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方式的引入一、科技进步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二、科技进步率的度量一、科技进步的概念、性质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进步是指能使一定数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影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技术都构成技术进步的因素,它包括:技术的改进,技术效率的提高,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产品结构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概念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总体来说,技术进步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两大方面,这就是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仅包含前者,通常称为“狭义”的技术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可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类,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进步称为技术进化。广义的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等软技术的进步。软技术进步可以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1)采用新的方针政策,(2)推行新的经济体制,(3)采用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4)改革政治体制,(5)改善或采用新的决策方法,(6)采用能长期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分配体制与政策,(7)改善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8)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去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科技进步的性质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技术进步体现的与非体现的技术进步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技术进步如果一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取决于行业内部生产者的决策行为或努力程度,我们便称这种技术进步是内生的。反之,若一个行业的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来自行业的外部,则称其是外生的。一般而言,工业技术进步大多是内生的,或是以内生为主的,农业技术进步主要是外生的或是以外生为主的。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在工业领域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能够从其最终产品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科技进步将使社会食品供应丰富及价格下降,因此,农业的R&D投入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也应来自于政府及社会的努力,而并非农业内部。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技术进步体现的与非体现的技术进步即附属型与非附属型。附属型的技术进步伴随新的投入(通常为机器设备)进入生产过程,但有些技术进步并不一定需要附在新的生产要素上,如管理方法的改变,工作人员的重新安排,现有投入的重新组合都有可能带来产出的增加。附属型技术进步的测定往往需要设立并估算转换函数,并用它来将一定量的投入转换为有效投入(如现在的一个单位投入可以发挥原来1.5个单位投入的效应,这多出的0.5个单位所带来的产出即为技术进步的作用)。显然将技术进步完全归类于附属性或非附属性的都是不对的。特别是转换函数的选择总是主观臆断的,因而往往带来技术进步估算的误差。体现的与非体现的技术进步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判别技术进步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的标准就在于技术进步是否会影响给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发生技术进步以后,给定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没有因此而改变,那么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反之,则是“非中性”的。定义“中性”技术进步的目的,是为了指出技术进步的特征,以便于将技术因素的影响从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分离出来。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根据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分配份额的不同区分为三种: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多用资本的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多用劳动的技术进步(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某种技术进步并不改变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中性技术进步K(资本)L1L0L(劳动)CK0K1OY0=100Y1=100资本—劳动配合比例不变等成本线的斜率不变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某种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的分配份额,称为节约资本,多用劳动的技术进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比率;等成本线的斜率发生了变化K(资本)L1LoL(劳动)CoKoK1OC1Y0=100Y1=100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某种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的分配份额,称为节约劳动,多用资本的技术进步降低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比率;等成本线的斜率发生了变化K(资本)L1LoL(劳动)CoK1KoOC1Y0=100Y1=100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因此,我们可能把技术作为影响生产函数变化的一个因素。假定在生产过程中,产出Y受到两个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力L以及技术影响,Y服从生产函数:Y=F(K,L,t)其中t代表时间,或者换一种说法,它是代表某个技术状态的指数。表示生产函数对应的技术水平随时间的转移而不断进步。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理论文献中,还广泛采用一种不同于上式的表达方式,即把技术看成是扩大(增加)生产要素。技术进步使既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产量增加,这就好象生产要素被扩大了一样。采用这种表达形式的总量生产函数: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LtAKtAFY如果纯粹扩大资本的技术进步中性的与非中性的技术进步))(,)((LtBKtAFY,1)(,0)(tBt,0)(,1)(tBt,0)()(tBt)(/)(tAt)(/)(tBtB)(/)()(/)(tAtAtBtB如果纯粹扩大劳动的技术进步如果同等地扩大劳动、资本的技术进步但是在这种形式下,技术的作用太一般化,使得我们无法对它进行透彻的研究,这就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将技术引入生产函数,然后再将它分离出来,最终度量出技术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建立一些假设以表明技术进步对生产函数中一些重要变量的影响。这些变量包括:①资本—产出率、②人均产出、③要素比例、④边际生产力、⑤边际替代率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假定技术进步是按某种给定的方式影响这些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比如说,它可以使某一变量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这些变量不仅依赖于技术,而且也与要素投入的比例有关。因此,有必要使投入的变化“中性化”,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技术的变化度量出来。“中性”技术进步假定中性技术进步分为三种类型:“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1932)“劳动增长型”技术进步(哈罗德中性)(1949)“资本增长型”技术进步(索洛中性)(1969)希克斯中性假设在劳动—资本比(L/K)不变的条件下,当技术发生了变化,而并没有使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替代率(dK/dL)发生变化,那么就定义为发生了中性技术进步。反映到生产函数上,如果技术进步属于希克斯中性。那么生产函数就由Y=F(K,L,t)演变为这样的特殊形式:Y=A(t)F(K,L)很显然,A(t)就是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产生的。希克斯中性表明,这种形式的技术进步使得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效率获得同步提高,即劳动的边际产量(dY/dL)和资本的边际产量(dY/dK)之比保持不变,而使产出得到增长,因此,称为“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一般生产函数Y=A(t)F(K,L)的形式,然后,通过度量A(t)来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希克斯中性假设ROk1k(K/L)(Y/L)yT’Ty’y哈罗德中性假设哈罗德中性是这样定义的:资本的边际产量不变,并假定它等于利润率ρ。如果K/L比不变,那么技术进步会正常地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为了保持资本的边际产量不变,K/L比就必须提高。技术进步以后,使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的K/L比水平也同样会使ρ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就是哈罗德意义上的中性技术进步。在数学表达上,如果技术进步属于哈罗德中性,那么生产函数就由Y=F(K,L,t)演变为这样的特殊形式:Y=F[K,A(t)L]在哈罗德中性条件下,无论K/L处于何种水平之上,只要它保持不变,产出就会以相同的速度增加,这个速度就是提供了衡量技术进步的标准。从服从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特殊生产函数Y=F[K,A(t)L]上可以看出,如果技术进步属于哈罗德中性,那么这种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是使得劳动的效率得到提高,技术进步以后L数量的劳动能够做相当于从前A(t)倍的工作。所以,这类技术进步称为“劳动增长型”技术进步。哈罗德中性假设哈罗德中性假设Okk’k(K/L)(Y/L)yTy’yT’•K/Y不变•利润率不变•扩大劳动的技术进步索洛中性假定索洛中性技术进步是与哈罗德中性相反的对称概念。索洛中性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出是一个常数,并假定它等于工资率w,如果K/L比水平不变,那么技术进步会正常地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为了保持劳动的边际产量不变。K/L比就必须降低。技术进步以后,使劳动—产出比保持不变的K/L比水平也同样使w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就是索洛意义上的中性技术进步。在数学表达上,如果技术进步属于索洛中性,那么,生产函数具有这样的特殊形式:索洛中性假定Y=F[A(t)K,L]从这一函数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技术进步属于索洛中性,那么这种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是使得资本的效率得到提高,技术进步以后K数量的资本能够做相当于以前A(t)倍的工作。可以,这类技术进步称为“资本增长型”技术进步。产出不变,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变,扩大资本的技术进步科技进步率测定的基本方法经济计量学方法——生产函数法科技进步率测定的综合指数法—TFP指数法生产函数法Y=A0eδtKαLβδ正好是广义希克斯中性的科技进步率。dtldldtkdkdtydy///dtdllydtdkkytydtdydyydkydlydtkdtldt///dyydkkdlldtdtdtdtydy/dtkdk/dtldl/——产出年均增长率——资本投入年均增长率——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科技进步率测定的综合指数法—TFP指数法ststssttSTxxyyxyxyTFP//总产值指数st/总投入指数ststTFP)(ttttxfy)(ssssxfy考虑到生产过程种的技术效率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有:、,s01t表示两个时期生产的技术效率系数.当生产是技术有效的,则实际的产出量与由生产函数所计算的产出量相等、s1t将这一结果代入上式配置效率及其与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关系经济效率=技术效率×要素配置效率即:EEit=TEit×AEit或:AEit=EEit/TEit返回OPOQTEOQORAEAETEOQOROPOQOPOREE投入角度APABTEI可变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CDCPTEOOBOATEoOCOBAEoOOOAETEOCOBOBOAOCOAEE产出角度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综合效率(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