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导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何收拾这个残局?如何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中共面临的新任务。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党开始领导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出现过哪些严重的失误?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呢?本课将为你作出一一解答。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因此,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它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是什么关系?阅读与思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措施1、背景: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实施:4、特点:返回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可能性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化”与“改”之间,这一“改”与那一“改”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一体两翼”⑴体:社会主义工业化⑵翼: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质: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发达的工业国;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经济建设成就(1953—1957)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鞍钢场景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8年2月,毛泽东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观看国产解放牌汽车。宝成铁路通车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措施1、背景:城市: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行“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实施:“一五计划”---工业化的开端(1953—1957年)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①优先发展重工业;4、特点:②强调农轻重比例关系返回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与总路线是啥关系?其任务是什么?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可能性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必要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2年)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材料: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过两种影响较大的模式,这两种模式有何不同?中国借鉴的是哪一种模式?又有何新发展?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1、目的:①农业合作化②手工业合作化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消灭了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工业化开辟道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内容:3、实质:4、意义: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造的步骤和方法怎样?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论从史出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这些规定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什么策略、方式、步骤?你如何理解国家的这些规定?有何意义?策略:利用、限制、改造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司合营的新厂牌,职工和经理互相祝贺。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有一位资本家,在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他历述作为一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①诞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②初步发展:19世纪末③进一步发展(或短暂春天):一战期间④三座大山的重压:1927-1949年⑤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新中国成立初期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3年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改造完成。学思之窗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起诞生之日起,就在步履维艰地发展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它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能简要说出它的发展历程吗?返回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高级生产合作社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山西省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五计划”超额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5、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一阶段: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56——1966)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任务是由农业国建设成工业国;提出经济建设方针。1962年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有改善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要“多”和“快”。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1、中共八大: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内容:大炼钢铁;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4、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②后果: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破坏;导致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认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原因:影响: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㈡第二阶段:1966-1976年十年“文革”影响:⑴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⑵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1956—1966)㈠第一阶段: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哪些成就?出现哪些失误?为什么?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㈠成就:1、1953-1956年的过渡时期: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有三大油田,摘了“贫油国”的帽子;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有较大发展。㈡失误:1、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困难时期;3、十年“文化大革命”,空前的政治和经济浩劫。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㈢严重失误的原因:⑴我们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⑵对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认识不够,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㈣经验教训:1、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2、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4、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5、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小结: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正确指导思想探索中的失误: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八大”八字调整方针主要成就:后果影响:“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下列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错误的是()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C暂时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有步骤地促进三大改造2、从建国后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B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C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小结1949:新中国成立1949-19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3-1956:过渡时期(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1956-1966: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