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万比例尺**省**市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总结*********院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工作概况.....................................................................1第二章工作技术发方法、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1第一节工作技术手段..............................................................................1第二节完成的主要工作量......................................................................6第三节工作质量评述..............................................................................9第三章质量管理运行情况...................................................11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3第一节主要问题....................................................................................13第二节下一步工作建议........................................................................141第一章工作概况近年来,受极端气候影响,**省各类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呈现多发态势,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省计划用1年时间,对全省山地、丘陵地区的县(市、区)开展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工作。**市位于**(交通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地理。更加详细的查明**市环境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状况,对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市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和要求,**市国土资源局委托**院对**市所属地区进行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本次**市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共涉及**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我院于***年***月初开始**市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分为两个调查小组,每组三人,其中司机一人,从事水工环专业工程师两人,12月中旬结束。按照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的村村到要求,共完成村村到1796个自然村,**市所属***个行政村全部包含,共计行程约****公里。1第二章工作技术发方法、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述第一节工作技术手段本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以涉及**市不同时期的水、工、环综合研究成果为资料基础,采用的主要工作技术方法如下:1、遥感解译工作组在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前,采用了最新遥感映像航片对**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进行全面解译,以此确定野外路线的布置,并在野外调查工作中验证遥感解译的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2、地面调查为本次工作核心,按照《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万)》并结合**市地质灾害实际情况严格执行。主要调查的灾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不稳定边坡五类。根据遥感解译成果,重点调查核实了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和可能对居民点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另外,对公路、铁路等重要设施及河流沿线和风景旅游区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地区也进行调查。包括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发育特征、造成的损失及地质灾害点的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为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分析、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区划提供依据。以下为本次工作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不稳定边坡五类灾种的调查要点:(1)崩塌调查要点2崩塌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包括危岩体调查和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危岩体调查包括:①危岩体的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②危岩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组构类型;③危岩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征;④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⑤确定了危岩体变形发育史;⑥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包括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采掘等因素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危岩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⑦危岩体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⑧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⑨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大堆积容量;⑩崩塌已经造成的损失,崩塌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包括:①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②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③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④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⑤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⑥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2)滑坡调查要点滑坡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包括:①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3性、断裂构造、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了引起滑坡或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②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特征,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和组合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②通过裂缝的调查,藉以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③调查了滑带水和地下水情况,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④确定了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3)泥石流调查要点对于泥石流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冰雪融化和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一般及最大流量,地下水活动情况;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松散堆积物的物质组成、分布和储量;③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沟谷的发育程度、切割情况、坡度、弯曲、粗糙程度。划分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圈绘整个沟谷的汇水面积;④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水量、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⑤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⑥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划分古泥石流扇和新泥石流扇,新泥石流扇的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堆积量;⑦泥石流沟谷的历史。历次泥石流的发生时间、频数、规模、形4成过程、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区分正常沟谷还是低频率泥石流沟谷;⑧调查泥石流已经造成的损失,泥石流进一步发展的影响范围及潜在损失。(4)地面塌陷调查要点地面塌陷调查调查主要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工作查明了以下内容:①采空区和巷道的具体位置、大小、埋藏深度、开采时间和回填塌落、充水等情况;②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和开采层的岩性、结构等;③矿层开采的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水等;④地表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等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⑤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确定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值;⑥采空区附近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⑦调查了建筑物的变形及其处理措施的资料等。(5)不稳定斜坡调查要点不稳定边坡的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构成斜坡的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厚度、软弱夹层岩性及产状;断裂、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及产状;风化残坡积层岩性、厚度;山坡坡型、坡度、坡向和坡高;岩土体中结构面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不稳定斜坡与建筑物的平面关系。调查斜坡周围,特别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斜坡稳定的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对可能构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判断斜坡5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可能的影响范围。3、GPS技术应用:采用高精度GPS全球定位系统,将地质灾害发生点(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区)位置进行准确标绘,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供资料依据。本次1:5万比例尺**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部署按照“以人为本,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从掌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入手,结合地质灾害发生现状与分布类型,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工作流程如图:工作部署流程图按照本次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和工程部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6作量有:①采用了最新遥感映像航片对**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进行全面解译,并绘制了遥感解译图。②核实验证了遥感解译图上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③核实验证了**省****编制的《**省**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中所涉及的地质灾害发生点或隐患点。④按照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的村村到要求,共完成村村到****个自然村,**市所属****个行政村全部包含,共计行程约18000公里。⑤按照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要求,在核实发现的对人员财产造成威胁的灾害点或隐患点处,安装了地质灾害警示牌。第二节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资料收集工作组在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前从**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单位等相关单位收集购买了涉及国土资源、矿山、规划、统计、水利、气象等多个方面的资料。总计报告**套,图件***张,资料**份,详见下表:**市资料收集情况表7名称编制单位介质备注**省**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省**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水文地质图2、调查对象本次**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共涉及**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共完成村村到***个自然村,**市所属***个行政村全部包含。3、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在本次**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核实灾害点隐患点***处,新发现灾害点隐患点***处,本次调查共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处。4、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本次**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所确定的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为采取拆迁避让、综合治理等防治手段,通过当地国土局和政府,设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点,并安排专人进行观测、记录。5、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立情况根据本次1:5万地质灾害调查要求,本次工作组联合当地国土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三级监测网络,即群测群防监测人→当地乡镇有关部门→**市国土资源局,使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被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的乡、镇、村和有关单位为监测责任人,在他们的领导下,成立监测组,监测组由受危害、威胁的居民点或有关单位的群测人员组成。8将防灾预案送交给有相应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当地乡镇有关部门,并逐一将“两卡”发放到受威胁群众手中。6、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学习培训情况本次**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不仅采取多种方式对群测群防责任人进行宣传与培训,而且在发放“两卡”的同时,工作组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预警、撤离路线向受威胁群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教会监测责任人、监测组成员和受威胁群众,如何监测、如何判断灾害可能发生的各种迹象和灾情速报及有关应急防灾救灾的方法。7、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设置情况**市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调查共设置地质灾害警示牌***个详细情况见下表:**市警示牌设置情况名称所属乡镇设置情况及个数以下为部分地质灾害警示牌设置情况照片:***滑坡警示牌***崩塌警示牌**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