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论文前言:在世界服装发展史,钮扣最早出现于印度,纽扣是人类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装用品,对它的使用,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十六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当时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较少,多数人只是用做装饰。男、女服装中差别最大之处,并不是款式、颜色、大小,而是纽扣所处的位置。钮扣的分类和发展,钮扣的功能以及制作和式样在世界各地来说都是异同共存的。然而在不同的时代扣子也有自己的的流行趋势,人们也有必要了解每天穿衣服的时候关于扣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扣子与衣服更加协调。纽扣在人类生活中起到虽然看似微乎其微但是实际上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让人们从细节中也能体会到关于历史的无所不在与文化的蕴涵。内容:一.纽扣的起源纽扣是人类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装用品。对它的使用,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祖先波斯人,就已经用石块做成纽扣使用。我国周代已开始采用上衣下裳制。根据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纽扣的使用。不论男女都穿着上衣下裳的两截衣服。朝内有专管制作礼服的官员,文武百官做大典时,必须穿着礼服。当时对服装的使用比较规范,服装制度也相当完备。周朝反映周王朝礼仪的《周礼》、《礼记》等书中出现了“纽”字,“纽”是相互交结的纽结,也就是扣结。根据现在我收藏的西周铜制阴文纽扣及我国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纽扣的使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就已用兰、苹果绿、浅灰色的绿松石做成的圆、椭圆、动物头状和不规范形状的纽扣。每颗都有一、二个小孔。有的镌刻花纹,造型别致,艳丽多彩,具有妙美的蜡光光泽。现在收藏的纽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块、贝片、动物角和核桃、椰壳制作的简单纽扣。这说明我们华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人使用纽扣。日本出土的古坟时代中期,以人体形象做成的埴轮上所展现的图样显示,男服装是衣和裙子组成,衣为窄袖上衣,前胸的对襟由纽扣连接。可见,日本人在古坟时期前就已经使用了纽扣。二.纽扣的传播十六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最早由蒙古游牧民族传至西方,后来又随着13世纪十字军东征传遍整个欧洲。开始在贵族男性的服装中使用,从而为现代西装的产生创造了可能。很快它就在欧洲演变成了地位的象征。当时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较少,多数人只是用做服饰。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贵的金银、珍珠、宝石、钻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贵重的材料,精做成纽扣使用。法国有国王路易十四,用1.3万枚珍贵纽扣镶做一件王袍的记载。。剪裁合身又带有纽扣的衣服都是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这股潮流在16世纪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手中发展到了极致,他命人在自己的衣服上镶上1.4万颗纽扣,以示奢华。我现在的藏品中,就有用珍贵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银贵重材料制作的珍贵纽扣。三.古代的中西方纽扣1.在维多利亚时代,稍有规模的公司门口都会站着一两个守门人,而他们的制服纽扣上都会印有公司的名称。于是小小的纽扣,几乎浓缩了一部商业史。同样,有名望的家族、重要的建筑、盛大的活动等也都各自留下了相应的纽扣。就连一场小小的农作物比赛,主办方都要使用特别定制的纽扣。除此之外,狩猎专用的纽扣也记录下了一段独具英国情调的历史。20世纪初的私人猎犬队大都有自己的纽扣,艾伦就藏有两颗这样的纽扣,年代可以追溯到1900年。另外他还珍藏着一整套刻着“老家猎场”(OldHomesHunt)字样的纽扣,那个猎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17、18世纪,男式服装日趋繁复。真丝、刺绣、绸缎、蕾丝,还有天鹅绒等各种华丽的材料都被运用到其中,纽扣自然也要和它们相称。于是,每一粒小小的纽扣都要经过珠宝设计师的精心打造,再由艺术家在其表面进行第二次美化。这样的纽扣堪比艺术品,流传的不多、价格不菲,至今我们除了能在少数展览馆和古董店里一睹它们的芳容以外,可能只能在吉莉安那样的收藏中看到这些美妙绝伦的纽扣了。2.在我国考古发掘证明,明朝以前,墓葬中出土的衣服,均不见有钮扣,几乎全是“结带式”,互相连接,古人称之为“结缨”。据《天水冰山录》记载,衣用钮扣是在十六世纪末才被逐渐使用的。明末主要在礼服上使用,常服几乎不用。直到清代,钮扣才被人们广泛使用。考古专家新近在临洮县发现迄今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钮扣,经考证,这枚钮扣属于齐家文化类型,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该钮扣直径2.5厘米,中间厚1厘米,四周边缘比较薄,上面有两个类似扣眼的小孔。整个钮扣为泥质橙黄陶,颜色呈土黄色,陶器表面比较粗糙。这枚在临洮出土的陶制钮扣,全国仅此一枚,这枚钮扣的发现,印证了4000多年前先民已开始缝制衣服遮羞避寒。对于研究先民的生活极具价值。唐代时纽襻扣在圆领袍上就广泛使用,一般都使用三对,是后来衣服使用排扣之滥觞。唐代之后,纽扣的形制更多,明代女性主要使用金属纽扣,清代以后纽扣成为衣服上最主要的系结物。四.纽扣的男女差别1.男、女服装的颜色、款式和大小都可以相同,但是纽扣的位置却永远是各在一边,即男上衣的纽扣在右前襟,女上衣的纽扣在左前襟。最初的时候,纽扣只是作为一种装饰和点缀被缝在服装上。十三世纪后,实用性的纽扣才出现在西方。那时候,上流社会的女性穿服装时,常常需要女佣人帮助。为了方便佣人为女主人系纽扣,就必须把纽扣缝在左边。此外,妇女在为孩子哺乳时,总是习惯用较为有力的右手抱住婴儿,纽扣在左边,使她们更加方便地解开衣襟。而男人装束时不依赖他人。把纽扣缝在右衣襟上,便于将持刀剑的右手插入衣襟内取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纽扣缝在右边,可以让男人们毫无阻挡地从左面拔出佩剑,适应那时候角斗的需要。由于这些缘故,人们总是按照男右女左的顺序将纽扣缝在衣服上。后来,这种约定俗成的做法传遍了世界,成为制作服装的惯例。2.大约90%的世界人口使用右手,用右手的人从右边扣衬衫钮扣会更容易。那么,为什么女人的外衣钮扣是从左边扣?历史事件或许能帮助我们解释这个问题。17世纪,当钮扣刚刚出现时,它们仅仅只出现在富人的外套上。按照那个时候的习惯,富人男子自己穿衣服,而女人则有仆人为她们穿着打扮。是不是女人的衬衫钮扣从左边扣,能让为她们穿衣服的大部分用右手的仆人工作起来更方便?是不是男人的钮扣从右边扣,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男人都是自己穿衣服,而且还因为男人用右手从左臀部将剑拔出更不容易影响衬衫美观。现在,基本上没有女人还让仆人为自己穿衣服,那么为什么从左边扣钮扣仍然是女人的标准?从经济学上来说,一种已经确定的标准会对变化产生抗拒。在所有女式衬衫都是从左边扣钮扣时,任何一家服装制造商推出从右边扣钮扣的衬衫都非常冒险。毕竟女人在成长过程中已经习惯从左边扣衬衫钮扣,要想改变这种习惯,还得培养新习惯和技能。除了这些实际困难以外,一些女人还会发现在公共场合穿从右边扣钮扣的衬衫对社交不利,因为人们会认为她们穿的是男人的衬衫。五.现代服装中扣子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山装作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孙中山阐述该服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中山装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是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西装中国人穿西装,穿好看的不多,多半问题是个中缘由没搞清楚。放眼望去,西装的样式仿佛千变万化,各大小品牌也是争奇斗艳,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一场有关纽扣的“战争”——最直接的区别就是纽扣的数量或排列方式。在正式场合穿西装,最好要精心选择衬衫和领带。交际场合中男士衣着的颜色大致以不超过3色为首要原则。西装袖子的长度以到手腕为宜,西装衬衫的袖长应比西装袖子长出1-2厘米。穿着西装,在较隆重的场合必须系扣。凡是正式场合,穿西装都应系领带。穿着羊毛衫时,领带应放在羊毛衫内。系领带时,衬衫的第一个纽扣要扣好。领带夹一般在第四、五个纽扣之间。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一般是黑色或棕色皮鞋。皮鞋要上油擦亮,不能蒙满灰尘。西装在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第一粒纽扣(亦称“风度扣”)。但不能两粒纽扣全扣上,西装的袖口和裤边都不能卷起。穿西装不扎领带的时候,衬衫的第一粒纽扣不要扣上。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西装最下面的扣子都不扣上?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最下面一颗扣子不扣、都是平驳头西装、两扣子。为什么不扣最下面一颗扣子?西方有一种说法,第一个扣子叫“永远”(always)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扣上,第二个扣子叫“有时”(sometimes)就是可扣可不扣,最底下那个叫“永不”(never)从来不扣。西服按照纽扣的多少可分为单排扣西服和双排扣西服。1、双排扣西服相对更为正式,穿着时一定要把所有纽扣全部扣上。2、单排扣西服又可分为一粒扣、两粒扣、三粒扣和四粒扣,纽扣的具体扣法如下:⑴、一粒扣:更适合中老年人,扣或不扣都可以;⑵、两粒扣:①、只扣第一粒(最常用,也最正式);②、都不扣(较为轻松随意);③、都扣上(尽量少用,且坐下后要把下面一粒解开);⑶、三粒扣:①、只扣上面两粒(最常用,也最正式);②、只扣中间一粒(常用,教正式);③、都不扣(较为轻松随意);④、都扣上(尽量少用,且坐下后要把下面一粒解开);⑷、四粒扣:(款式最为休闲,不太适合非常正式的场合)①、只扣中间两粒(推荐);②、只扣上面三粒;③、都不扣(轻松随意);④、都扣上(尽量少用,不推荐);3、总体的原则就是最下面一粒纽扣最好别扣,最上面一粒可扣可不扣。许多人知道两个扣子的西装该如何系扣,但不知道三个甚至四个扣子的西装该怎么系扣。在英文中,这个问题很有说道:扣这种西装的扣子时,从上到下,第一个扣子叫“永远”(always)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扣上第二个扣子叫“有时”(sometimes)就是可扣可不扣最底下那个叫“永不”(never)从来不扣什么叫驳头?驳头就是被折起翻过来的领子的下半部分,也就是下领。它是判断评价正装的重要指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近年来较流行戗驳头。1、戗驳头驳头的顶端如宝剑一般锋利向上翘起,给人华丽优雅的印象。2、平驳头驳头形状为菱形,是最正统的形状。也被称为西服领,最为经典。上面国家领导的西装。下面是戗驳头的图片:六.纽扣的功能1.钮扣最初的功能仅限于保温和使人仪表整齐等实际意义上的应用,而如今,人们已逐渐赋予它美观、装饰等更多的意义。一般钮扣的颜色和纹饰往往都是与衣料配套的,也有颜色反差较大的。如结婚时穿“喜”字袍,钮扣也用“喜”字扣;生日穿“寿”字袍,钮扣则用“寿”字扣或“万寿”字扣;若穿花卉纹袍,则配以花卉纹扣。总之,清代制作精巧的钮扣,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较高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对今天的钮扣生产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送给情侣的最好的礼物,第二颗纽扣,在心的上方,是送给心之所系的人。也就是送给最喜欢的人。最爱的人。因为第2颗纽扣偏于心脏位置,所以第2颗纽扣相对的来说是代表心。衬衣上的第二颗纽扣是送给自己心爱的人最好最珍贵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