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性张扬的英雄。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教学目标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提高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情怀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态度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guānqiánglǔ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huánlèi还酹江月。苏东坡(1036——1101),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作者生平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因反对司马光出知杭、颖、定州知州。59岁时,先后被贬岭南惠州和海南琼州。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坎坷的一生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解题“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赤壁怀古:题目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苏轼生平大起大落历经坎坷屡遭贬谪苏轼的生平“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②1069-1085,变法中,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后知杭,密,徐,湖州。“乌台诗案”、黄州。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入朝任要职.召还,遭两党攻击,出知杭,颍,扬,定州。④1093-1101,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打击旧党.被惩处,五十九岁贬惠州.六十二岁贬儋州。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苏轼一生遭遇的政治风波是比较多的。他曾经少年得志,与弟弟苏辙同榜中进士,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极口称赞,也得到当朝皇帝的赏识。但进入仕途后,由于卷入新旧党争的激烈漩涡中,因此一生就再也不能平静。先是被朝中小人构陷,由堂堂知州突然被逮捕入狱,成了阶下囚犯。出狱后贬官黄州,官职卑微,薪水很少。以后辗转数处,都不得意。六年后,旧党上台,突然奉诏进京,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居然连升数级,差一点就要拜相了。然而等到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儋州,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在儋州,他以六十余岁的高龄过着生活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日啖薯芋的贫穷生活,幼子夭亡,最能理解体贴他的侍妾朝云也病死在海岛上,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直到六十六岁时遇赦北归,却死在路途之中。在死后的七十年里,他又不断获得赐封殊荣,谥曰文忠,又特赠太师。苏轼的生平写作背景苏轼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积累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2、古今异义: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风流人物:古:有文采有功绩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今: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3、词类活用: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人。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4、文言句式: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应笑我多情。故国神游倒装神游故国字词详解千古:风流:强虏(qiánglǔ):故国:华(huā)发:羽扇纶(guān)巾:长远的年代。有文采又有功绩的。劲敌,指曹军。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花白的头发。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设疑:古人常常在诗词中借景抒情,那么在这首词中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在景与情之中又写了什么人呢?朗读全词说出你的理解。带着问题去朗读,学习更有目的性。品析鉴赏写景片段分析作者具体选用了哪些意象?大江、乱石、惊涛、千堆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为人们称道,它的好处在哪里?上片赏析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的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斌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不行。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行不行?为什么?此句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因为当时的周瑜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而现在的自己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壮志未酬、年老无为。作者的意图是借古代英雄周瑜的年轻有为、雄姿英发来感叹自己的事业不成、时运不济。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为什么作者却选取一个出场率并不高的周瑜来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正面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乱”表现出岩峰错列,“穿”,直插云霄的态势;“惊”写出巨浪的声势,波涛汹涌奔腾,“拍”写出波涛的力量;“卷”写出波涛的翻滚,“雪”写出波涛的颜色,“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山崖陡峭高峻拍:卷:波涛力度之大波涛气势之大乱:山崖的险怪穿:山峰的高耸惊:巨浪的汹涌拍:怒涛的力度卷:波涛的强劲有力夸张比喻拟人视觉听觉雄伟壮丽、气势恢宏江山如画意境石乱山高,两岸的悬崖峭壁高傲地耸入云霄,夕阳的大半已沉入水中,在乱石高山后投下了鬼魅般的黑影。惊涛骇浪汹涌澎湃,不停地击向江岸,似乎想将其冲毁撕裂。浪花就这样翻滚腾跃着,仿佛扬卷起了千堆的白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完美的结合。在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承接上文对景色的描写,“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赞写周瑜作了铺垫。下阕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遥想公瑾当年”到“强虏灰飞烟灭”)描写周瑜的形象。第二层(从“古国神游”到“一樽还酹江月”)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课文讲析细读下阕:你能否用一到两个词概括文中周瑜和词人本身的形象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那么苏轼眼中的周瑜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镇定自若装束儒雅风度翩翩以美人衬托英雄。说明周瑜年轻有为。为何要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初”能否换成“出”?。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小组讨论)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侧面衬托)雄姿英发——英俊潇洒羽扇纶巾——儒雅斯文谈笑间——作战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怀古片段分析“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神游者”是周瑜。本句是词人苏轼的想像,大意是:周瑜虽死而心恋故地(若死后有灵的话),精神魂魄往游东吴,游赤壁,和自己相遇,将会笑多情的“我”事业未就而华发早生。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显示了非凡的才能(24岁为吴将,吴中称他为“周郎”;34岁指挥赤壁之战)。而此刻词人已年近半百(47岁),被贬黄州,无所事事。此时让周瑜“神游故国”,“笑”词人(苏轼),既饱含着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苏轼眼中的周瑜是年轻有为功成业就的,那么他自己呢?思考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如何理解?这一“笑”是狂想之后清醒的自慰,是一种无可奈何地自我解脱。“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周瑜苏轼年龄:3447婚姻:美女相伴屡遭不幸外表: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就品析鉴赏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周郎三十四岁春风得意刚柔相济文武双全功成名就少年得志苏轼四十七岁待罪黄州刚正有余文弱书生壮志难酬年老无为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