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导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伦理学经典导读•亚当•斯密(AdamSmith):《道德情操论》•解题:•1、伦理学研究什么?•2、何谓“经典”?•3、导读!•伦理学的对象是道德即有关善恶是非的现象。这是一个事实:人们称某些品质和行为为道德的或不道德的,正当的或错误的,善的或恶的,他们对它们表示赞成或反对,对它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他们感到自己在道德上必须做某些事情,或不能做某些事情,他们认识到某些规范或法则的权威,承认它们具有约束的力量。他们说:这是应当做的,那是不应当做的,你须这样,不要那样。一句话,我们似乎是通过某种道德的方式或范畴来接触世界,从道德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给事物打上道德的印记。[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概论》,P4•现在在研究的是人可以实行和获得的善。……如果是这样,并且我们说人的活动是灵魂的一种合乎逻各斯的实现活动与实践,且一个好人的活动就是良好地、高尚[高贵]地完善这种活动;如果一种活动在以合乎它特有的德性的方式完成时就是完成得良好的;那么,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善的事物已被分为三类:一些被称为外在的善,另外的被称为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美德存在于何处?•在关于道德原则的探讨中,有两个问题要加以考察。第一,美德存在于什么地方?或者说,何种性格和何种行为构成了成为尊重、尊敬和赞同的自然对象的那种优良和值得赞扬的品质?第二,内心的什么力量和功能,使我们认识这种品质——不管它是值得尊重的、尊敬的还是值得赞同的?换句话说,人心喜欢某种行为的意向而不喜欢另一种;把某种行为的意向说成是正确的,而把另一种说成是错误的;把某种行为中的意向看成是赞同、尊敬和报答的对象,而把另一种看成是责备、非难和惩罚的对象,所有这些,是如何并依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的?•“道德基本上是讨论人的问题的,讨论人同其他存在物(包括人和非人)的关系如何。道德讨论人如何对待其他存在物,以促进共同的福利、发展和创造性,努力争取善良战胜邪恶、正确战胜错误。”道德的适用对象?•人与自我•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道德哲学肇始——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由雅克·路易·大卫所绘(1787年)•只要我还有生命和能力,我将永不停止实践哲学,对你们进行规劝,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我将以我通常的方式继续说,我的好朋友,你是一名雅典人,居于这个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因为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试探和劝导你们上,不论老少,使你们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你们的身体或职业,而是你们灵魂的最高幸福。我每到一处便告诉人们,财富不会带来美德(善),但是美德(善)会带来财富和其他各种幸福,既有个人的幸福,又有国家的幸福。未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课程任务:•[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一卷(论行为的合宜性)、第二卷(论优点和缺点;或,报答和惩罚的对象)、第三卷(论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第六卷(论有关美德的品质)•课程要求:•知识与能力要求,考查方式。•(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温总理推荐的书:道德情操论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温总理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温总理荐书企业家,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重庆晚报》两会报道,2005年3月10日•今天我们究竟如何看待财富?•”虽然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与此同时,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马克斯.韦伯)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讲话•……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我们正在遭遇“道德沙尘暴”!•中国有四大油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地沟(地沟油)。”!•追求财富的人们时常放弃通往美德的道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哪里“不缺德”?“利润至上”与“利润之上”•1、客观地说,追求利润本身并没有错,利润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就像人要生存,就得有健康干净的水、食物和空气。但人生的追求并不只能简单地停留在“衣能裹体,食可饱腹”中,作为企业更要有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企业也是社会细胞、国家公民,是致力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一员。企业最终的使命,是对社会的责任。企业必须建立起自身的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包括善待用户,善待同行,善待员工,善待股东,善待环境,善待社会等等。•2、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企业前赴后继,不顾人民安危,铤而走险?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促成了这种冒险行为:一是“利润高于一切”的集体意识或集体无意识,在利润面前,任何手段都被视作合理,以致在相关利益链上,很少有人挺身而出,揭发并谴责“触犯底线”的不法行为;二是“诚信不值钱”的认识误区,由于普遍缺乏打造“百年老店”的信念,不少人把短视行为当作通例,只看一时得失,没有耐心积累诚信,以致胆大妄为,做出令人发指的坑害行径。由此可见,在金钱至上和诚信缺失的夹击下,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便有了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亚当·斯密生平与著作:•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AdamSmith(baptised16June1723–died17July1790[OS:5June1723–17July1790])wasaScottishsocialphilosopherandapioneerofpoliticaleconomy.OneofthekeyfiguresoftheScottishEnlightenment,Smithistheauthorof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and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Thelatter,usuallyabbreviatedasTheWealthofNations,isconsideredhismagnumopusandthefirstmodernworkofeconomics.Itearnedhimanenormousreputationandwouldbecomeoneofthemostinfluentialworksoneconomicseverpublished.Smithiswidelycitedasthefatherofmoderneconomicsandcapitalism.•1723年6月5日,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一个只有1500多个人口的小镇柯卡尔迪(Kirkcaldy)。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苏格兰的军法官和科卡尔迪地区的海关监督。母亲玛格丽特是该郡斯特拉森德利地方的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老斯密在儿子出生之前几个月即去世,所以,斯密是个遗腹子。斯密和他的母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他终身未婚,对母亲怀有美好的眷恋和敬意。•据说斯密小时候长得非常瘦小,而且很早就有独自发呆和自言自语的习惯,这个习惯伴随着他一生。4岁那年,斯密曾经被一群路过当地的吉卜赛人拐走,后幸被解救。9岁开始到14岁,他在当时苏格兰地区第一流的中学——科卡尔迪市立学校读书,10岁那年斯密开始学习拉丁语。•斯密是一个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很强的引人注目的学生。到14岁,他在古典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已经充分具备了进入大学的能力。•1737年10月,未满15岁的斯密进入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从此开始了他与这所古老大学的毕生情缘。•斯密在这里学完了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的教授都是非常卓越的人物。邓洛普教希腊语,希姆森教数学,哈奇逊讲授伦理学。斯密从这些导师那里受益匪浅,尤其是弗兰西斯·哈奇逊,对斯密的学问和人生影响最大。•FrancisHutcheson(August8,1694–August8,1746)wasaphilosopherborninIrelandtoafamilyofScottishPresbyterianswhobecameoneofthefoundingfathersoftheScottishEnlightenment.•DavidHume(7May1711[26AprilO.S.]–25August1776)wasaScottishphilosopher,historian,economist,andessayist,knownespeciallyforhisphilosophicalempiricismandskepticism.HeisregardedasoneofthemostimportantfiguresinthehistoryofWesternphilosophyandtheScottishEnlightenment.HumeisoftengroupedwithJohnLocke,GeorgeBerkeley,andahandfulofothersasaBritishEmpiricist•1741年,斯密在从格拉斯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之后,作为享受斯内尔奖学金的学生(每年40英镑),在著名的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读书。一直到1746年左右才离开巴利奥尔学院。•1748年冬季,他受聘为爱丁堡大学的讲师,成功开设了英国文学这门当时还极少有人讲授的课程,•1749年冬,斯密开始撰写经济学讲义,以便为1750-1751年的经济学课程作准备。•1750年,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劳登去世后不久,格拉斯哥大学的评议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同意选27岁的斯密受聘继任这一职务。由此开始了他在格拉斯哥大学长达13年的大学教书生涯。斯密一开始讲授了大约一个学期的逻辑学课程,并在1751年的10月起又开设了法学和政治学。•1752年4月29日被任命为道德哲学教授,至1764年辞去教职。•“在这个职位上他于了十三年,他经常回想起他一生中最有用和最幸福的这一个时期。”•1758年,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图书馆的财务主管,一直到1760年。•1759年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第一版出版,1761年该书出了第二版,同年他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副校长,一直到1763年。1762年5月,斯密获得格拉斯哥市荣誉市民称号,10月获得格拉斯哥大学法学博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