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第二节肝硬化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4.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2)有腹水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围、体重,观察腹水的消长,做好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护理,标本及时送检。5.药物治疗护理:用利尿药者,需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服药时应将药物磨成粉末,以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病人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7.保健指导:肝硬化病人皮肤干燥、水肿,应保持床铺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及继发感染,有黄疸者皮肤瘙痒时,轻者每晚临睡前行温水浴,重者局部可搽止痒剂;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诊。第三节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按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护理常规。2.体位与休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昏迷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发生误吸和窒息。3.基础护理(1)皮肤护理:发热、出汗后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防止受凉。昏迷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防压疮、防坠积性肺炎发生。(2)眼部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红霉素膏并用消毒盐水纱布遮盖。(3)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应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抽搐时应防止舌咬伤。4.饮食护理: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易消化的食物。昏迷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保证营养的供给,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5.病情观察(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2)密切观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早期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征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6.药物应用(1)“OT”或“PPD”实验:注意药物浓度和剂量准确性,并在48~72小时观察反应结果。(2)抗结核治疗:早期、联合、全程、规律、适量给药,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处理。7.健康指导(1)呼吸道隔离: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与一般结核患者分开。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患者需进行呼吸道隔离,对患者的各种用具应给予严格消毒处理。(2)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治疗过程,指导患者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和饮食护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使患者逐渐恢复体力。(4)用药指导:坚持全程、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情况。(5)功能锻炼:对有后遗症患者,指导功能锻炼。第四节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皮肤特殊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退疹后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易发肺炎。1.按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护理常规。2.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3.基础护理(1)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舒适,忌捂汗,忌用肥皂,葝换内衣。(2)眼部护理:避免强光刺激,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数次,然后滴抗生素眼药。(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患儿进食前后喂温水清洗口腔,必要时行口腔护理。4.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丰富的食物,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利于排毒、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5.病情观察(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疹情况,观察热型及伴发症状。高热时可给予温水擦洗,慎用解热药,禁用乙醇擦浴或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2)并发症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的表现,及时给予处理。6.药物应用:遵医嘱给予抗病毒治疗,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予镇静药。咳嗽重者可服镇咳药并行超声雾化吸入。7.健康指导:(1)由于麻疹传染性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麻疹的相关知识,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隔离、消毒、治疗及护理。(2)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患儿衣服及玩具暴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预防继发感染。流行期间不带患儿去公共场合、为提高免疫力,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易感儿接触病人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第五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2.病情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人神志、体温、血压、腹胀、黄疸、尿量、尿色的改变、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现象;对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出血倾向者应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情况,皮肤有无瘀点、瘀斑或者牙龈、鼻腔有无出血,如发生鼻出血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填塞。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3.护理措施:(1)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2)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3)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4)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6)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7)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8)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4.健康教育:(1)知识宣教:宣传病毒性肝炎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加强休息、饮食、睡眠、心理、各种检查治疗指导。自我护理,加强营养,戒烟酒,不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唾液、血液及排泄物污染环境。(2)预防接种:对密切接触者,可行预防接种。(3)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合理治疗。第六节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1.按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护理常规。2.卧床休息至肿胀消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基础护理(1)高热的护理: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发热伴有并发症者应卧床休息至热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利于汗液蒸发散热。监测体温,高热时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醇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发热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板蓝根抗病毒治疗。(2)预防感染的传播: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对易感儿可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可产生抗体。(3)减轻疼痛①局部冷敷可减轻炎症充血和疼痛。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患处。②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引起唾液分泌增多肿痛加剧。4.饮食护理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饮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指导家属做好饮食的护理。5.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2)并发症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肺炎、脑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的表现,及时给予处理。(3)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睾丸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消肿或局部间歇冷敷以减轻疼痛。6.药物应用:可用利巴韦林及中草药治疗,体温达38.5℃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并发脑膜炎者给予镇静、降颅压药物。7.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腮腺炎的知识,指导家长做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无并发症的患儿一般在家中隔离治疗,采取呼吸道隔离,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对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患儿。易感儿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观察3周。第七节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黏膜相继出现并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全身症状轻微。1.环境:病室每天通风或紫外线消毒1~2次。2.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内衣宜宽松、柔软、透气。患儿衣物采用暴晒、煮沸或高压消毒。衣被冷暖适宜,减轻痒感。3.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4.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高热,可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2)观察出疹情况及皮疹特征,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止。(3)观察有无抽搐等病情变化,防止继发性肺炎、脑炎。5.药物应用(1)遵医嘱给予抗病毒药物,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正在使用者应在短时间内递减,逐渐停药。(2)忌用阿司匹林降温以免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危险。(3)皮肤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抗阻胺药物,并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4)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以用抗生素软膏。6.健康教育(1)预防感染:患者指甲剪短或戴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或留下瘢痕。(2)孕妇如患水痘,则应中止妊娠。母亲在分娩前5天或出生后2天患水痘,应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注射。第八节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本病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变,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预后凶险。慢性者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困难。1.按感染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消毒隔离:严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