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初探摘要:幼儿分类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儿童的分类能力与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分类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架者”和“提携者”,所以对指导策略的运用都会对幼儿的分类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实践中,针对中班数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因素,梳理验证低结构、高结构活动中促进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从而使教师优化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高过程中的指导和分析能力,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关键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指导策略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是幼儿智慧的核心,幼儿分类能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对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分类是幼儿通过比较,按照事物的相似性在思想意识上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过程。幼儿按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的分类是必备的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类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分析、比较、观察、判断,以及大胆交流与表达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因此,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幼儿数学活动中,一般以高结构与低结构的活动形式为主,因此我们在实践研究中分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开展。一、中班低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低结构活动就是指活动中教师提供的学具、玩具等各种素材都是独立的、可拆分的,可以供他人自由选择使用。中班的低结构分类活动中要求环境与材料要体现中班分类活动的目标,同时要反映幼儿中班当前的兴趣点和探索点。让中班幼儿自主的探索,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的活动,教师处于低控制状态。针对影响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因素的分析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梳理并实践验证以下指导策略。1.关注——丰富经验,形成概念。经验的丰富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教师应抓住每个可以丰富幼儿经验的细节与机会。《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动好动,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一个因素,所以教师必须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这是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前提准备。如:在即将离园时,可经常帮助引导幼儿指认各种事物的名称及功能,让幼儿说说与生活相关事物的名称,总结出其特点,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其功能。例如教师可指着一张闹钟的图片,引导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并与幼儿积极交流。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帮助幼儿了解:“闹钟是用来叫我们起床的,跟家里挂在墙上的挂钟和我们手上戴的手表不同,但都是告诉我们时间用的。”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幼儿了解到更多的与生活相关的物品的总体“类概念”及在这一类所属的物品中各种物品的不同特征,为观察分析分类材料中的不同特征奠定基础。2.引发——仔细观察,暗示启发。引发观察的引导策略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教育策略。《纲要》指出:“4~5岁的幼儿活泼好动,能积极地运用感官。”引发观察的指导策略可以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实物,了解实物的不同特征,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在低结构活动中使用这样的引导策略对幼儿关注分类材料(或具体实物)中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帮助,随着幼儿细致观察经验的积累,也可以逐步提高其分类能力。如:在《小花伞》活动中,幼儿对不同种类的花伞特征的观察停留于表面,对花纹、伞柄的形状等特征还没有发现。教师可通过引导观察,运用暗示启发的方法,将观察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分辨各种雨伞细微的不同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更关注事物的细微特征的观察习惯。3.比较——对比异同,关注特征。比较分析的引导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对多种物体找出异同点,并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思考,比较精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的教育策略。在比较分析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间的不同点与相似点,以便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与分析。比较、分析是幼儿形成分类标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这种引导策略的使用,对于事物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活泼好动,愿意积极动用感官的中班幼儿而言是适宜的。在活动中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有些迷茫时,可先引导幼儿了解一个事物的所有特征,通过与他物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特征,最终确定分类标准。如: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分发夹》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很多不同形状、颜色、材质、大小等特征不同的发夹,而材料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双因子的特征进行分类。我通过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对比异同,使其关注了材料的特征,逐渐掌握了分类的方法,积累了分类的经验。二、中班高结构分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所谓的高结构数学分类活动是指那些“指向鲜明,有具体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有严密的流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协调者,控制整个数学活动走向和流程的活动”。高结构分类活动是一种生命力强盛的教育形式,可促使幼儿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增强,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综合发展。针对高结构集体活动的特点、幼儿分类能力的影响要素等,我们发现较适合运用以下指导策略。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关注特征。《纲要》指出:我们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中班的数学分类活动也不例外,教师要为幼儿创设热点或是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分类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适宜的情景能够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励幼儿参与活动,尤其是比较内向的幼儿。同时有趣的情境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变成情境中的一个角色,努力地“完成任务”或热心帮忙。也就是说情境的创设对幼儿的心理有暗示的作用,这同时对关注分类材料的特征也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小兔的冷饮店》中,我首先为幼儿创设了参加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进入。接着向他们出示了满头大汗的小兔子图片及请求将这些冷饮帮忙分在两个冰箱里的录音。孩子们为了帮助兔子老板解决“难题”,在观察不同的冰淇淋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各种冰淇淋的特征。借助情境的创设,赋予幼儿在情景中的角色,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积极主动地关注材料的特征。2.互动讨论——激励分享,确定标准。互动讨论是指通过幼儿、教师及师幼之间的多种互动,在老师的激励与启发下大胆交流乐意分享自己的新发现、新探索,在同伴互助、教师指导下引发对材料特征的关注。4~5岁的幼儿善于积极动用感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但每个幼儿的分类发展水平有所不同,这也影响着幼儿对材料分类标准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可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讨论环境,引导他们间通过生生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当幼儿对分类的标准思考的有些偏差时会影响整个分类活动的进程,而通过三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互助弥补,通过建议、提示和部分介入等方式给予幼儿支持,加速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进程,在互动中达到积累分类经验的目的。如:在中班分类活动《分小猪》中,有的幼儿对于小猪的细节特征还是忽视的;有的幼儿对按照某一特征的是和否的命名存在问题。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并没有立即给予幼儿正确的分类标准指导,而是借助周围能力较强的幼儿善于观察与分析的优势通过讨论让他们能对小猪的不同特征产生共鸣,对分类标准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互助讨论策略使教师在活动中更自然地因势利导,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分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记录整理——提炼梳理,归类标准。记录整理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记录的表格(或其他的方式),让幼儿借助感官或一定的手段工具,运用一定表征方法加以描绘和记述。数学与一般的社会和自然学习是不同的,它并非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或现象的直接抽象之上,而是一种抽象之上的抽象。4~5岁的幼儿只是相对前阶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明显的进步。中班幼儿的学习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所以在短时间让幼儿将新习得的经验进行内化还存在着一定难度,更何况幼儿的分类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高结构的集体分类活动中我们一般采用表格记录的策略,引导幼儿自主将分类方法用简单的表征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帮助为幼儿确定分类的标准,并能提高幼儿的记忆及对分类材料的记录能力。4.分享交流——理解内化,验证结果。幼儿数学学习和探究总是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归纳提升的。对于幼儿来说,新的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对环境材料的感知和体验,也离不开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中班的分类活动中分享与交流是整个一个集体共同学习和反馈的环节。幼儿在分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既依赖于教师的支持与引导,又离不开同伴的互助。交流分享式指导策略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对认知冲突的思考,同时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地进行交流、模仿与互动学习。在同伴间相互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间通过积极互动与交流,将整个活动中所出现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幼儿在本次分类活动中的分类能力,为日后其他分类能力的发展积累经验。经过一阶段初步的探索,我们对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将梳理出来的指导策略在分类活动中积极地进行验证使用。随着实践的深入,更多有效的指导策略等待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发现。参考文献:[1]陈友庆,阴国恩.儿童依“相似性”分类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分类结果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高荣生,付佑全.学前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四川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3]黄瑾.幼儿园数学教育与活动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