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前言2018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雄安新区规划并提出明确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直接领导推动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党中央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2345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1总体要求78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6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9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10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设立背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有利于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推动雄安新区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有利于新区概况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地理位置优势新区概况本次新区规划范围包括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选择特定区域作为起步区先行开发,在起步区划出一定范围规划建设启动区,条件成熟后再有序稳步推进中期发展区建设,并划定远期控制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规划范围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坚持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目标两个阶段,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第二章国土空间格局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01坚持生态优先02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03划定规划控制线04严守生态保护红线05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06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和人口规模07城乡空间布局“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按组团式布局,先行启动建设。“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划定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为新区城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网络化的城乡体系。起步区空间布局“北城”即充分利用地势较高的北部区域,集中布局五个城市组团,各组团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组团之间由绿廊、水系和湿地隔离“中苑”即利用地势低洼的中部区域,恢复历史上的大溵古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营造湿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南淀”即南部临淀区域,通过对安新县城和淀边村镇改造提升和减量发展,严控临淀建设,利用白洋淀生态资源和燕南长城遗址文化资源,塑造传承文化特色、展现生态景观、保障防洪安全的白洋淀滨水岸线。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第三章总体城市设计融合城水林田淀等特色要素,深化“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结构设计,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南北中轴线展示历史文化生态特色,突出中轴对称、疏密有致、灵动均衡;东西轴线利用交通廊道串联城市组团,集聚创新要素、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充分体现对称、天人合一、街坊等中华营城理念,广泛吸收借鉴全球优秀的城市设计成果,塑造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充分利用区位条件,以淀泊景观为依托规划设计启动区空间布局,形成城淀相望的格局。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1打造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2因地制宜设计丰富多样的环境景观3营造优美、安全、舒适、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4历史文化保护严格保护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文化以及其他重要文物遗存,重点保护和利用南阳遗址、宋辽边关地道、燕南长城遗址等代表性历史遗存。将标志性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有机结合,保护传统村镇内历史空间格局清晰、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核心地段,传承与展示水乡生产习俗和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加强圈头村音乐会、安新芦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掘与保护老地名、老字号、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第四章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实施退耕还淀,淀区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左右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水环境治理,坚持流域“控源-截污-治河”系统治理利用自然本底优势,结合生态清淤,优化淀区生态格局,对现有苇田荷塘进行微地貌改造和调控,修复多元生境,展现白洋淀荷塘苇海自然景观。完善生物资源保护策略,保护淀区独特的自然生境和景观优化完善白洋淀及上游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智能生态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设“一淀、三带、九片、多廊”,形成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态城市。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构造城淀局地气流微循环系统,将白洋淀凉爽空气输送到城市中心。采用近自然绿化及多种混交方式,突出乡土树种和地方特色,在新区绿化带及生态廊道建设生态防护林和景观生态林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和“京南生态绿楔-拒马河-白洋淀”生态廊道,形成连山通海、南北交融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1234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新区及周边和上游地区协同制定产业政策,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关停、严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项目。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2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加强污染源防控、检测、治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3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第五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医疗健康机构金融机构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打造一流硬件设施环境打造优质公共服务环境打造便民高效政务服务环境打造创新开放政策环境明确承接重点营造承接环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全球创新高地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均衡和以水定产、以产兴城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第六章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增强新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0203040501建立新型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改革创新住房制度统筹居住和就业,促进职住均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第七章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便捷交通体系010203040506打造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第八章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按照要求,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使用先进环保节能材料和技术工艺标准进行城市建设,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加强综合地下管廊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城市,筑牢绿色智慧城市基础。确定用水总量和效率红线建设海绵城市严格控制碳排放使用绿色建材推广绿色建筑构建绿色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序利用地下空间优先布局基础设施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同步建设数字城市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第九章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自然灾害和城市运行安全、公共安全领域的突发事件针对规划建设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高标准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全面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雄安形成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城市安全应急防灾保障新区水安全01020304增强城市抗震能力保障新区能源供应安全坚持绿色供电,形成以接受区外清洁电力为主、区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为辅的供电方式。落实能源发展战略,突出节约、智能,打造的现代能源系统,实现电力、燃气、热力等清洁能源稳定安全供应,为新区建设发展夯实基础。构建多气源、多层级、广覆盖的城乡燃气供应体系。科学利用区内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余热资源,合理利用新区周边热源,规划建设区内清洁热源和高效供热管网,确保供热安全。坚持节能优先,发展绿色建筑,推行绿色出行,加快开展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结合数字城市建设,运用互联网、物联网融合技术,推进能源管理智慧化、能源服务精细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打造新区智能能源系统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第十章完善规划体系020103040501建立规划实施制度机制020304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强化区域协同发展附表:新区规划主要指标延迟符延迟符延迟符附表: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延迟符附表: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图延迟符附表:区域高速公路规划图延迟符附表:新区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示意图延迟符附表:起步区空间布局示意图延迟符附表: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图延迟符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