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之关注留守儿童荣成市青山小学五年级数学组李娜2015.10.29形成背景:邹佳亮,男,11周岁,五年级。母亲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在外打工,孩子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相处,不愿开口说话,平时作业很少写,上课基本不发言。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在班里,有他无他基本没差别,他像一个“隐形人”,不但上课沉默寡言,下课也很少出来走动,总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静静地发呆,显示出与这个年龄极不相称的冷静与成熟。为了打开留守儿童封闭的心扉,我利用集体,老师的关爱感染他们,转化他们,促进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我以佳亮为突破口,开始了调查。实施过程:一、明察暗访1、明访亲人、邻居在对邹佳亮家访时,了解到他父母在很小时,就离异了,从小到大只见过妈妈两三回。可以说,他基本上就没有享受过母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不过孩子很能干,小小年纪,会洗衣、会做饭。但性格很孤僻,就是平常遇见邻居、长辈也不打招呼。2、暗访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我又暗查了几个与她相处较为密切的同桌、同村伙伴。学生甲:他说他很累,家里洗衣、烧饭、扫地都是他做,他都不想上学了。学生乙:我每次问他要作业,他都说,“没写,我没时间!”我们想和他说话,他也不理我们。学生丙:他爸爸不爱说话,回家也不怎么和他说话,就爱打他。经过明查暗访,我终于知道佳亮那么孤僻,不合群,不写作业的原因了。其他留守儿童也像她一样,存在作业拖拉,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经过了解,也有家务太重,缺少管理的因素在内。二、开展活动为了这些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这些孩子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我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1、开展班会,体验真情专门为留守儿童准备一个主题队会,让他们在队会上吐露自己的心声,号召所有的学生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让他们同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在这学期的班会上,我让同学们和留守儿童一起唱歌、跳舞、演小品,我还征得佳亮和另外两个留守儿童的同意,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他们写给远在他乡父母的来信,信虽然都不长,但是对父亲、母亲的情感却是真挚的,有的同学都被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同学们也为这些留守儿童的真情抱以热烈的掌声,让这些留守儿童也体验到了集体的温暖,过后,佳亮主动拿出了自己的日记,给大家念了一段他对母亲的思念,他在台上读的哽咽,同学们在台下也是泣不成声,那场面十分感人。另外几名留守生,我也转交了他们在外打工父母的来信,在班会结束时,他们已经完全向我们开启了曾经冰封的心。2、走进生活,体验家的温暖,促进沟通“走,我们一起回家!”又到周末了,放学后,我招呼我班和邹佳亮同村的孩子一起去他家,和他一起把家里卫生打扫打扫,陪他写作业,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实施效果:记得第一次和他交流是他一句话也没说,现在,只要我一招呼,他就过来了,也不用我再说什么。在这之前,你要想让他主动找你说句话,那可比登天还难;现在,一见到我话匣子就打开了。听着他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我那颗为他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虽然,有时候,他还是因为太忙或是偷懒而不交作业,学习成绩进步也不是很明显,但是他上课比以前爱举手了,下课也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有时作业还是拖拉,但是,日记可从来都是按时交的,因为,他在日记里写了许多想告诉我的事,想跟我说的话!我试着走入了他的生活,成功地走进了他的心里!爱,是开启人心灵的钥匙;爱,是沟通彼此的桥梁;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方蓝天,爱,为留守儿童带来希望。让我们给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吧!把他们平日缺少的那份母爱、父爱为他们补上,让他们心灵不再有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