系即告产生。一、委托代理的概念现代意义的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S,1973)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法律上,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种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A为委托人,B为代理人。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在这一契约关系中,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被动地接受或拒绝契约形式中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委托-代理关系(Principle-agentrelationship)的涵义委托代理关系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关系即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掌握信息较多,具有相对信息优势委托人掌握信息较少,处于信息劣势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思想(1)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信息不对称,即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动细节并不了解。(2)委托者的目标和代理人的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偏差。(3)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在报酬由委托人支付的情况下,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采取某些机会主义的行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降低自己承担的风险。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双方都可能存在着不道德的欺诈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而监控不道德行为的成本又非常高。(4)委托人预期效用的实现,依赖于代理人的行动,同时也取决于委托人在契约中的制度供给、彼此的承诺、相互信任、激励与补偿机制与监督制度的安排等。举例资本家A企业管理者B若B对企业管理信息掌握的比A多,则构成委托—代理关系。A了解B的行为原则是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A设计出一种B能接受的合同。在这种合同的约束下,A必须根据B的行为或操作结果给予B一个收益,该收益是双方事前约定。结果,由于A根据B的行为的结果向B支付合同规定的收益,这就刺激了B对经济最大化的操作,这样,在B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A的效用也就达到了最大化。A委托人代理人B委托人(A)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困难1、在选择代理人方面:A不知道哪个管理者最适合于他的企业,A只能按照某种普遍存在的市场信号(如教育)来甄别雇员的能力,或者根据某些人为的标准(如根据雇员的经历和经验)来分析雇员的生产率。2、A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对B产生最大化刺激的合同。因为A不可能在合同中确切规定B的具体行为和努力程度,即使能够做出规定,A也难以对B进行有效观察。委托代理关系一定存在于某种契约中:显性契约、隐性契约、事实契约董事会、独立董事总经理负责制商务代理、品牌代理信托制度(投资基金)、代客理财代人讨债、保险经纪人、临终遗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举例委托人代理人代理人道德风险所在土地所有者佃农耕作努力股东经理管理决策工作努力经理员工工作努力债权人债务人项目风险房东住户房屋修理选民代表或议员代表选民利益委托代理关系举例(续)委托人代理人代理人道德风险所在公民政府官员廉洁奉公原告/被告代理律师努力办案雇主雇员工作努力保险公司投保人风险防范证券投资者经纪人投资收益与风险防范病人医生诊断质量与节约治疗费为何会存在委托代理契约?委托人动机完成相关行为有难以承受的成本甚至不可能直接的利益扩张对方优势代理人动机完成相关行为没有相应的、足够的行为空间支持直接的利益扩张对方优势委托人、代理人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后的选择(任何契约都是)几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法律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甲乙两人达成一个协议,甲将做某事的权利交给乙,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甲为委托人(principal),乙为代理人(agent).本质:委托人要为代理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代理人对委托人的责任:(1)没有许可,不能再代理;(2)不能把自己放在与委托人利益冲突的地位;(3)保密责任和诚信责任。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责任:(1)补偿责任;(2)免除法律责任;留置权。几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只要一方的行为影响另一方,就有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有私人信息的一方是代理人,没有私人信息的称为被代理人(委托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董事会-经理-工人的委托-代理链条公司法的定义有不同:美国:尽管公司董事不是公司的代理人,但也有类似许多代理人的责任。英国:董事会,董事是公司的代理人,尽管法律没有这样写。利益相关者:工人,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都是利益相关者。委托人的成本(机会成本)与收益亲历亲为还是让别人干?代理人的成本与收益被人雇佣还是自作老板?委托代理的成本和收益企业为何存在委托代理类契约?企业为何存在委托代理类契约?“信息不对称”是“委托代理”存在的一个原因吗?很少是原因,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否企业一定要有委托代理类契约?设想一类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企业为何存在委托代理类契约?契约总是不完备的(自然包括委托代理类契约)原因: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有限理性;订立成本过高;语言能力有限;信息不对称等委托代理信任的重要性阿罗认为,委托代理的信任构成市场经济的灵魂,缺乏这种信任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充分信任,代理人不敢轻易欺骗委托人。缺乏委托代理信任,导致社会的高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中,委托代理信任主要体现在:(1)对委托代理合同的承诺,或对市场规则的承诺与遵守。(2)敬业精神信任程度高交易成本低经济效率高信任程度低交易成本高经济效率低委托代理信任的重要性(续)市场参与者遵守各种市场规则的水平,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然而,遵守市场规则,不可能在其他参与者不遵守的情况下要求某些个别参与者严格遵守;即使个别参与者能够在一个时期严格遵守,他们也没有动机长期严格遵守。对我国而言,提高委托-代理的信任任重道远!二、委托代理理论理论的假设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的发展只有30余年,主要的学者有Williamson、Marris与Hart两个假设:1.放弃了经营者无私的假设;2.放弃了完全信息的假设。委托代理问题•所谓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并监督之,而出现的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实。•委托代理问题的实质:通过设立一系列约束和激励条件(契约),使代理人受到有效激励并全心全意为委托人服务,使各自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对代理人的监督、行为测度、激励约束等。注意: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必然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如果委托人有完全的理性,那么在签订委托代理契约时,可以把代理人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全部想到并写进契约,此时,委托代理问题不会产生。如果委托人与代理人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者说,委托人可以不费成本地监督代理人,此时,委托代理问题不会产生。如果代理人没有机会主义动机,完全忠诚,也不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如果两者的目标函数完全同构,也不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构成委托—代理问题的三个基本条件(1)委托人和代理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都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追求目标。(2)委托人和代理人都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3)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信息优势可能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是: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源于经济人假设信息不对称——本质原因委托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代理人追求付出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报酬代理人存在的问题偷懒——难以监督内部人——在职消费敲竹杠——利用对方沉淀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信息隐藏道德风险——事后隐瞒(信息隐瞒和行为掩藏)委托代理理论实质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以下两个费用的权衡:1.考察代理人行为的费用2.考察结果和向代理人转移风险的费用代理理论的应用1.管理报酬机制设计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结果实证流派的代理理论的结论1.基于结果的代理合同比基于行为的代理合同更能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2.委托人如果掌握代理人实际行为的信息,会促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利益行事。规范代理理论(即委托人-代理人流派)的结论1.当委托人拥有完善的信息系统时,更适宜采用基于行为的合同,否则适宜于采用基于结果的合同。2.当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时,更适宜于采用基于行为的合同,否则适宜于采用基于结果的合同。机会主义的分析人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使企业代理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益,就出现了机会主义的问题;机会主义包括事前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机会主义成本:被发现的惩罚(免职、处分)、寻租支出(贿赂);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可能会采取机会主义。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信息:在博弈过程中某些局中人拥有其他局中人所不了解的信息而造成信息的不均匀分布结构。在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之间必须有一种机制(合同),能给代理人提供某种刺激和动力,使其按有利于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披露原理如果委托人不付予货币或其它刺激,代理人一般不会如实告知信息,除非确信这信息不会对其构成伤害。除非委托人事先在签定的契约中建立某种约束机制,否则,信息的失真或不完全对委托人的利益的损失是灾难性的。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披露机制,来诱导代理人披露信息的真实情况。委托代理的几个主要模型1.逆向选择模型2.信号传递模型3.信息甄别模型4.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5.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行动(hiddenaction)隐藏信息(hiddeninformation)事前(exante)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号甄别模型事后(expost)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hazard)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个术语都来源于保险理论中,它们属于两类典型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阿罗(1985)将这两类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分别称为“隐蔽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隐蔽行为”问题(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分析是从阿克罗夫(1970)提出旧汽车市场模型开始的,而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则要早得多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moralhazard),是代理人签订合约后采取隐藏行为,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在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例如,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在投保后,降低对所投保标的的预防措施,从而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上升,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同时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从本质上,道德风险属于经济环境中的外生不确定性,或者,道德风险基本上是经济外在性的形式之一,它的存在,将破坏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在市场经济中道德风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实际上是经济人针对自身的隐蔽信息而采取的理性反应。道德风险几个例证:例1:上海仟村百货公司的“托儿便民服务”就曾经遇到顾客的道德风险。上海仟村百货公司开业不久,就推出一项为来商场购物的顾客托管孩子的便民措施。不料此举被一些家长视为“天赐良机”,将孩子长时间“寄存”此处,使商场工作人员有苦难言。例2:发生在东北一药店的营销故事也很好地说明了道德风险。该药店为提高服务质量,对

1 / 10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