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用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营管理1.前言1.1课程定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备运用》属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给学生系统讲授线路结构、车站布置、机电设备、供电系统、环控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线路、机电设备、供电系统、环控系统的基本知识,获得对车站布置图形进行分析和绘制、机电设备使用的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接发列车等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为毕业后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创造条件。1.2课程设计1.2.1课程目标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课程应突出职业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增强专业教学的理论性、适用性、实践性,构建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组织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用》课程理论性与实务性相结合的特点,坚持“实际、实用、实践”原则,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全过程。课程的教学以“系统掌握”为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全面反映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发展的实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1.2.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的基本技术标准和设备布置原则;机电设备、供电系统、环控系统的功能作用,能比较熟练分析车站各种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初步掌握各种设备的布置特点和采用条件。本课程的难点是在静止的设备平面布置图中反映动态的作业关联性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的相互制约性。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直观体现这些重要的过程和联系。当然,教师对核心问题的本质性了解也是重要前提。要着力解决课程理论与现场实际的关联性,在教学中搜集大量图片、制作视频资料、制作电子课件等,以提高教学场景的直观性、动态性,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融会贯通,且可以解决课时数少、信息量大等矛盾。2.课程内容和要求2教学时间安排:6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构造和技术状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及行车安全的影响;掌握轨道平顺的技术标准。2、了解站场设备布置的基本原理和各种车站布置图的采用条件。3、掌握绘制车站平面图的技能。4、熟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5、熟悉轨道交通电动扶梯、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自动门、车辆空调、中央空调、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消防喷淋系统、地铁车辆牵引、道岔转辙设备、电源控制系统等机电设备的组成和一般原理。6、掌握电动扶梯、屏蔽门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7、掌握环控系统的功能、作用、制式、组成及设置位置。8、熟悉了解供电系统功能、制式和供电方式。学时分配学习单元学时分配合计理论学时实验(训)社会实践(周)(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064(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场)844(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642(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064(五)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16106(六)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862(七)城市轨道供电系统642总计644024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1、按照要求进行适当分组;2、向每一小组发放学习要求和学习效果评价标准;33、课堂理论讲授或多媒体教学;4、各小组实验室认识实训;5、各小组共同书面作业练习;6、小组内部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评价学业评价学业评价的原则:1、采用以小组评价为主,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2、注重过程评价。3、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过程评价(平时成绩)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及格(60-74)、不及格(59分以下)四个等级打分,占终结评价的60%。期末书面闭卷考试占终结评价的40%。在试卷中对能力层次要求控制的分数比例原则是:识记20%,领会20%,简单应用35%,综合应用25%。另外本课程试卷中各能力层次易、中、难的比例大致控制在15:70:15的幅度内。本课程考试题型,原则上可选用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作图题、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八种类型。总量控制在30道左右,其中主观题占40%,客观题占60%。按上述比例综合打分后,终结评价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84)、及格(60-74)、不及格(59分以下)四个等级。3.学习单元设计学习单元(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学时:10教学目标和内容:理解线路平面与纵断面的概念,了解线路标志;了解路基及桥隧建筑物;掌握轨道各组成部分,理解线路平顺的标准;掌握道岔的类型、辙叉号数、道岔中心线表示法及其几何要素。曲线附加阻力、坡道附加阻力及换算坡度计算。正确绘制路堤、路堑横断面示意图,辨别涵洞与小桥。绘制普通单开道岔示意图,计算曲线外轨超高,确定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了解道岔配列和线路连接的知识;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限界及线间距的概念;掌握车站线路全长及有效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警冲标及车站信号机的位置。车站线路及道岔编号,车站线路间距计算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练习相结合。学习单元(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场)学时:8教学目标和内容:,中间站、换乘站、折返站、终点站的任务及布置图分类、站台形式,各4类车站的图形及优缺点;车场的任务、主要设备及其位置;理解车场布置图形的种类及其优缺点及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学习单元(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学时:6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概念;了解枢纽内设备及布置图;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基本图形、枢纽进出站线的平面疏解与立体疏解。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学习单元(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学时:10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的使用,以及机车车辆的简单故障的排除。理解车辆的基本组成部分、技术参数和主要尺寸,了解车号和车辆标记的内容,车辆的分类,车辆的方位和配件称呼的规定。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练习相结合。学习单元(五)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学时:16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给排水系统功能与操作、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功能与维修、屏蔽门功能与操作、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功能与操作、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功能与操作、FAS火警报警和消防系统功能与操作、机电系统的节能、自动售检票系统功能。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学习单元(六)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学时:8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含义、结构、特点;熟悉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运行与自动控制功能;熟悉环境与设备监控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学习单元(七)城市轨道供电系统学时:6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发展;了解交流高中压、牵引供电、接触网或第三轨供电;熟悉110KV、33KV、10KV断路器,380V、220V低压主开关,5直流1500V高速开关和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等;基本掌握被控开关位置,变电所、接触网运行状态;了解主设备安全运行;对主变进线电压、电流、电能消耗进行遥测。教学方法与手段:常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室、现场参观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4.教学条件4.1教师团队及职业背景教师团队由具备现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和现场聘请的专家组成。4.2教学设施除常规教学设备条件外,为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安排了现场认识实习、实训基地实训等实践内容。校内外实训基地名称及功能见下表。类别基地名称功能校外实训基地武汉地铁集团运营公司各车站顶岗实习基地了解中间站设备及布局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顶岗实习基地了解编组站设备及布局校内实训基地运输设备模型模型示教室了解设备基本组成,各种车站布置图5.教学资源5.1教材编写目前尚无可用教材。根据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示范《建设方案》的规划,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特点,拟抓紧时间自主编写试用讲义,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出版紧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形势,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满足任务引导型课改要求的正式教材。5.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建设。针对本专业的教学特点及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课程讲义,经试用及修改后,出版正式教材。2、电子教案建设。在既有电子教案的基础上,搜集有关资料图片,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电子教案的更新建设。3、习题库、课程设计指导书。据培养目标要求,设计供学生进行单元测试、期未考试用的习题库。针对课程设计全程出现的问题,编写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64、加大课程的开放程度。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课程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更新、完善现有网上资料,做到优势互补。5、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本着边建设、边完善的原则,逐步将教师辅助教学资源、教学录像、电子课件、网页课件、案例库、习题集、教学大纲等课程建设成果公布于网上,并对上网资源不断充实完善。6.其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