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指对于平时存货的收入和发出,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结算,期末在分配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最终确定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的方法。计划成本法会先确定一个计划成本,存货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反应。(一)账户设置“原材料”账户“材料采购”账户“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一、存货的取得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验收入库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原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的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采购月末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月末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1、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节约的金额2、结转的超支1、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超支金额2、结转的节约材料成本差异是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备抵附加调整)(二)账务处理1.外购材料的核算(1)单货同时到①根据有关凭证,核算实际成本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②同时,以计划成本验收入库借:原材料贷:材料采购③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借:材料采购贷:材料采购贷:材料成本差异或例A公司2014年年3月5日购进材料一批,买价42000元,增值税17%,材料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计划成本为40000元借:材料采购-甲材料4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000*17%贷:银行存款42000*1.17借:原材料40000材料成本差异2000贷:材料采购42000如果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5000借:原材料45000贷:材料采购42000材料成本差异3000二、存货的发出1.材料发出的核算材料发出,直接以计划成本计价,月末时应根据其用途分担材料成本差异,因此需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接上例本期发出材料2批,第一批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元,第二批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元。均用于生产A产品。借:生产成本10000贷:原材料10000借:生产成本20000贷:原材料20000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期初:0期初:04000010000200020000期末;10000产生的问题如果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确认为发出材料成本计入相关的成本或费用,那么产生的问题就是实际耗费的材料的成本和平时确认的计划成本是不一样的。如何解决?解决的办法是,平时材料发出按计划成本计价,但是期末需要把材料成本差异在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中进行分配本期总的材料成本超支2000,计划成本为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合计30000)分配15002000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0000)分配500分配发出材料成本1500借:生产成本1500贷:材料成本差异1500分配完以后: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200040000150010000期末:50020000期末;100001等式:期初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购入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2等式:期初材料实际数量+本期购入材料实际数量=发出材料的实际数量+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数量单位材料的计划成本是给定2等式左右两边同乘以单位计划成本即可得到等式3如下:3等式:期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等式-3等式以后可以得到如下等式: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期末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在实际业务中,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是以前形成的,已知的,本期材料成本差异是本期购入材料形成的,所以总的差异应在发出材料和结存材料中分配。那么怎么分配呢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其中:正数——表示超支差异负数——表示节约差异×100%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例题某企业甲材料期初结存计划成本10000元,超支差异200元,本月外购甲材料实际成本49450元,计划成本50000元,自制甲材料实际成本4700元,计划成本5000元。本月发出甲材料计划成本为28000元,其中生产产品领用2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200+(-550-300)10000+50000+5000=-1%材料发出时:借:生产成本20000制造费用5000管理费用3000贷:原材料28000差异调整时:借:生产成本200制造费用50管理费用30贷:原材料280计划成本法练习训练甲公司8月初甲材料计划成本3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率-10%,8.3购入甲材料一批,实际成本40万,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万8.13再次购入甲材料,实际成本为21万,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万8.15生产A产品领用甲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25万8.26生产A产品再次领用甲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35万要求确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期末结存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8.3交易发生借:材料采购-甲材料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17%贷:银行存款40*1.17借:原材料30材料成本差异10贷:材料采购408.13交易发生借:材料采购-甲材料2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1*17%贷:银行存款21*1.17借:原材料20材料成本差异1贷:材料采购21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10+1-10%*3030+30+20+材料成本差异率=其中:正数——表示超支差异负数——表示节约差异×100%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借:生产成本2535贷:原材料2535期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25+35)*10%=6借:生产成本6贷;材料成本差异6期末结存材料计划成本=30+30+20-35-25=20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10%*30+10+1-6=2结存材料实际成本=20+2=22存货的清查存货的清查存货的期末计价一、存货清查的核算盘盈(库存存货账面存货)(1)发现盘盈:借:存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处理结果: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盘亏(库存存货账面存货)(1)发现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存货(2)处理结果:借: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二、存货期末计价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NetRealizableValue)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结存价值的计价方法。其中:成本——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1.确认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可变现净值应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2)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是以备出售还是准备耗用。应注意的问题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以资产负债表为基准,如当期价格变动较大时,取几次平均数(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持有的存货,通常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订购数量≥企业持有存货数量);(2)如果持有存货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用一般销售价格确定;(3)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按一般销售价或原材料的市场价作计量基础。甲公司现有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批总共100件,该批产品的成本为100万,单件成本为1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替代品,导致该商品的市价下降,目前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1万元,估计销售该商品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0.2万元/件。1、如果该商品已经和客户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商业合同,将来将销售给乙公司,合同规定的售价为1.5万可变现净值=1.5*100-0.2*100=130万2、如果该批商品未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可变现净值=1.1*100-0.2*100=90万3、如果其中50件签订了销售合同,其余未签订可变现净值=1.5*50+1.1*50-0.2*100=110万3.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按成本计量(材料成本可能高于市价);(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甲公司现有生产A产品用的一批原材料,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100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A产品较多的替代品,导致该商品的市价下降,目前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10万元,估计用该批材料生产成A产品还将发生加工成本15万,估计销售该商品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20万。该批材料的市价为105万,销售该批材料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20万。1、如果企业不打算在生产A产品了。可变现净值=105-20=852、如果企业该批材料用途是生产A产品可变现净值=110-15-20=75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如果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说明存货发生了减值,需要对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如果成本小于确定的可变现净值,说明存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做出账务处理。如存货成本是100万,确定可变现净值80万借;资产减值损失20万贷;存货跌价准备20万如存货成本是100万,确定可变现净值120万,不需做处理。账务处理1.计提方法——单项(我国)、类别、总体计提2.存货跌价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3.每一会计期末应提准备——必须考虑计提前的余额本章适用的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若应提大于计提前的余额——应按差额补提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如以后存货价值得以恢复——应冲减跌价准备至零为限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