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与生活的巧妙结合【关键词】小学生习作生活【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0055-01教育家陶行知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生活是写作的基础,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将小学习作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局限性,让教学迸发新鲜的活力和广阔的思维力。下面,笔者就将习作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分析引导学生写作的具体策略。一、放飞想象,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作文思路和语感,习作课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固定的时间段和主题上,教师要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在布置作文主题时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探索作文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习作素材,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生活,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文学语言优美的画面感,通过习作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并运用于作文语言的能力。在习作练习中,一个习作主题可以折射出丰富的光芒,教师要让学生自由表达所思所想,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在“一次深刻的活动体验”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以聊天的形式引申到生活情境当中,让学生谈谈活动的情形。如有的学生谈到参与学校运动会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运动员执着追求、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拼搏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赛的点点滴滴牵动着学生们的心,他们自由表达观察感受,笔者指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作只有做到了素材广阔,才能实现妙笔生花。二、观察感悟生活,搭建习作平台学生懂得观察生活并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无处不在,将内心情感抒发在字里行间,这也是学生写作的意义所在。每一个作文主题都体现着不同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移情移景,在生活和习作之间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观察体会生活的广阔空间,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如学校、家庭或者野外提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四季轮回,大自然的美景能够激发学生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春季大地复苏,洋溢着喜悦,看到学校操场上绿意盎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郊外踏青赏春;夏季万物灵动,成长的号角响彻原野,学生仔细观察春季种下的小树苗,不仅绽放了新芽,而且似乎一夜之间绿意盈盈。学生也可以回归家庭生活,比如对放学路上的景象描写,和父母走亲访友的人际交往场景,或者关注新闻动向、大事件报道等社会百态,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将习作联系生活教学的有效素材。丰富的素材积累于学生心中,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初期不限题材、不限字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心中所思所想,旨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再进行习作教学指导,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三、联系生活评价,树立习作信心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教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来源于教师真诚的鼓励,在习作练习中,学生往往期望获得教师的肯定。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评判,当学生的语言表达幼稚或者思维不成熟,教师不应否定,而要习惯用孩子的眼睛和心态去感悟世界,用同龄人的心境去评价学生的习作,发现孩子童真世界的纯真和美好。自由发挥个性是兴趣的源泉,也是创新思维的展现,作文中的个性表达是学生个性特点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在肯定学生个性的同时,更要积极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如“你平时努力收集素材,还学会合理运用,像这个词用在这里就很准确”“从你的作文中,老师看得出你最近很努力”“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想到在这里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起来,写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等,这样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和热情,亲切诚恳地评价学生,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写作的快乐,于无形中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激发写作的信心。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是生活之境的展现,缺乏生活根基的作文终究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教师要将习作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化习作思维,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责编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