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三语文组二模质量分析一、关于试卷的总体评价备受师生重视的xx市201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初如期而至。xx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能及时根据新的《语文考试说明》来命制题目,题型新,赋分科学合理,试卷难度和一模难度相当。此次测试能较好地起到了复习检测和诊断的功能,对以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导向作用。教师通过考后具体数据,结合自身教学,作细致的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抓住有针对性的薄弱点,抓住高效增长点。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表达题、作文等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2)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生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是否具备。对我校学生来说,是一次检测、诊断。二、学生试卷分析:1、总体情况分析:考生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一模二模及格人数及格率%不及格人数不及格率%一模二模分析:总体平均分要比一模低xx分,原因有两点。一是作文平均分低。这其中有教师批改的原因,也有学生审题不准的原因。但是,通过这次全市集中批卷,我们也可喜的发现,我校学生的作文在谋篇布局、审题立意、材料运用驾驭上有着突出的优势。这是自08级学生自入校以来梯度引导、强化训练的有效结果。第二个原因是试卷的难度较一模稍高,个别题考察点不突出。22、各分数段分配分数段130-135125-130120-125115-120110-115105-110100-10595-100理科数文科数分数段90-9585-9080-8575-8070-7565-7045-5035-40理科数文科数分析:我校在高分段人数上较其他各校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分数段主要集中在xx之间。其中文科高分段人数也很突出。3、各班平均分统计图: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1班2班3班4班5班6班7班8班11班12班13班14班15班16班17班18班3三、卷面分析类型答题状况分析题号满分平均分(二模)平均分(一模)论说文掌握较为扎实。但是第二题错误设置鲜明度不高,所以学生得分率很低。13.023.033.0文言选择题学生掌握很扎实。43.0文章总体的理解能力强。53.0审题不细致、不认真。63.0诗歌学生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86.095.0默写难易适中106.0基础题基础较为扎实。139.0仿句题需要文学知识储备。166.0简明得体考察点偏难。175.0作文优点:材料丰富,结构清晰1860.0翻译文言文整体理解力还需提高。715.0重点实词掌握扎实。725.0现代文阅读应注意阅读的整体性,从全文出发,把握要点。15.026.036.048.0分析:与一模相比诗歌、文言文、诗歌得分较低。究其原因:1、诗歌鉴赏题对思想内容把握不到位,艺术手法的分析不够准确。2、文字综合掌握不灵活,不扎实。3、审题不准确。四、近阶段教师教学策略4有一句,眼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对我们的二轮复习我想同样也适用。二模考试后的复习更能体现我们的复习质量,体现教师指导复习的水平。我们自身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复习提升的高度。所以,眼界要高,细节要实。具体来说:(一)、明确目标,周密计划。与一轮复习讲求“全面开花,夯实基础”不同的是,这一阶段复习的目标:更高效地直接面对“应考”。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学科知识的框架构建,解决语文学科中的主干及重点知识,高考中常考热点知识及预计可能考察的知识以及一轮复习中遗留下来的的弱点、盲点等。因此,二模后的复习必然会大幅度提高练习、测试的质与量,而这一阶段中讲评课的成败得失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二轮复习的讲评课若能优质高效,那是对一轮复习效果的有力深化与提升,反之则会陷入低效重复甚至反面消耗的境地。(二)、加强应试研究,突出复习重点。1、加强考试研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加强考试研究,提高复习针对性。高考命题基本的走向是什么?常考的热点题型有哪些?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到这时候,基本的积累有了,尚存在哪些问题?下阶段如何提升?如何把知识转化为基本的解题能力,用于实战之中?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与思考。2、要有选择,有重点复习。对大多数高三学生而言,应在作文、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鉴赏和语言表达这四个方面重点突破。要强化阅读指导。诗歌鉴赏仍应是我们需要着力突破的一个难点,突破了,我们的分数就也能上去一些。在近一段复习中,就要有所侧重,其中以“体悟意境,抓住意象和规范表达”为最重要。(三)、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讲评质量。目前的复习,重点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习题讲评是近一段复习的重要环节,讲评是目前阶段的主要课型,“讲”就是要讲透例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及审题方法,“评”就要评在考纲、考点、考题上,针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性、延伸性、深化性的讲解,包括题型、方法的归纳,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热点、易错点知识注意重现,注意改变角度和方式。(四)、学做减法,重视规范1、学做减法,善于归类。不该失分的地方坚决不失分,这是基础题的要求。2、重视规范,变“可得分”为“必得分”能够得分的地方要尽可能去争,争一分是一分。怎么争,规范答题。当然,规范,有大小之分,可以指师生的思想意识,可以是答题的程序。例如试卷完成顺序,包括时间的分配:每一板块的时间,每一板块内部的时间分配,如作文大致要多少时间,审题、构思过程不能省,需要多少时间,部分同学不构思、不列提纲就开始写作,这种粗制滥造要不得。5总的要求为:明确复习的总体目标,加强考试研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优化专题复习,突出复习重点,抓实课堂,提升课堂讲评的质量,学做减法,善于归纳,重视规范指导,倡导团体协作,同步提升。五、整改措施1、查漏补缺,细做精练检查知识点上的漏洞与盲点,力所能及地补上缺漏,特别是识记性的知识。2、博观深思,勤于总结博观而约取之的关键在于深思而审问,只有深思才能明辨,才能有正确的选择,进而将所读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内化为自己的人文背景。在阅读和练习时,要勤于思考,精于总结。每次练习结束后要仔细分析得失,将相同类型的错误梳理出来,探究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之方,悟出答题的一些方法和规律。如系诗歌鉴赏的角度不清楚,就相应地阅读一些诗歌鉴赏的专家文章,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如系语法、修辞知识不熟悉,就请教老师限时补上;凡此种种,都要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予以归纳总结。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这主要体现在试卷讲评上,要提高讲评质量及针对性,讲清试题的测试点,即本题主旨和目标,以《考试说明》为鉴,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通过什么)来考的;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3、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单项能力训练。针对自己的薄弱题型,进行单项能力训练。4、关注热点话题。作为一个心智日趋成熟的年轻公民,对身边的社会现象、文化命题,乃至国际国内热点焦点,始终保持关注,进而形成一定的看法,那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高考命题者对考生人文底蕴考核时,经常会考查到的内容,也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增加作文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