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艺复兴盛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镜子说“镜子说”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它的明确提出者是达·芬奇。这一本自画论的著名说法,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甚是风行并渐占主流,后来普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包括文论)的基本原理。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理性精神的滋生和发展密不可分。达·芬奇写道:“画家应该就像一面镜子,经常把反映的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将绘画艺术比喻为“摹绘”自然的镜子,“镜子说”则是“再现”的更为机械简单的重述,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摹仿说”的蜕化形态。第二自然说达·芬奇一方面强调画家应当是“自然的儿子”;但另一方面,他在肯定客观自然是艺术本源的基础上,还强调画家“师法自然”还应当“胜过自然”。这便是著名的“第二自然”学说:自然是第一位的摹本,而艺术则是摹仿自然的“第二自然”,它是通过斟酌自然并从中“提取精华”而塑造出来的。然而,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镜子说”,却只有摹仿自然的一面,而忽视了改变自然的一面。三、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16C上半叶)1、达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之一,画面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代表作有《天使领报》、《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等。2、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在作品中倾注于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代表作有《大卫》、《创世纪》、《摩西》、《圣母子》、《哀悼基督》等。3、拉斐尔(RaphaelSanzio,1483—1520),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代表作《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圣家族》、《圣母子与圣约翰》、《圣母玛利亚的订婚》等。特点:(1)等边三角形的构图(2)采用了薄雾法,渐隐法(3)强调客观性渐隐法:是达芬奇开创的,用于模糊的轮廓于柔和的色彩使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一般用于人物投影及面部的过渡时可以使画面产生柔和之美。对偶倒列:肩线,腰线和髋线不在一条水平直线上,重心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微微弯曲。紧绷和放松的肢体交替与敏感的躯干相合。文艺复兴盛期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达・芬奇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发明了“渐隐法”成功表现出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作品含蓄,充满哲理思考。《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米开朗基罗作品充满英雄主义,被压抑的力量和悲壮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人体的表现力。《大卫》、西斯庭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祭坛画《最后的审判》、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拉斐尔作品优雅、秀美,笔下的人物具有温和、高贵的气质,尤其以描绘圣母著称。《雅典学院》、《西斯庭圣母》文艺复兴晚期(以威尼斯画派为代表)威尼斯画派为什么会出现?(1)由于佛罗伦萨城的衰弱,画家迁移,促使威尼斯的绘画艺术繁荣,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2)临海商业繁荣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条件,促进人们在思想上更解放、更开朗,但也更强调追求享乐。(艺术支持来源于中产阶级和普通市民,是的艺术更世俗化)四、威尼斯画派(15—16C)1、乔万尼·贝利尼(GiovanniBellini,约1430—1516),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他注重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有小树的圣母》、《神的欢宴》、《湖的圣母》。2、乔尔乔纳(Giorgione,约1476—1510),贝利尼的学生,是从贝利尼风格过度到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暴风雨来临之前》、《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3、提香(TitionTizianoVecelli1480—1576),乔尔乔纳的同学,其作品不象乔尔乔纳那样抒情和宁静,而是显得壮丽、热情和富于想象,色彩强烈,用笔奔放。《维纳斯》、《带手套的男子》、《保罗三世》、《花神》。“西方油画之父”,“金色的提香”4、委罗内塞(PaoloVeronese1528—1588),比提香晚一辈,他在1553年来到威尼斯,这时的威尼斯已过度了它的繁盛期,贵族和商人抓住最后的时光饮宴享乐、花天酒地,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威尼斯人追求的不是宗教的禁欲,而是世俗的欢乐与自由,他把这一切都搬上了自己的画面。《利未的家宴》、《格利戈里的宴会》。“银色的委罗内塞”5、丁托列托(JacopoRobustiTintoretto,1518—1594),在威尼斯画派中别具一格,他的艺术理想是“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他的画也是具有规模宏大的构图,复杂激烈的人物、动态和异乎寻常的透视角度。《圣马可的奇迹》、《自画像》。6、柯罗乔(AntonioCorreggio,1499—1534),他是与威尼斯画派的乔尔乔纳、提香同时的一位著名画家,主要活动在北意的巴马,在画风上受威尼斯画派的影响较大,画面上色彩明快,诗意盎然,妇女形象美丽动人。《圣夜》、《丽达与天鹅》。他的作品已看到巴洛克的前兆。威尼斯画派的特点:(1)十分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注重视觉效果。(2)宗教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完全世俗化了,具有享乐主义的情调。(3)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充满抒情的诗意。(4)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湿壁画的创作被扼制,而画布油画则得到发展。(架上油画由此时得到发展,材料上开创了成熟的架上绘画,技法上强调笔触的表现力,注重色彩,清澈带透明性)样式主义:样式主义亦称矫饰主义或风格主义,它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向巴洛克艺术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的特殊艺术现象,它既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崇高和谐,也区别于后来的巴洛克艺术,史家们称这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为“矫饰主义”或“样式主义”。样式主义的作品都注重人体描绘,尤以裸体为多,但姿态怪异,肌肉表现夸张近于畸形;画题多隐晦不明,或别出心裁令人难以理解;布局多呈幻想结构,任意发挥透视技巧,构图之奇违乎常理;用色也光怪陆离,不循自然。但这些特点又是在袭用文艺复兴成果的基本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总体仍不失新美术的风貌第二节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地图)一、总体特征1、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2、由于雕刻作品现存极少,在15世纪尼德兰美术中绘画方面的成就便显得非常突出了。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有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二、奠基者1、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2、罗伯特·康宾,他的著名作品《受胎告知》虽然是宗教画,却通过某些细节描绘,使画面上流露着市民生活的情趣;同时,画面上所描绘的风景为风景画在尼德兰地区成为独立画种奠定了基础。代表作还有些《肖像》。3、扬·凡·埃克,虽然他的画大部分为宗教画,但却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与心理的刻画,非常注意写实,细心研究了光和色的表现,还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题材因为现实世界和世俗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观念,开辟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道路。代表作《教堂中的圣母》、《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罗林的圣母》1-3等。4、罗吉尔·凡·德尔·维登,康宾的学生,1450年曾去过意大利,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称他是自杨·凡·代克以来尼德兰最优秀的艺术家,通过它的活动,扩大了尼德兰画派在国际上的影响。代表作有《受胎告知》、《下十字架》、《最后的审判》、《妇女肖像》等。三、15世纪时期1、15世纪中叶,在北方随着经济的兴旺发达,文化艺术也十分昌盛,以哈勒姆为中心形成了北方画派。德尔克·波茨(约1415—1475)是北方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曾经为鲁汶市圣彼得教堂绘制了祭坛画,《最后晚餐》一画,画家没有按照宗教内容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是将最后晚餐的场面大胆地移至15世纪尼德兰市民住宅的餐室中。他的重要作品还有《地狱》、《基督在西门家》等。2、继波茨之后另一位著名的北方画家是盖尔特根·托特·辛特·扬斯(约1460—1495),其创作风格受到过前辈艺术家波茨的影响。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幅油画《旷野中的施洗者约翰》。他的另一幅油画《耶稣诞生》描绘的是耶稣诞生时的夜景。3、15世纪下半叶,尼德兰南方的著名画家是雨果·凡·德尔·高斯(约1440—1482),他于1467年成为独立画家,曾任根特画家行会的会长。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三联式大型祭坛画《波提纳里祭坛画》、主画为《牧人来拜》,描绘了礼拜圣婴的场面,特别成功地刻画了憨厚、质朴的牧人形象,他们看到耶稣时,有的微笑,有的惊喜,面部表情丰富而真切,十分生动。1478至1482年之间画的《马利亚之死》都是他晚期创作的力作。四、16世纪时期1、15世纪末、16世纪初尼德兰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进文化也被介绍进来,人文主义思想在尼德兰知识界广泛传播;反对封建主义的要求日益强烈;罗马教廷与天主教会的堕落也进一步暴露,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宗教改革要求。2、希罗尼穆斯·博斯(约1450—1516),他的艺术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那时一般尼德兰画家特别注意平整细腻的画风,注意形象的如实表现,博斯却往往通过幻想的漫画式形象,如老鼠、猴子,妖魔鬼怪或半人半兽影射诸如天主教主教、高级僧侣、神学家、封建主等人物,对他们进行了辛辣讽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绘画风格,冲破了尼德兰传统绘画中虔诚肃穆的宗教气息,站在进步的人文主义立场上,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情绪,也是尼德兰新旧教派之间激烈斗争的一种表现。在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一些怪诞、夸张的形象,这些形象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又和艺术家本人的幻想相结合,同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形成博斯独特的绘画语言,也是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在《愚人船》、《魔术师》、《最后的审判》1-2、《干草车》、《圣安东尼的诱惑》1-4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领略到博斯独特的绘画风格。3、尼德兰风俗画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昆丁·马苏斯(约1465—1530)代表作《兑换银钱的人和他的妻子》生动地表现了银行家的活动与生活。约阿希姆·帕提尼尔(约1485—1524)虽然不是独立风景画的创始者,但他却为尼德兰风景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作品中风景占据了最主要的画面,即使表现的是宗教题材,人物也居于次要的地位,代表作有《圣哲罗姆》、《逃亡埃及途中的休息》等。4、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民的民主意识也得到加强,尤其在尼德兰北部荷兰、西兰诸省中,出现了一些联合行会企业和团体组织,经常请画家会制团体肖像画,悬挂在他们的总部或会议室里,于是产生了早期团体肖像画,发展到17世纪达到全盛时期。杨·凡·斯科列里(1495—1562)是团体肖像画的早期代表画家之一,代表作有《十二个耶路撒冷朝拜者》、《抹大拉的马利亚》等。5、16世纪,南方的意大利和北方的尼德兰是欧洲两个最先进的地区,两地艺术家的交流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尼德兰的艺术家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并且学习了意大利先进的表现技法,这时尼德兰美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有助于尼德兰艺术进一步摆脱哥特式艺术中的宗教因素束缚。但是其中有些艺术家抛开了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也脱离了生活,单纯模仿意大利艺术样式,在美术史上称他们为“罗马派”。扬·戈萨尔特(约1478—约1534)代表作《丹娜埃》、《维纳斯和爱神》等;弗兰斯·佛洛里斯(约1516—1570)代表作《上帝的宴会》、《巴黎的裁判》等。6、16世纪60年代,爆发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它了几十年之久,直至1609年荷兰独立。在此期间尼德兰人民为了反抗西班牙统治进行了长期的、坚忍不拔的斗争。老彼德·勃鲁盖尔,早年受博

1 / 2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