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至圣孔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孔子及儒家思想(一)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成了鲁人。孔子幼年丧父,曾做过小官吏。中年以后,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职。去职后,他周游列国。晚年又回到鲁国。孔子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孔子的言论,由其门人整理成为《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孔子像(唐吴道子画)“仁者爱人”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办教育孔子办教育,推广私人讲学,对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有很大贡献。他破除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孔子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家,他的弟子以“循循善诱”来赞扬他。后人评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元《加封孔子制》思想魅力孔子认为,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孔子道出了求知必须取真诚态度。孔子的话应该使强不知以为知者自省。孔子指出修养人格重要的是任何时侯不能违“仁”:致富、脱贫,短时间、匆忙间,挫折、困厄间等,都要维护仁德。孔子观水感叹天地之化,无一息之停留,在于勉励人们自强不息,进学不已。只有对社会人生怀有使命感的人,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叹。只有对自然虔诚感恩的人,才会敏感于自然的美德:如今人们往往对世事感慨不深,对自然缺乏情感,应该从孔子的教导中获得感悟。儒家认为求知者殊途同归:天资高的人能通过自悟获取知识;有的人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有的人靠解决困惑取得知识。所谓“生而知之”不是天生什么都知道,而是善于自悟,事事洞明。儒家指出修道者殊途同归:自觉求道;为利求道;为环境所迫求道。儒家认为修养三种美德的途径:喜好学问可以接近智慧;努力行善可以接近仁德;知道耻辱接近勇敢。曲阜孔庙中的孔子塑像清康熙题写的匾额孔子问李老聃图(明代画)关于《论语》《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语:言论。1.“仁”学2.“孝”道3.“和”解4.“学”旨走进《论语》走出《论语》1.忠君思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中庸思想(平庸、折中、调和)4.伦理观念(三纲五常)5.愚民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解语录体的特点《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意思为: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2、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3、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Jǐnghángxíng高山,人们仰望;宽广的大道,人们沿着它伸引的方向前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玄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止”解释为语助词。高山,人们仰望;宽广的大道,人们沿着它伸引的方向前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话出自《诗经·小雅》。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一个是汉儒,一个是宋儒,两人说法竟有如此大的差异。上句“高山仰止”,郑说“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朱说这是直指人们仰望高山,并无喻义。下句“景行行止”,分歧更大。依郑说,“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则而行之”,是说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依朱说,“景行”(—háng)是大道,“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1【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君子之至于斯也。之,定语后置标志。相当于“至于斯之君子”。1【译文】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1【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高尚精神。赏析: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本节树立了一个自信的文传承者的形象。孔子一直似传播礼乐文化来作为自己的使命,自信天不会使礼乐文化失传的,世人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孔子就是以这种态度来实现身负的使命而不懈地努力。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无可奈何。长沮(jù)、桀(jié)溺耦(ǒu)而耕(1),孔子过之(2),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yú)者(4)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5)”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6)。”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1)耦而耕:二人并肩耕作。这是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2)过之:经过那儿。(3)问津:询问渡口所在。津,渡口。(4)夫:彼,那个。执舆:即执辔,指驾车的人。辔:马缰绳。驾车本是子路做的事,因子路已下车,故孔子代为执辔。(5)是:此,此人。是知津矣:这个人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意在讥孔子周游列国,应熟知道路,不用问人。(6)仲由,即子路。子路字仲由。长沮、桀溺是两个不知道真实姓名的隐士。所谓“长沮”、“桀溺”都是对这两个人形象的概括和形容。“长”指身体长大,“沮”指沮洳,也就是泥沼。“桀”同“煤”,指身体魁梧,“溺”指身浸水中。标题的意思是一个长大的人和一个魁梧的人一块在泥水中耕作,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这固然是子路来不及问其姓名的无奈描述,同时也暗示了他们隐居很彻底。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7)?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bì)世之士哉(8)?”耰(yōu)而不辍(chuò)(9)。子路行以告(10)。夫子怃(wǔ)然(11)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12)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3)。”7)滔滔:洪水汹涌的样子。这里比喻社会混乱。而:同“尔”,你,你们。“谁以”二字倒用,即“与谁”。谁:指当时诸侯。以:与。易:变易,改革。之:指乱世。(8)而:你,指子路。从:跟随,随从。辟:同“避”。辟人之士:指孔子。人:指坏人,因孔子碰到他们往往避开,故桀溺称他为“辟人之士”。辟世之士:躲避乱世的人,指桀溺自己。(9)翻土、盖土,使种子被土盖上,鸟不能啄。不辍:不停止。(10)行以告:“以”下省“之”字,即“行以之告(孔子)”。(11)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12)斯人:指世人。(13)与:参与。易:变易,改革。2【译文】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去改变它呢?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桀溺用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1、长沮、桀溺的特征?提示:语言简短,言辞较激烈,甚至连渡口都不肯告诉,他们是自食其力的隐者,真正退隐田园做隐士。显然,长沮、桀溺是隐逸之士的代表人物,他们不满于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与统治者合作,选择了避世隐居,以求洁身自好的人生道路。这与孔子信守自己的政治理想,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正好背道而驰。正如孔子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与谋”。不过有意思的是,对入世执著的孔子并没有感化隐士一道救世的意图,反倒是应该与世无争的隐士企图说服孔子的弟子改弦易辙,跟随他们一起隐居。俗话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从这个角度说,长沮、桀溺的气度确实是有点小了。孔子并没有落入下风,他考虑的是天下众生,境界实际上更高远。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的话有两层意思:(1)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告诉长沮、桀溺那样的避世之士,蕴含着对众生的深切关怀。(2)自己之所以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或者天下有德政,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告诉长沮、桀溺,天下越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2【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孔子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想要拯救斯民于水火,这种为世而忧,为国而忧,为民而忧,为时而忧,身处逆境而心忧天下的胸襟抱负是很可宝贵的,是儒家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