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鉴赏题解题技巧•一、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策略:从语言入手,通过言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把握诗歌形象的特点,理解诗歌传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古代诗歌的分类:思乡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咏怀诗、闺怨(宫怨)诗•5、诗歌鉴赏表达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人生感怀羁旅思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民生疾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二、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寓情于理)。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三、常见提问方式及答题技巧•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四种•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2、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3、意象、意境•4、炼字型一、第一种提问方式•一、诗歌鉴赏题的第一种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或者“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1.诗歌语言的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2.诗歌语言的运用特点:①有大量省略跳跃。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②有较多的倒装语序。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③古人注重练字练句。动词(形容词)、数词使用常常精妙传神•3.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1.春怨(金昌绪)打起黄鹂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鹂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鹂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例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诗中原来是数枝开,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妙在何处?•例3.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提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二、诗歌鉴赏的第二种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1: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例2.小松(杜荀鹤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问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2、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说说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分析:第1题是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开头两句写了小松生在平凡的草丛中,由小而大,具有执着的精神和强大生命力的特征。第2题,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歌以“小松”写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例3.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问题:诗中最典型的表达技巧是什么?简析这种表达技巧。分析:本诗用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技巧。“人闲”说明人的内心是闲静的,“夜静”“山空”表明环境的静谧;但诗人又不一味写静还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静,衬托了山涧的幽静人内心的闲适,是典型的以动衬静•三、诗歌鉴赏的第三种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分析: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第一步,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要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幽静、萧瑟、孤清、安谧美好、生机勃勃、清新自然、华美壮丽、恬淡闲适、离愁别绪……•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谈,如“表达了作者感伤情怀”是不行的,要答出因何“感伤例子一•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此诗描绘出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香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忙碌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例2•双调清江引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问题: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分析:这首诗选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愁情,全诗以景衬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例3•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1.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分析:第1问考查诗歌形象鉴赏: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第2问考查对整首诗的鉴赏。•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三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实战演练(2012年中考模拟)•钟山①即事②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11、诗中钟山春景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4分)••1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二、古诗词赏析:11、幽静(宁静、安静、清静也可)(2分),“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2分,写出一点给1分)•1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4分,“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各给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2004年)古诗鉴赏(6分)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的?(2分)•••7.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分)•5.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树)、水乡、酒店小旗、寺庙、春雨等。(只要答出四点即可)•6.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答出2点可得满分)•7.①错在不懂得“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或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②既然是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答到一点就给全分)•(2005年)古诗鉴赏(6分)•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5.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6.“山青花欲燃”中“燃”字妙在何处?(2分)•(2005年)古诗鉴赏(6分)•4.在碧绿的江面上,有白色的鸟儿掠翅飞过,青翠欲滴的山上,春花开得正艳,像要燃烧似的。•5.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6.答:“燃”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艳以及春的勃勃生机。•(2006年)阅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4.本诗绘形绘色,突出了景物特点,请结合诗歌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3分)•••5.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3分)••(2006年)阅读下列古诗•4.答:①写桃花、柳丝、春雨等,抓住了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②用“红”“绿”两字,使景物色彩鲜亮怡目;③渲染了桃花、柳丝在春雨、水雾中的婀娜多姿,柔和可爱;诗句细致描绘,层层渲染,构成一幅浓黑重彩的美丽的图画。(答对一点得1分)•5.答: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2分)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1分)•(2007年)诗歌品读题:(6分)•阅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4.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请简要回答。(3分)•••5.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3分)•(2007年)诗歌品读题:(6分)•4.描绘了繁花似锦、莺歌蝶舞的景象。•(评分标准:3分,繁花1分,莺歌蝶舞1分,表述1分)•5.答:表达了诗人热爱、赞美大好春光或大自然的欢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