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1注意:文中斜体字乃填空需注意的地方,加点表示同一个问题里相对重要的方面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北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由郭沫若提议,党中央批准。出席代表824人,毛泽东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作了政治报告。这次大会的特点之一就是:长期被分离在两个地区(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终于会师。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国统区茅盾的报告总结了斗争经验并检讨了前国统区的革命文艺运动中的种种“错误”倾向,解放区周扬总结),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预示着新中国当代文学是以40年代解放区战争文艺传统作为主要传统和基础。这次大会被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2、民间隐形结构:当代文学作品,往往由两个文本结构所构成——显性文本结构和隐形文本结构。显性通常由国家意志下的时代共名所决定,而隐形则受到民间文化形态的制约,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立场和趣味。如电影《李双双》其显性是歌颂大跃进运动的政治宣传品,但其隐形则体现了传统喜剧二人传的男女调情模式。,有意思的是,后者实际上冲淡了前者的政治说教,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而获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3、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中国当代文学2式将双百方针提出,宣布“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在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必要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双百方针”的提出,体现了在人民共和国新体制下、在特殊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国家最高决策者对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一种新的尝试。4、潜在写作:“潜在写作”现象指“文革”前和“文革”中,中国大陆当代文学中存在的潜在的创作。包括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剥夺了创作权力的知识分子,但仍在用笔表达内心的理想之歌和感情世界,如:五六十年代的绿原、曾卓、牛汉、穆旦等人的诗歌,张中晓的随笔,丰子恺的散文,沈从文和傅雷的家书等。都保持着连贯性的知识分子精神。5、无名与共名:“共名”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一个支配性的统一时代主题。它不仅概括了时代主潮,也可能成为作家表达自己社会见解的主要参照。“无名”指一个时代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支配性的时代主题,而是多种主题并存,文化工作和文学创作都反映了时代的一部分主题,但达不到共名状态。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首先是文学思潮发展的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现象,表达出多元化价值取向。其次是作家叙事立场的个人化。第三是开拓了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6、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于北平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到会祝辞,在阐述党对文艺工作中国当代文学3的领导时明确提出了“不要横加干涉”的意见,并且承认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党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标志当代文学发展进入新历史时期。重申双百方针精神。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对当代文学走向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通过几十年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1949年以后宣传现代革命史的重要内容。新生政权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要求作家们用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点反映中国现代战争史,通过艺术形象宣传、普及有关新政权从形成到建立的历史知识。周扬字第一次文代会上的呼吁,使得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应运而生。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曲折过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反映解放战争的有《红日》《林海雪原》,反映20-3-年代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有孙犁的《风云初记》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杨朔的《三千里江山》等。8、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政治运动,他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医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虽然他的背后有着更为险恶的真实权力斗争作为枢纽。它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中国当代文学49、文艺黑线专政论:1966年2月上海“不对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内容之一。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毛泽东审阅修改。建国以来的文艺界“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潮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并表示要“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它与另一条“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相配合,从文艺路线和文艺组织两个方面全盘否定了新文艺的历史和现状,以此作为洗劫文艺界的依据,给以后的文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10、革命样板戏: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1964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其中好些戏就是后来革命样板戏依据改改编的原本。革命样板戏正式命名是发表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它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1、伤痕文学:77-79,讲述文革灾难,知识分子在文革中遭受的迫害,文革在中国人心灵上和精神上留下的创伤。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评价: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力度,知识分子主体精神高扬。12、反思文学:79-81,形成的一股以小说为主体的反思文学的思潮,中国当代文学5而归来者们的创作是其中最主要、最瞩目的。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反思小说两大主题:对左倾路线的批判和对人道意识的呼唤。代表作:宗璞《我是谁》,张洁《爱是不会忘记的》《方舟》张贤亮《绿化树》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等等13、改革文学:83-84年间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大量涌现,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创作高峰。这一时期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作品往往不自觉得充当了社会或民众普遍情绪的代言人,它常常提出相当尖锐的政治、伦理或现实主题,引发一阵又一阵的轰动效应。代表作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1979年,“改革文学”开始了它的发轫期。14、先锋文学:80年代中叶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重视叙述,关心的是故事形式;拓展小说表现力,强化作家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两个阶段: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第二阶段: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等人。先锋小说总体倾向是以形式和叙事技巧为主的、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的疲惫。15、新写实文学:背景:认为先锋小说疏离了中国现实生活处境。1988年10月《钟山》和《文学评论》联合召开“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的讨论会,“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作家:刘震云、方方、池莉、范小青、苏童、王安忆等等。中国当代文学6新写实小说创作的特征:创作以写实为主,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还原;注重写普通人(“小人物”)的日常琐碎生活及其这种生活中的烦恼和欲望;叙述多采用客观化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的“零度介入”。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方方《风景》。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小说的不同:新写实小说仍以写实为主,但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还原和强调作家创作时的零度情感介入两个重要原则16、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主要是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民国时期:对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宏大历史叙事”,对“党史”模式的否定。新的历史观:把历史当做重新比书写的个人化话语。既是对过去教科书上的历史的解构,也是对文本历史的建构,倾向于对民间的关注。17、意识流艺术:离开专注于情节构思和人物性格刻画的写法,对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事,形成一种流动的叙述方式。语调上的变化和不断展开的句式,夸张、机智、幽默才能的充分展示。18、探索话剧:哲理性内涵,表现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尝试新的舞台语汇。高行健的创新:强调戏剧史一种综合的表演艺术;强调舞台的虚构性;根据剧作的需要“建立各种各样的时空关系”19、现代主义小说:又称现代派小说,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复杂的小说创作潮流,包括诸如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7小说、存在主义小说、“迷茫的一代”小说等许多小说创作流派。现代主义小说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或思潮,而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成分复杂的一个支脉。但它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作品在内容上表现人与社会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孤独、苦闷、冷漠、和对自我生存价值的怀疑,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在艺术表现上,现代主义小说对许多反传统的技巧和手法进行了探索。一般认为美国作家爱伦.坡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之父,之后这一创作潮流波及欧州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问答题1、《红日》分析:是继杜鹏程《保卫延安》后,又一部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巨制。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清洁的发展主线,反映华东战场我军由弱到强、反守为攻的战局战争。体现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三次战役描写的很有特点,略详得当,各有侧重,结构上独具匠心。战争观念和美学上的探索与创新,以宏达现代战争场面描写取代传奇性故事,注意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刻画,战争与和平场景相互对照、转换描写,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对时代共名的某些偏离。2、战争文化心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A)战争文化传统是当代文学发展的源泉之一B)战争及战争文化规范对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的影响极大:实用理性和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的高度发扬;中国当代文学8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普遍运用;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热情占支配情绪;对西方文化的本能排斥C)战争文化心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在文学外部:实现建设一支新型的无产阶级文艺大军的设想在文学内部:使文学变成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批评:充斥战争心态词汇:会师、战役、胜利等。文学创作:强调文学的政治目的性和功利性,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运动;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等等。3、寻根文学出现的原因:既有社会文化背景原因,也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1.在文学自身发展方面,寻根文学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文革后,中国作家普遍意识到了当代文学的贫困,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解决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难题;关注西方文学的热潮,开拓了作家创新视域,引起了文学观念、方法的革新,也产生了依据观念、文本(而非现实生活)写作的现象。2.寻根文学的兴起与外国文学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其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对异族民风的描写、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如马尔克斯关于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具有东方风味的现代小说,对中国年轻一代作家是深有启发的。3.这一思潮在当时与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势必要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样一来,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也就相应的进入中国。中国当代文学9代表作:贾平凹《商州初录》、阿城《棋王》4、《茶馆》主题和艺术特征:主题:埋葬旧时代,暗示光明的到来。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中国近50年来旧中国风云变幻的描绘,埋葬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含蓄地点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写了60多人,王利发裕泰茶馆老板,富有处世经验而又胆小怕事的旧社会小商人形象。他宣告顺民哲学的破产,而出路就在于起来抗争。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