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讲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把握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特征;怎样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及其表现自觉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讲的问题: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民族性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概念(一)什么是民族关系民族关系问题指的是民族之间是冲突对抗还是团结合作的问题。(二)制约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文化民族政策历史因素国际环境宗教政策经济政治主要因素是政府、政党、集团或个人在国家事务方面的活动;涉及国家领导、管理施行的措施等。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涉及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等。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从导向上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是社会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涉及现行政策、发展规划、怎样实施等。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体,对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必须依法予以管理。涉及方针、政策等。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民族关系。民族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必然受到所处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影响、制约。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传承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因人口、技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各国国内治理和互动交往形式等因素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塑造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趋势和新形态。一般来说,民族关系只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而不表现在同一民族内部。民族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在民族群体之间出现的;也有在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中产生和出现的;还有以曲折隐蔽方式出现的。(三)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表现特点历史上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以战或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是其显著特点。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战争和亲会盟怀柔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通常也是最快捷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历史上的和亲,通常是指中原朝廷的皇帝以尚公主、降宫女、赐嫁妆的形式与游牧民族的君主联姻,也指游牧民族的君主之间采取同样的形式实行联姻。这是历史上各民族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会盟是指民族政权双方通过缔结合约的方式来解决民族矛盾,处理民族关系。历史上两个民族政权之间长期对峙,势均力敌,战争使双方都遭受重大损失,或迫于人民的压力,或迫于国力的不支,双方会暂时缔结盟约,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怀柔是指用温和的政治手段笼络境内少数民族,采用封王,赐爵,经济扶助,连亲等手段使其对已归附。战争方式战争性质具体事例1、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把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朝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朝之间、蒙古与宋朝、明朝之间等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进行的战争。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朝灭南宋。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这是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贵族的叛乱。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金反对辽、蒙古反对金、后金反对明朝的战争。5、国内民族抵御外国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国内民族抵御外国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清政府对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战争方式会盟名称时间内容1、长庆会盟公元821年唐穆宗时期,与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谈判基本成功,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於碑也。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2、澶渊之盟宋初,辽朝一再派兵南下侵扰,1005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宋辽战争状态告结束。1.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2.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3.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3、庆历和议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1.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2.庆历五年,宋朝政府决定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的安平皆设置两处榷场,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4、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后又续订和议两次,形成了宋金长期对峙的局面。1.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2.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3.宋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会盟方式行宫景区中的万法归一殿是宗教建筑中的瑰宝,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万法归一图的是清代宫廷画,作者不详,绢本设色,纵164.5厘米,横114.5厘米。描绘的是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参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典礼法会,谒见(yèjiàn)乾隆皇帝的隆重场面。万法归一图经济关系互市贡赐互市是中国历史上民族间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既有官方的互市,又有民间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互市不但促进了各族政权之间经济交流和满足了双方的经济需要,同时也起到了加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保持边境和平的作用。贡赐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贸往来。来自周边民族的使节或比较重要的商团,都被中原王朝视为贡使,他们所带来的物资被列为“贡品”,中原王朝与之交换的物资,一般称为“赏赐”。2.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文化互动文化互融文化互学是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多元的文化系统中,各文化单元不可能孤立而静止地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不断的碰撞与交流。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的基础上,互相影响、彼此渗透,逐渐调和而趋于一体化。例如,在广西钦州地区的“跳岭头”(又称岭头节)仪式,在2006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族群众用以祈求丰收、人畜平安和祛邪纳吉的节庆活动,因其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这一仪式就融合了壮族、汉族之间文化。3.文化关系是指在民族交往交流中,不同民族通过吸收其它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而使本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升华。这种学习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汉族和藏族都是勇敢、智慧、开拓进取的民族,同时也是勇于和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民族。在纳西族古乐队中,有一件珍藏多年的古乐器“苏古笃”。这件古老的蒙古乐器,远离蒙古草原,在千里之外的丽江玉龙山下,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发出优美的音响,见证着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互动与交流。苏古笃是由北方蒙古族地区传入的古老的弹弦乐器。公元13世纪中叶,丽江以北的白沙地方,曾经是纳西土司木天王阿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相传在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率兵远征云南大理,打到丽江时,木天王阿良率部投诚,并支援忽必烈向南进军大理,两人遂结为好友。忽必烈凯旋回师时,命军中乐师创作《别时谢礼》乐曲十章,并把随军乐队的乐师和全部乐器一并赠送给了木天王阿良,其中就有火不思。雕版印刷业始于唐、兴于宋,后逐渐传入西藏地区。据《西藏佛教史略》记载,仁钦坚赞次子噶德贡布曾七次到达内地,把内地的刻版印刷技术带回到藏族地区,在这之后,藏族地区出现了布达拉宫、塔尔寺和拉卜楞寺印书院等,为藏族典籍和文献的保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玄宗击球图》唐代壁画《马球图》(四)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既有战争又有和平,通过交往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中原王朝,而且包括中原王朝以外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和政权。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在清朝完成统一后,疆域和民族大体确定,在这个疆域内居住与活动的民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因此少数民族的历史应该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尽管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也曾出现过统一和分裂的局面,但各民族之间,还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经过共同努力不断将中国历史推向前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1981年5月25日至31日,由黄现璠、翁独健、白寿彝、谭其骧、牙含章等人共同倡议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中国民族研究学会联合组织,在北京香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体现,是全社会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新型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涵及其表现概念(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定义中国民族关系源远流长,从秦、汉到宋、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时,都有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一面,都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赋予了民族关系以崭新的内容,逐步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废除了各民族内部原有的私有制度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为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歧视的一切有形痕迹,开展民族识别、确认民族成分,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效地疏通和改善了民族关系,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增强了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由此开始形成。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为更好的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出台制定了东部发达地区对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援助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等的宣传教育。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有效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新阶段,党和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编制并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等。第三阶段: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和完善阶段。同时顺应各族群众期盼,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了各方面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着力提高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私有制社会中的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