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激发体验的方式,打造有效教学扬州市邗江区沙头中心小学梁文清高效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体验,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体验的生成,可以预设,它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进行实践,充分感悟生活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巧妙引导而生成。这一点,勿庸置疑。因为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植根于社会生活,抒发了真实的情感,调动起人们真切而丰富的的生活体验。然而,人们在接受艺术作品内容的同时,艺术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加能够激发人们独特的体验。人的体验和思考在独特的方式的激发下会更加活跃,更加富有创造性。课堂上,笔者在紧扣关键词句,设计精准的带有思辩性的问题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方式进行了独特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即从巴峡穿巫峡——利用逻辑的力量简单的逻辑推理学生都会,我们不防让学生的新的发现“顺流”而下,从“巴峡”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一旦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受到推进,都会激起一片思维的浪花,调动起全部身心去体验。比如《姥姥的剪纸》一文中,写道“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这里的“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很多同学读出,索求剪纸的人一听到姥姥答应,便高兴地走了,因为事情定下来了,他为将会获得姥姥的剪纸而高兴,说明姥姥技艺高超。这种理解不无道理,但是细读前文,往下推理,这不符合姥姥的性格,她是一个广结善缘的人,她会让人回家等着,再跑一趟吗?而且姥姥技艺高超必定是亲眼所见人们才才口口相传的,要不然我还以为他找了另外一个剪纸高手剪的呢?这一推理,激起了学生争论和再读文本的兴趣,于是,学生从“接着”一词读出姥姥肯定先剪了。而且课文一写完“姥姥答应剪”,接着就写“这人乐呵呵走了”,中间省略了文字,暗示着姥姥剪纸是那样的快。此时,姥姥的形象也更加丰富起来,学生体验的也变得更有深度。二、似曾相识燕归来——借助感觉的力量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学生的体验,更加需要调动起脑海中的相似块,去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情感理趣,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那种韵味。比如,在教学《烟台的海》时,写海浪如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我让学生真切地做出面前一头大狮子扑过来的反应,学生刚做完避让动作,我又一次扮成狮子猛扑过去,这样循环数次并追问狮子有多少头,再让学生闭眼想象。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体验到千万头狮子扑过来的感觉。下文作者又把浪花比成小孩子,我又模拟可爱的小孩子,扑向学生,学生张开手臂拥抱我,与前者避让狮子的形象对比之下,冬天海浪的汹涌和春天的海浪的温馨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读来更加入心,且课堂情趣盎然。再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写干旱和严寒对生命的摧残,写那些幼苗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我让学生在研读这句的“熬”与“躲”字,然后让他们结合平时看过的日本鬼子残杀被捕中国老百姓的场景,想象画面,当学生脑海中浮现出“可怜的老百姓饱受牢狱之苦,突然有一天鬼子说放他们走了,而走到百米之外后,他们身后却传来了机枪的枪声”的画面时,师生的怜悯之情被推向极至。语文的魅力就在这里,它可以令你神游万里,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唐诗宋词内容包罗万象,不变的是那种种似曾相识的情怀。冯小刚电影、《武林外传》中讽刺的很多人,谁看了都有点象自己,因为人们体验到的是那种潜藏在人内心的共同的本性。惟有打破那种就事论事的体验模式,才能使体验具有一定的广度。三、风刀霜剑严相逼——强化激将的作用有人说,一个艺术家的不幸,有可能是人类的大幸。这话讲出了大凡杰出的创造性的成就都是在一些特殊的人生逆境中激发出来,屈原放逐,仍有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有时我们在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置学生于无退路之地,甚至“不义”之地,来压榨学生的体验潜能和创造潜能呢?如《牛郎织女》中,王母娘娘是一个狠毒的,奸诈的,且又强大的恶魔,如何从语言中深入体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但规定必须有十处发现,否则你就是一个内心不够善良的人。这样一下子“刺激”了学生,于是他们细读,交流,碰撞,发现了好多:她身为天母居然“暴跳如雷”,只为织女是“下”嫁人间,便发誓要“抓”回织女。她分明已失态,她势力那么强大,偏要“趁牛郎不在家”去抓织女,而且“推”倒孩子,“拽“着织女,还有“一”划之下,“霎时间”就能划出“很宽”的,“波涛汹涌“的天河,并且她让牛郎织女相见却不能相逢,生不如死,就像你饿了,我偏放一块肉在你嘴边,但又让你够不着,其心何其歹毒。他们的发现远远超出老师预定的十处,并且课堂上群情沸腾,义愤填膺,议得热烈,读得深情。这样的方式使老师的引导富有情趣,彰显力度。但必须要求教师积淀素养,钻研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四、且放白鹿青崖间——给以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产生独特体验,很容易变成教师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思想的“白鹿”去游历名山,把教师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实际上,如果我们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学习,可以有效地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上一案例中的学生体验的成功某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开放性教学。但开放性教学关键是要设计有效的系统性的问题,能统摄整体,并有利于学生掌握细节,揣摩推敲。李白深知一定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那儿水草丰茂,营养丰富,那白鹿改日才能带他纵横万里,防遍名山。这一“青崖”之地的发现,教师要匠心独具。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精心扣住彭德怀的“快开枪,你不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这一声血气方刚的怒吼设计了三个问题来教学:(1)他为什么要快开枪?(2)他为什么不自己亲自开枪?(3)副官长如果不开枪,他真的会向他开枪吗?带着三个问题,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内心之中,体验到了那份铁汉柔情。耐心地放白鹿于青崖之间,须行时即可游访名山。我们的教学要多一点从容淡定,睿智的,轻松的,创造性的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更需要我们大胆放手,耐心等待。五、直挂云帆济沧海——调动积累的故事在充分品味文本时,学生的独特发现往往能够给学生心灵以强烈振撼,此时,他们的心灵是不会满足的,他们渴望超越文本,获得更多的心灵体验。他们的学识与积累有限,这就需要教师补充一些故事,典故等来满足学生,调动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演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染,引领他们直挂云帆,乘风破浪,驶向思想的海洋,抹浓人生的底色。比如《真情的回报》一文讲的是一个家境极其贫寒的小男孩在乡亲们的关心下,得到了一份送报的工作后,用真情的劳动换来了乡亲们的回报和关爱。乡亲们对他很客气,推荐新用户给他并买辆自行车以送圣诞礼物的方式送给我。品读中学生发现更温暖人心的东西是关爱的方式,维护被关爱者的尊严是爱的最高原则。学生还在感动之中,我便即兴地讲起了这样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的是在美国的一个州,一年中最冷的天,大雪封门,但学校却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到校上课,包括穷孩子还有富孩子。穷孩子家冷,学校有暖气,但富孩子家要比学校暖和,还必须要来,为什么,尊严,为了穷孩子的尊严。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老师,看见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子因家境贫寒,穿着女式的侧面开门的裤子,常被同学笑话。于是,他让自己的女儿和他换裤子穿,理由是她女儿有一件前面开门的裤子,不好意思穿。后来,男孩子才知道,那条裤子其实是老师买的,男孩子一直保存着那条温暖了他一生的裤子。我要讲这两个故事,因为我隐约中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讲过,印象很深,那份感动还在。我相信我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每有所感动,定会联想起许多故事,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由上所述可见,丰富的生活实践,长期的感悟思考,一定会促使学生独特体验的生成,促进教学的效果,但是要想使课堂上的体验更加灵动,更加富有创造性,一定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自身素养,善于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去拨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这要这种方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紧密联系文本,有利学生的成长,就一定会使教学灵动而高效。注:笔者曾就如何在学生充分进行实践,充分感悟生活的基础上,由教师在开放性的课堂上,巧妙引导,促进学生独特体验的生成为研究内容撰文《有效预设,促独特体验的生成》发表在《扬州教育》和《邗江教研》上,此文为其补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