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三、诵读指导四、学习指导五、思考练习六、有关资料二、作者简介一、教学要求一、教学要求1.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2.掌握课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学习并掌握通假字的有关知识。3.理解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的写作特点。二、作者简介荀子(公元前313——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后因避汉宣帝刘询之讳而改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到楚任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具有一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著作《荀子》32篇,《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文章特点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喻妥帖,分析透辟。多用排比,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凝练。从《劝学》可以一斑窥全豹。三、诵读指导(一)示范朗读(二)正音正字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二)正音正字冰,水为之其曲中规虽有槁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为wéi中zhòng有yòu,同“又”,槁găo暴pù,同“曝”砺lì省xĭng知zhì,同“智”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君子生非异也须xū臾yú跂qĭ疾jí彰zhāng假jiă舆yú生xìng,同“性”不积跬步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上食埃土跬kuĭ骐qí骥jì驽nú锲qiè镂lòu螯áo埃āi四、学习指导(一)文言知识(二)课文分析1.解释句中字词。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3.文言虚词“于”的用法。4.逐段诵读并翻译。1.提炼中心论点。2.段落层次分析。3.小结。1.解释下面句中红字并试译全句。1.劝学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木直中绳4.輮使之然也是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金就砺则利检查反省鼓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停止合乎同“揉”,使…弯曲这样靠近磨刀石广泛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8.吾尝跂而望矣游水横渡曾经片刻强显著踮起脚后跟到达桨凭借车走得快12.不积跬步半步13.骐骥一跃骏马14.驽马十驾劣马马拉车一天走的路程1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刻雕刻蟹腿蟹钳17.用心一也专一16.蟹六跪而二螯返回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做解释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輮,同“揉”,使弯曲。有,同“又”暴,同“曝”,晒知,同“智”,智慧。生,同“性”,本性,天性返回3.文言虚词“于”主要有下列作用:A.引出动作的地方或来向;B.引出动作的时间;C.引出动作的对象;D.引出比较的对象;E.引出行为的主动者。想想下面句中的虚词“于”各属于哪种用法(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并解释其含义。(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师不必贤于弟子(4)而耻学于师(5)不拘于时(6)其皆出于此乎(A)从;(D)比(C)向(D)比(C)向(E)被(A)在返回有道德有才学的人说:学习不能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蓝);冰,是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寒冷。一根木料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通过火烤使它弯曲制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斧等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就会理智清醒(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我曾整天地苦苦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却不如登上高处见得广。登临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人们在很远处就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没有加强,可是听到的人却感到很清楚。看原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可是能达到千里远的地方;借助(乘坐)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可是能横渡江河。有道德有才学的人,本性天资(同一般人)没什么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看原文积累泥土形成高山,风雨就会从那山里兴起;积累水流形成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潭里生长;积累好的行为,养成崇高的品德,精神境界和就自然得到提高,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无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不积聚细小的水流,就不能汇成大江大海。看原文骏马一跃,不能(超过)十步的距离;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东西如果(半途)停下来,连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金属石块也可雕刻成器。看原文蚯蚓没有坚硬的爪牙,强健的筋骨,但向上可以吃到地面的土,向下可以饮到地底的泉水,(这是)它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八条)腿,两只蟹钳,如果不靠蛇和蟮的洞穴,就没有寄居藏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不专(的缘故)啊。看原文(二)课文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哪里提出?(学不可以已,在开头提出)2.文章在提出论点后,运用20个比喻句作论据证明论点。请你依次找出各段的比喻句,分层概括其大意,然后归纳段意。返回第一段:分三层。第1层: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2层:用三比喻“青出于蓝”“冰水为之”“輮木为轮”说明学习可以改变素质。第3层:以“木受绳”“金就砺”的变化设喻得出结论:人只有“博学”“参省”,才能“知明行无过”,指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段意: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返回第二段:分两层。第1层:以切身体验“终日思”与“须臾学”作对比,以“登高博见”作比喻,说明学习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第2层:用“登高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4个比喻说明只要“善假于物”,就可弥补不足,增长本领。段意:论述学习的重要作用。第三段:分三层。第1层:用“积土”等4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要日积月累。第2层:用“骐骥”“驽马”“锲而舍之”“锲而不舍”4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第3层:用“蚓用心一”“蟹用心躁”2个比喻对比说明学习应专心致志。段意:论述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返回3.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填写下面的课文要点分析表。结构内容分论点喻体(论据)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青出于蓝冰水为之輮木为轮木受绳金就砺登高博见登高招顺风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蚓用心一蟹用心躁学习可改变素质学习可增长才智学习可提高效率学习可弥补不足学习需日积月累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习要专心致志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返回1.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3)輮以为轮(4)虽有槁暴五、思考练习知——智,智慧生——性,本性輮——揉,使弯曲有——又暴——曝,晒劝学A.劝说学习B.勉励学习2.选择正确答案答案: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A.假使B.借助楫A.桨B.船水:A.划水B.游泳而B.而且A.但是绝A.断绝B.横渡答案:B答案:A答案:B答案:B答案:A3.下面句中哪个词古今意思不同,你能分别说说吗?。(1)故木受绳则直(2)金就砺则利(3)蚓无爪牙之利绳:墨线(古义)泛指所有绳索(今义)金:金属制品(古义)黄金(今义)爪牙:爪子和牙齿(古义)帮凶(今义)《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作者名,全文中心论点是,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4.填空:况学不可以已比喻论证对比论证(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5.翻译句子:有道德有才学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累好的行为,养成崇高的品德,精神和智慧就自然得到(提升发展),明达事理的思维(也就)具备了。拓展延伸练习一.请写一个比喻句说明知识的重要性1.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2.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她能恢复生机。3.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会枯竭。4.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二.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们的说法谁对谁错呢?谈谈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