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1.有个正常幼儿,在同龄人都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其实质上是缺乏独立行走的()。A.目的B.需要C.兴趣D.有意性2.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就是()。A.意志B.情感C.自我意识D.性格3.在动作发展中,儿童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A.反射动作阶段B.最初运动阶段C.基础运动阶段D.专门化动作阶段B.内部障碍指在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的需要和动机的矛盾C.外部障碍可能成为内部障碍的原因D.内部障碍不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7.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中,以()为工具。A.意识B.思维C.语言D.动机8.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是()。A.幼儿初期B.幼儿中期C.幼儿期D.学龄初期9.下列关于有意运动和无意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意运动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B.意志是有意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C.无意运动是与生俱来的D.无意运动是人没有意识到的10.意志行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A.有意识的B.自觉调节与控制C.具有明确目的D.努力克服困难11.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12.各种基础动作的发展,经过的阶段不包括()。A.准备阶段B.起始阶段C.初级阶段D.成熟阶段13.幼儿坚持性发展发生质变的年龄是()。A.3~4岁B.4~5岁C.5~6岁D.6~7岁14.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拿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幼儿动作发展服从了()。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15.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A.反射的建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D.儿童能够抬头二、填空题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______的规律。2.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规律。3.人们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称为______。4.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______和______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到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5.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意志行动的______。6.动机分为间接动机和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______,在学习和劳动活动中主要是______。7.______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段幼儿坚持性的培养。8.意志包括三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9.意志活动总与动机体系相联系,______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10.______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也是孩子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三、名词解释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2.首尾规律3.近远规律4.大小规律5.无有规律6.坚持性7.意志8.意志行动9.外部障碍10.内部障碍四、简答题五、论述题1.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2.试论述影响幼儿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六、案例分析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时,往往陶醉于开汽车这个过程,他实际上不追求“汽车”真正地开动,请你用幼儿行动的目的与动机之间关系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幼儿期是幼儿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缺乏明确目的。2.A.意志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从自觉意识到行动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3.C.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是基础运动。4.A.幼儿的动机是直接动机,与目的有一致性。5.C.意志的特点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6.D.内部障碍同样会构成意志过程中的困难。7.C.意志表现在行动中是以语言为中介。8.D.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9.B.有意运动是意志的基本组成部分。10.C.明确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第一个基本特征。11.A.直立行动不需要意志努力。12.A.基础动作的发展经过的阶段只包括起始阶段、初级阶段和成熟阶段。13.B.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最快的时期。14.B.从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幼儿动作发展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15.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二、填空题1.从整体到局部2.无有3.意志4.头部躯干5.内部障碍6.直接动机间接动机7.4~58.明确的目的意识调节行动克服困难9.主要地位的动机10.手眼协调动作三、名词解释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做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肢动作发展早于下肢动作。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的动作开始发展。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4.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平衡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伸缩、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无有规律”。6.坚持性:幼儿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地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既可以看到幼儿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7.意志: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8.意志行动: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因此,儿童行动的自觉意识性的发展,要经过比较长的过程。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9.外部障碍:指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遇到外部困难时,可能出现新的需要和动机,于是产生内部障碍。因此,外部障碍可能成为产生内部障碍的原因。10.内部障碍: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构成了内部障碍。四、简答题1.人的动作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支配,而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正是人的心理活动所在。因此,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意志行动,其发展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更为明显。因为,意志行动是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就是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产生意志行动,而没有意志成分的参与,或所谓有意性的调动,动作也不可能发展和完善。2.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①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②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3.儿童动作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每个孩子动作的发展顺序遵循客观规律,每种基本动作发展的时间大体相同;对年幼特别是2岁前儿童的动作训练,对动作发生时间早晚的影响是有限的。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有:①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②首尾规律;③近远规律;④大小规律;⑤无有规律。4.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1)意志行动与幼儿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意志行动与认识过程不可分:①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②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2)意志行动与幼儿情绪的发展。①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遇到外部障碍还是克服内部障碍,不管目的能否达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②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的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③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感的发展,正是意志对情感调节作用的表现。(3)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意志是成体系的活动。其产生和进行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成体系的心理结构。意志体系的形成取决于行动动机的组织程度,动机的体系决定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动机体系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不同场合,动机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不同动机的主次地位可以发生转换,但意志活动总是与动机体系相联系,主要地位的动机决定意志行动的目的和方向。5.坚持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在坚持性中,可以看到行动目的和动机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又可以看到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状况。(1)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研究证明,1岁半至2岁的儿童,已经出现坚持性的萌芽。幼儿的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3岁幼儿坚持性的发展水平很低,在某些条件下能够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动,但是行动过程不完全受行动目的所制约,坚持的时间极短。在实现目的过程中,困难、枯燥会使他们失去坚持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根本不能接受坚持性任务。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4~5岁,实验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年龄,也是受外界影响波动最大的年龄。正是在这个年龄,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的发展的关键年龄,应抓紧对这个年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6.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表现为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1)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是:①缺乏明确目的;②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③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④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从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要使幼儿把意志能力和良好意志品质结合起来,防止任性等不良意志品质产生。(2)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根据动机与目的关系之不同,可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往往是一致的;学习和劳动活动的出现,产生了间接动机。幼儿行动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是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当儿童正式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过程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学习是目的,是行动的预期结果。但是,学生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动机是成为建设祖国的人才。在人的劳动实践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都是间接的。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五、论述题1.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与幼儿心理活动的关系表现为:①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志过程以认识过程为前提;②认识过程有意性也是意志过程的成分,儿童意志的发生发展意味着认识过程的有意性的发生和加强,也就是认识过程发展水平的提高;③在意志行动中,为达到预定目的,无论是克服外部或是内部障碍,以及目的能否实现,都会引起积极争取或拒绝的态度,即产生情绪;④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意志行动的作用可以是鼓舞,也可以是阻挠;⑤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特别是理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