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怎样去提高孩子的逆商,培养回弹力?我总结出以下这些方面:一、充实孩子的情感储备库。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尊重。这是孩子在成长中,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我们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足够的爱?孩子是否知道,在我们心目中,他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他心中的重要的、有魅力的、能在关键时刻给他爱和力量的大人?很多时候,幼儿的哭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储备库空虚所致。我们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们爱的油罐空了,我们就去找东西填补,不补满了,我们就有心理和行为问题,就没有能力去付出和爱别人。而孩子正在成长,他时刻需要从这个储备库里提取能量。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别忘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给他充满这个情感储备库。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跟孩子说、抱抱他亲亲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去的温暖的经历、跟他嬉闹、跟他分享、认真倾听、安排不受打扰的特殊时间、设定特有的家庭仪式和习俗,等等。总之,只要我们心中有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面接纳,我们就能借各种机会表达出来。在传达尊重和信任方面,沟通的方式很重要。我们都认为自己尊重并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时候,孩子感觉到的可能并非如此。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家长往往急于了解情况,问这问那。孩子说点什么,家长就会本能地要去指导、纠正,说出来的话就会是这样的:“怎么不多吃点呢?出汗了为什么不换换衣服?学了什么,都学会没?”这样的反馈,在孩子看来,都有评判指责的倾向。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话可能招来大人的评判和说教,他就会闭上嘴,关掉沟通的开关。所以,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去评判和说教,这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沟通顺畅的前提。沟通好了,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指导孩子才会听。二、给孩子讲明白培养逆商的道理。这些道理,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讲。只要结合具体的事,注意方法,小孩是能听懂的。对于幼儿,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和失败不是什么坏事,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事情,都有积极意义。帮助孩子学会辨证地去看事情,明白对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办法从中学到东西,有收获。比如,我女儿上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早晨醒来,有时还会说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如果我直接跟她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应该去,那一定会激起她的反感和辩解。我这样说:“在家和上幼儿园,各有各的好处,在家好处是……,不好的是……;上幼儿园好处是……,不好的是……”。然后再问她几个具体的在幼儿园玩的事情,挑点好玩的事说,通常她马上就高兴起来了。上幼儿园本来就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分析,不仅便于她接受,更教给她客观的辨证的思维方式。后来,一次吃饭时,我说,主食也要多吃点啊。她马上接话:“饭有饭的好处,菜有菜的好处。”虽然她不一定真的理解,但学到了这个句式,就会帮助她学到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纯粹的负面事情,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承认这是让人不愉快的事,这种共情打开了沟通的渠道,为后面的讲道理铺平了道路。讲完道理,再给孩子指出令人乐观的前景:有了这些进步和收获,我们的能力增强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有办法了,能应付了。这样总结,在孩子听起来,这个事就真的坏事变好事了。对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正式去讲逆商的道理了。我想,对于6岁左右,要上小学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讲什么是逆商了。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如果他在道理上明白了,那么上小学之后,当他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困难和逆境时,他就有理论依据,不仅能去正视,更能按图索骥,去找解决办法。给孩子讲道理,相当于给孩子准备一个资料储备库。孩子有不懂的,可以到这里去查找,看看这些事情,大人是怎么分析的。有了这些,尽管他不一定都懂,但他心里有底了,知道大人是知道这些都是怎么回事的,他在挫折面前就不再恐慌畏缩。有关逆商的具体理论,我附在了文章的后面,供大家讲道理时参考。三、教给孩子解决问题、决策、寻求帮助等等方法。当孩子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不仅仅是要安慰,更不能教给孩子推卸责任、或者放弃(比如无所谓、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原因,积极想解决方法。传授解决方法,也不只是在失败犯错误时,当孩子做得好、做得成功漂亮时,不要夸奖了事,也要一样去总结,分析原因,明白为什么成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好的结果。当然在这个指导的过程中,家长不能去冲锋陷阵,要让孩子打先锋,家长当军师,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这个教给解决问题方法的环节一定不能省略掉,这是给了孩子应对困难的武器和工具。这一点写的篇幅最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这是需要花费最多笔墨的环节。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怎么做,才能培养自信呢?过去很多家长用夸奖来培养自信,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夸奖的问题。研究表明,过多的泛泛的夸奖,只能让孩子更自卑、更脆弱、更害怕挑战。不实的夸奖不仅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形象,而且还会破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当孩子自己有了判断力之后,泛泛的夸奖对他就没了意义,只能带来更多的不信任和沮丧。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如果仔细审视我们的言行,我相信,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仍然在经常地、泛泛地夸孩子。为什么呢?我分析,通常,空泛的夸奖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我们累了一天,大脑的转速明显下降,跟孩子在一起时,思想无法聚焦,要想搞清楚该肯定什么,怎么肯定最准确,已经不大容易了。但是我们在情感上希望能做点什么,好让孩子高兴、感觉好,于是,当动脑子和动体力都有困难时,我们就信口夸一夸,以表达爱意,给孩子点瞬时的快感。泛泛的夸奖有点像糖果——能让孩子一时感觉好,但是没什么真正价值,甚至还会有副作用。我想,如果能把空泛的夸奖当作糖来看待,我们大概就好控制一些了。空泛的夸奖越少越好,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鼓励和适时的中肯的肯定,而宝贵的夸奖要集中放在孩子的努力、付出和进步上。除了,肯定、鼓励和适当的夸奖,还可以怎样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呢?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三个方面去武装孩子:“我是”、“我有”、“我能”。“我是”就是让孩子有积极的自我评价。通过平时大人的肯定和强化,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自我评价最好是一个孩子可以为之努力的描述,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绝对的描述。比如,我们可以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办法的小孩、是值得信赖的、能坚持到底的、解决过问题的、善于找到资源寻求帮助的、敢于迎接挑战的小孩,等等。而不是说“你是最优秀的、你是永远成功的、你是天下第一的”。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越真实越客观,越有利于他树立强大的自信。“我有”就是让孩子清楚自己的储备库里都有什么,自己都有哪些资源。比如,孩子要知道,在关键时刻,他有可以信任的大人的绝对支持、有让他尊重佩服的大人能给他讲道理、有其他种种资源、有情感上的安全感,等等。“我有”的想法就是提醒他,遇到了问题,随时都可以去储备库里查找。这样经常帮他点点货,会培养他善于利用资源和寻求帮助的能力。“我能”就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这个能力的信心,只有从过去成功处理事情的经历中才能得来。所以让他对能力有信心的办法,就是多给他提供机会,让他独立做事情、解决问题。比如,让孩子在家里承担责任、做家务、参与决策、参加社会实践,等等,都是好办法。对于很小的孩子,我们可以多教给他一些有自信含义的句式,比如“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可以……、我有把握……”,帮助他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但真正的自信并不是我们能给的、能教的,只能是他通过做事情,看到自己有用,才感受到的。五、提供好的范例。我们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应对逆境、从挫折中学习、扭转局面的成功经历,我们还可以让孩子阅读有关的故事、小说、传记等。但是,我想,对孩子来说,教育效果最好的,是家长每天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跟我们的说教和书上的故事相比,我们的所作所为最生动、真实,最有影响力。孩子不看我们怎样说,就看我们怎样做。如果妈妈遇到不快的事情就反应过激,或是每天压力重重,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或是做错了事情就自责个没完,沉浸于懊悔不能自拔……这些,都会传达给孩子不好的信息。所以,家长认真提高自己的逆商和回弹力,做个好榜样,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六、培养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当我查找国外专家谈培养逆商的资料时,发现同理心的培养常常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仔细一想,觉得这很有道理。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具有变换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时,很多困难、挫折、逆境就会变得不那么严重了,甚至消失了。当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我们会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们还会发现,事情原本并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自己把它的坏处给放大了。这种跳出来看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把事情还原,看清真相,从而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在给女儿讲的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小老鼠兄妹发现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小孩对他们很不友好,他们很生气。小老鼠妈妈说,如果你们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是什么感觉呢?这样小老鼠兄妹理解了邻居小孩的心情,决定开欢迎会请她来,跟她交朋友。故事里的小孩能以德报怨,化解对方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能换位思考,变被动为主动,转化了逆境。孩子在同学间遇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学习上的挫败,等等,如果变换角度去看,孩子就更能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培养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省、学会承担责任、摆脱受害者的心理模式,主动去扭转逆境。七、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家长们可能一方面在说教,要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错误;另一方面,当孩子真的暴露出错误和失败时,自己却反应很糟糕,失望、批评、责怪、教训、惩罚,都上来了。这样,既做了不好的示范,又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暴露自己不敢坦率地沟通了。孩子会总结:别听他说的那套,这才是犯错并且坦白了的真实下场,而最好的对策就是隐瞒、撒谎。我们现在常说,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家长自己的需求。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这样做了?孩子做错了,我们禁不住要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的?我早就说过……”这是谁的需求?是家长的需求,是我们为自己的自尊在辩护。我们忍不住发火、生气,顺便带出一大堆牢骚话:“我得说多少次你才能记住?一天我累得够呛,回来还得管你这些事……”我们满足了自己自怜和发泄怨气的需求,可是这些发泄,对已经很难过了的孩子并没有什么的建设性的帮助。对孩子的错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好,这是家长们永远在探讨的话题。好的逆商不是打出来的。打孩子、体罚,对于提高逆商是有害的。因为一方面,这是在给孩子的情感储备库做减法,在削弱孩子最需要的爱的储备(很多成年人都说长大了对打自己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怨恨,但这是长大了以后的认识,在事发的当时,孩子心里一定是有敌对情绪的)。另一方面,这是在教给孩子去用暴力解决问题,教给孩子对待困难和失败时,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不择手段。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去对待自己的错误呢?我们希望孩子能总结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能在以后有所改进,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要过于自责、沮丧消沉、希望他向前看、着眼未来。那么,我们就要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错误。如果你不希望孩子犯错以后一味地在那惩罚自己,那么你就不必去惩罚他。家长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这本身就是在做示范,是教育。错误和失败究竟是可怕的、值得羞耻的,还是学习进步的机会,就看我们家长的反应。当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记住,孩子就在那里睁大眼睛在学习呢!关于体罚和惩罚,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格雷说,要想让孩子学会,先要让他感觉不好,这是很奇怪的逻辑。的确,我们在积极的、充满爱的状态下,应该学得更好。而我们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吗?害怕和恐惧只能管用一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律,更不能帮助孩子提高逆商和回弹力。只有当错误和失败不再可怕了,孩子才有更强的回弹力。所以,当孩子犯了错时,家长可以让他承担后果或撤销某些特权,但是重点要放在总结教训、学习、以便下次改进上。同时,在情绪上仍要给孩子关爱和支持。八、不要为孩子屏蔽掉一切负面事物,不要追求让孩子时刻满足、快乐。这一点又说回到前面的教养悖论的话题去了。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时刻都幸福、快乐,但问题是,我们要有长远打算,要为孩子漫长的一生着想。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他错过了一切负面的事情、负面的情绪,那么他就错过了锻炼心理免疫力的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