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创造领域之教法探讨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更是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正因如此,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摆在了首要的位置,《标准》将“创造”单独列为一个教学领域,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安排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这是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音乐是一种创造性艺术。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来的、非自然的声音,音乐教育中的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对丰富学生想象、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教学显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养成学生多向可变思维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表现能力。同时,创造教学能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和技能和理解、运用,是学生巩固和获得音乐技能和知识的有效途径。《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而是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它以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为主体,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一、创造领域内容标准及简析6、探索音响与音乐1-2年级: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3-6年级: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和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活动中帮助学生探索声音奥秘,了解声音的特性,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与音响都具有四种特质,即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探索音响是属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现象的教学活动,探索音乐是属于探索种种声音之音乐属性的教学活动,两项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往往相互交融。(二)即兴创造1-2年级:1、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3-6年级: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即兴创造是创造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创作形式。即兴创造的内容与其他各领域联系紧密,也可以说是渗透于其他领域教学中的创造教学。(三)创作实践1-2年级: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3-6年级: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2、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3、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注: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创作实践需要一定的水平的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是有一定训练目标的高层次的音乐创作活动,能推动学生全面地、深入地学习音乐。二、创造领域教学策略创造领域的学习内容有独立呈现于音乐教材上的“创造领域”的相关内容,也有附载和渗透于其他三个领域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内容。音乐创造包括两类三项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其中第一类内容又可分为探索音响与音乐和即兴创造两项;第二类内容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又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一)探索音响与音乐的教学探索音响是属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现象的教学活动;探索音乐是属于探索各种声音之音乐属性的教学活动。两项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会有相互交融的情况,在各版本音乐教材中的呈现也是如此。在各版本的《标准》实验音乐教材中“探索音响与音乐”的具体教学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侧重体现“探索音响”内容的“用乐器或非正规音源表现生活情景的创造活动”,可以简称为“表现生活中的声音”;另一类是侧重体现“探索音乐”内容的“自寻音源材料自制简易乐器”。1、探索与表现生活中的声音《标准》在“创造领域”的“探索音响与音乐”内容标准中对小学低年级的学习要求是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在小学低年级实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重在激发儿童对探索声音奥秘的兴趣,让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种种声音感到好奇和有趣,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进行模仿。不必在意学生能否在音响听辨时说出准确答案,重在启发学生倾听时的投入与参与,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与想象得出结论。同时,要关注所探索与表现的自然界、生活中声音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加强“声音”与“音乐”的联系,模仿时主要不是强调其与生活中声音的相似性,而是要能表现出音乐的特性,如,高低、强弱、长短等等,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声音的音乐特性。小学低年级探索音响的活动可以蕴含在各课的情境之中,也可以集中安排在某一主题,如湘艺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耳朵的故事》,就是以探索音响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探索音响的内容不仅以音乐教材呈现的内容为准,还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音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中的声音,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音,并进行听辨与模仿。教学时,可以创设相关情境,在情境中进行音响的探索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探索音响与音乐”的要求是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与小学低年级相比,由“探索、模仿”提高到“探索、表现”的活动要求。“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内容,在音乐教材中一般以表现特定的自然情景或生活情景的方式呈现。以湘艺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表现自然情景的有《风雨雷电的故事》等,表现生活情景的有《小明的一天》等。在小学中高年级实施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进行声音的创作与表现,可以说是教学实施的准则。如何引导学生“表现声音”,一般可采取如下教学程序:①描述情景中的内容。描述情景内容有助于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联想,深化学生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寻找情景中的声音。一是寻找情景里已有的声音,二是根据情景需要,寻找可加入的音效,使其表现力更强。③探讨表现情景方案。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表现方案,选择表现方式,特别是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进行表现,这是情景表现成功的关键所在。④分组表现情景,并引导评价。可采取互评的形式,对每组的声音表现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使每组的表现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情景表现的音乐性,主要是音乐要素的表现,如强弱、长短、快慢、音色,加强声音的表现力。2、自制简易乐器将“自制简易乐器”归属于“表现领域”内容,意在强调乐器制作的创造性过程,而非所制作乐器的质量或用自制乐器参与表现的效果,所以自制简易乐器教学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制作乐器过程中体验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同时,一定要以学生自己制作为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师在学生自制乐器的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角色,绝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制作。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抓住所备材料的音形特点进行创作,让学生反复敲击不同物品,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在听辨物品声响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材料制作的物品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从形到声了解乐器的外形特征和音色特点,通过比较找到与乐器声音相似或相同的物品进行制作。如,铁勺、瓷杯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和碰铃发出的声音相似;易拉罐或塑料瓶装入砂子或豆子之类的颗粒状物品,正好可制作成沙锤;木块和筷子与双响筒的制作材料相似,敲击起来声音大体相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创造,才能制作出优质、满意的“小乐器”。同时,教师作为引导者,还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基本的制作方法。教师作为帮助者,可以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一些学生制作用的小材料,或参与有困难学生的制作活动,给予适当的帮助。教师作为欣赏者,当学生拿出自制乐器“作品”在音乐课上展示时,对积极参与探索、制作的同学要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同时对有些学生制作的不太完善的“作品”提出指导性的改进建议,以保证其达到较为满意的演奏效果。虽然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表现不是其主要教学目标,但将“自制乐器”运用于音乐表现之中,参与歌曲伴奏,或用乐器表现情境,既能使学生能体验到制作成功喜悦和满足感,又能充分发挥制作“乐器”的表现音乐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二)即兴创造即兴创造就是被当前的音乐情绪或意境所触动,临时发生兴致而进行的音乐创作活动。即兴创造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适当的速度、力度表现成语、短句、诗歌,用即兴动作表现歌曲、乐曲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创编;另一类是依据音乐内容即兴编唱或即兴演奏的音乐创编。1、综合性艺术表演创编“综合性艺术表演创编”主要是融合于其他三个音乐教学领域的创造性活动之中,需要教师在各教学领域寻找发挥学生创造性的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创编与表现的机会。“即兴发挥,课堂生成教学资源”是这类内容的主要来源与特点,而要求学生以发散思维为基础,对综合性艺术表演创编活动持有独特的见解,能用有“创意”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此类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宗旨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乐曲内容、情绪的基础上,根据音乐艺术表现的规律和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即兴创编。建议多采取“小组创编”的形式开展活动,能集思广益,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编的质量。在此部分内容实施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是创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学段设置合理的“梯度”,对创编活动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体现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是“创编”活动要体现“创造”的实质,真正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创编的主动性,参与到创编活动之中,不能重“表演”而轻“创编”,甚至表演“创编”。2、即兴音乐创编即兴音乐创编主要包括即兴编唱和即兴演奏。即兴音乐创编常融于表现或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之中,这里着重介绍音乐教学中即兴音乐创编的具体内容及教学。3、即兴节奏创编。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简便易学,所以常作为创作教学的入门内容来学习。“节奏即兴问答”、“节奏即兴接龙”、“节奏重组”和“节奏即兴伴奏”等都是较好的即兴节奏创编形式。“节奏即兴问答”是由教师用节奏作问句,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回答,表现节奏的句子感。如,师问:×××︱××︱,生答:××××︱××︱,要求学生“答”的节奏时值与教师“问”的节奏时值长短一至,且每个同学的“答”不能擂同。“节奏即兴接龙”是由教师或学生拍击两小节节奏,学生甲重复教师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节奏并再创作一小节节奏组成两个小节节奏,学生乙重复学生甲所拍节奏的后一小节节奏并再创作一小节节奏组成两个小节节奏,以此类推,进行即兴接龙的节奏创作。如,师:××︱×××︱,学生甲:×××︱××××︱,学生乙:××××︱××︱,学生丙……。“节奏重组”是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并能说出不同样式的节奏特性。“节奏即兴伴奏”是在歌唱活动时,即兴创作节奏进行伴奏,可用拍手、踏脚等“声势”活动,亦可选用相适应的打击乐器。4、即兴旋律创编。在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自由地进行节奏问答之后,可进行即兴旋律创编。“旋律即兴问答”、“旋律即兴接龙”和“乐句即兴填空”等都是较好的即兴旋律创编形式。“旋律即兴问答”是教师唱出或奏出旋律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在稳定音上。下句也可采用与上句相同的节奏,变化其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