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学目标: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能力目标:1、领悟景物与情理相交融的表达技巧。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情感目标:理解诗人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2、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3、道士化鹤的寓意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2、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作一词二赋。前后《赤壁赋》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后赤壁赋》。二、教师检查预习卷完成情况,整体感知。三、请一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落实第一段字词,翻译。四、找出该段写景的句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A此句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B此句写的季节、对象是什么?(初冬之夜黄坂坡)C为何要写此景色?与夜游赤壁何关?(见此美景,天清气爽,小小的黄坂坡也如此引人入胜,可想像若到那赤壁之下,会有怎样的一番美景。)五、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快乐,因为有美景、嘉客、好酒、珍肴,这四美是游赤壁最好的兴致和条件。)(板书:起雅兴而游乐)六、再齐读该段。第二课时一、全班朗读第一自然段,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二、教师落实第二段字词,翻译。三、1、诗人说“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七月游赤壁时的景色与现在有何不同,现在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的是一幅清幽的初秋之景,展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诗人的心情舒畅飘逸。《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两者都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2、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苍苍“,为何时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是季节变化;二点是作者的心理原因:一是为自身的处境而忧愁,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隔两年作者写下了这两篇文章。黄州并不是世外桃园,苏轼在这里过得并不舒心,日渐衰老,北归渺茫二是为国家命运而担心。另一方面是为国家,联系当时历史背景,可知,当时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了约60万人,宋神宗也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美好江上,满目凄凉。所以说到:“江山不可复识时,苏轼的心情也由之前的欢乐变为忧伤。3、让学生自由读该段,并思考,作者想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排谴此时的心情?明确:登山,融入自然。但未达到排谴的目的。4、请在本段中找出有关作者情感变化的词句。明确:划然长啸、悄然而悲、肃然而恐5、作者为什么会由“划然长啸”到“悄然而悲”再到“肃然而恐”?这里的情感与《前赤壁赋》有没有相同之处?明确:作者融入自然后情绪转为激昂,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同时又因无人相伴,在独自登山过程中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深感个体的渺小,与《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受是一样的,因此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6、作者为何在登高后又“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明确:作者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的态度,顺乎自然,懂得自我解脱的心理特性。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四、、再齐读该段,仔细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五、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历的变化:江山不可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可久留→听其所止而休情感的变化:乐→悲→平静(板书:历幽景而恐悲)第三课时一、全班朗读课文,教师落实第三自然段字词,翻译。。二、1、本是乘兴而来,理应兴尽而返,如今却是兴味索然,难道真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吗?文章开头两句,承接上文,有两个字既概括了环境,又点明心理特征是哪两个字?明确;寂寥!2、本段写了几件事?明确:1、夜逢孤鹤2、梦会道士3、“鹤”、“道士”分别有什么特点?(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4、苏轼为何会做这个梦呢?明确: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含蓄表达了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三、最后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文体特征以及作者感情的变化。四、前后赋的比较《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相同之处以赋记游主客问答融情于景不同之处秋景清幽,明亮江中游说理议论心情旷达、开朗冬景阴森,险峻山上游叙事记游消极矛盾的心情五、借鉴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