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课堂实录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2、做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2、了解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增强避震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三、教学准备演示材料: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递进式提问,复习导入1、出示地形地球仪。教师提问:同学们,这地形地球仪的各种颜色代表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通常蓝色表示?黄色表示?绿色表示?(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绿色表示平原。)2、指向地形地球仪上高高隆起的地方。教师提问:这些隆起的地方,往往指一座一座的?(高山),而地球仪表面一条条小小的沟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生:隆起的指高山,沟壑指大江大河)。3、那么,生活中,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生:不是,是变化着的。)4、揭题:如同学们所说,地球她时刻发生着改变。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在运动着。她的内部运动导致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改变。(板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设计意图:针对小班化教学,采用递进式提问,复习导入,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这样的复习导入方式,既是对学生前一课科学概念的检测巩固,又顺势引出深层思考,揭题。可谓简单实效。)(二)、了解火山改变地形1、教师提问:地球的内部运动我们见过吗?(生:没有)观看海洋火山喷发。2、教师质疑:是的,我们谁都无法看见。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3、请看大屏幕:观看海洋火山喷发的录像。4、阅读有关火山产生陆地的一段文字: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5、教师提问:谁来说说大西洋的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生:发生了火山或是地震)6、辨一辨:到底是火山还是地震呢?(生:有火山灰产生,应该是海底火山爆发。)7、教师补充:火山灰非常的肥沃,是不错的资源。8、教师追问:海底火山爆发结果是什么?(生:产生了小岛。)9、小结。(1)教师提问:这种地形变化来得猛烈吗?(生:猛烈)(2)追问:何以见得?(生:一夜之间产生了一座小岛。)(3)板书小结:火山地形变化猛烈(设计意图:科学探究讲究严谨,小班化教学更讲究精讲追问。因此有关火山及火山知识点地梳理过程中教师注重追问挖掘来自学生各方面的信息。比如引导学生辩证既有火山有破坏力,但也能生成肥沃的火山灰与造就美丽的小岛)。(三)、探究地震改变地形1、读图对比,感受地震前后地形地貌的改变。(1)下发两张照片,小组讨论记录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生:(小组比较讨论5分钟,每组的组长为记录员、每组的学困生为汇报员)(2)交流汇报。生:(河流堵塞了,河流被截断了,形成了一个湖;山体滑坡了,树木倒了;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照片上的地方前后变了个样。)(3)教师提问:同学们手上看到的照片是四川青川县卫星彩图。同学们应该明白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之猛烈?生:(地震。)2、教师即兴小结:是啊,地震顷刻之间让山体(滑坡了),让河流(堵塞了),让村庄(掩埋了)。它对地球地形地貌的改变来得也是那样(迅猛、猛烈)。板书:地震地形变化猛烈(设计意图: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引入汶川地震前后青川卫星彩图读图比较,给学生直观清晰的印象。四人小组异质分组:有组长记录、有汇报员(学困生)汇报。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四)、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1、自然过渡: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科学家们对每一次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2、了解地球构造。(1)教师提问:我们指导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三部分?(生:以分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2)追问:我们人类居住生活在哪一层?(生:地壳)(3)课件演示,教师讲解: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3、观察岩浆的特点(1)观看陆地火山喷发、岩浆喷涌、流动的视频)(2)你观察到岩浆有什么特点?(生:很热,冒着气;它是从地底下翻滚出来的;岩浆是流动着的。)(3)火山爆发的岩浆从何而来?(生:从地幔而来)(4)有此你想到了什么?(生:地球内部在运动。)(5)小结:你和科学家想得一样。他们由流动的岩浆,判断地球内部在不断的运动着。4、了解板块学说。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地球内部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使得原本一个整体的岩石圈分裂成了好几个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五)、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渡:证据在哪呢?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屏幕出示:喜马拉雅山1、求证喜马拉雅山的“前世”(1)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2)提问:这些说明了什么?(生:说明高山曾经是海洋。)(3)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请你们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生:火山爆发产生的;我也认为是这样,就像火山产生小岛;是地震产生的。)2、探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1)了解喜马拉雅山特殊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两个板块运动会产生?(生:碰撞)(3)四人小组模拟板块碰撞。(两本较厚的书,手推着相互靠近碰撞,观察交界处发生的现象。)(4)交流汇报实验现象。(生:交界处会抬升,隆起。)(5)课件模拟:(生:观看印度洋板块碰撞亚欧板块的模拟实验录像)(6)讲解提问: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7)板书小结:板块碰撞抬升隆起高山缓慢(8)补充拓展: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生: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设计意图:主题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探究活动,为此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并一同推进研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呈现清晰的理论探究过程。)(六)、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1、认识东非大裂谷。(屏幕:出示非洲大陆地形图)图文出示: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2、教师提问:从这些数字当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大裂缝非常的宽,最宽处达200公里;生:大裂缝还在继续变宽。)3、模拟实验(水盆上飘着两片纸,代表两个板块,一根吸管在两片纸中间吹,观察实验现象。4、汇报交流(生:两个板块会分离。)5、预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生: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生:有可能会出现很多小岛。)6、出示科学家的预测:视频观看板块分离的模拟实验及将来非洲大陆的面貌。7、补充拓展: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生:地震;海沟)。8、小结像、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板书:板块分离裂谷、海沟缓慢)。(设计意图:谁说我们就不是科学家呢?给出相应的资料,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猜测的热情。当揭示科学家的预测与他们几乎相同的时候,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奇妙之旅。)(六)、总结:同学们我们看黑板,地球内部的运动带给地球表面地形变化有时会猛烈比如火山的喷发,地震的发生。而有时候却很缓慢,比如板块之间的碰撞,分离。实际上除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各种地形变化,地球表面在自然力作用下,地形地貌也在缓慢发生着变化,这部分内容下节课学。(七)、课外拓展:分层作业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