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中心思想】《饮酒》(其五),描述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原诗】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原诗注释译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集的地方。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尔】这样。【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日夕,傍晚。【相与】相伴。(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yūn),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赏析】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本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诗人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和所要追求的蕴藏在镜像之中,给人以很深的启示。【练习与检测】(共30分)1.陶渊明,字,号,又名(入刘宋后改名潜),世称,自称。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家、辞赋家、家。(4分)2.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3.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3分)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4.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结庐在人境(建造)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B.心远地自偏(偏僻)采菊东篱下(篱笆)C.山气日夕佳(傍晚)飞鸟相与还(结伴)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欲辨已忘言(辨别)5.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6.选出对陶渊明《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头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则很好地体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D、《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7.“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2.安贫乐道悠然自得3.B4.D(“真”为真实人生的真正意义或人生真谛。)5.B6.B7.表达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8.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景:菊、山、飞鸟、落日……理: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9.“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10.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