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作者:李欢欢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系,安徽,合肥,23020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10,(23)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10条)1.徐敏慧.模糊语言中的语用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3,(4):36-37.2.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王红旗.论模糊语义产生的原因[J].山东师大学报,1993,(1).4.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修辞学习,1998,(2):8-10.5.Channell,J.Vague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4-195.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7.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8.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9.孙建荣.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取消性[J].外语教学,1986,(2).10.彭妙坤.借助模糊语言增强语用功能[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3).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周进.ZHOUJin商务英语广告中模糊性语言积极创意及汉译对策-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2)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模糊性处理是一种语言挑战,但这种语言运用及其跨语言转换时的积极歧义层面,也为商务英语广告制作及其汉译提供了创意空间.尤其是在修辞格使用与翻译操作中,更应该有意利用这种语言模糊特性的积极面,以追求生动、形象、动感的艺术效果.本文从模糊性语言理论着手,对商务英语广告的修辞格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汉译策略.2.期刊论文谢友荣模糊性:语言的独特功能-考试周刊2009,(46)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语言模糊性这一现象,探讨了语言的模糊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分析了其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两个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3.学位论文王琳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2004自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模糊集”一文,率先提出“模糊”概念以来,模糊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语言中的模糊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是第一位研究模糊语言的学者,他在《模糊语言学》一书中将模糊语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在《模糊语言学》中,模糊理论被用来合理地解释了许多以前难以解释的语言问题,拓展了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揭示出语言本身的更深层次的规律与奥秘。随后,模糊理论也被尝试用于翻译领域,指导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活动。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课题,在我国已经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兴趣。但是,语言的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似乎还较少有人注意。其原因或许是翻译以“忠实”为第一要旨,倘若把原文的准确语言译成模糊语言,或反之,把原文的模糊语言译成准确语言,难免有“不忠实”之虞。其实,翻译的情况也和大千世界一样纷繁复杂,偏执一者难免会走进死胡同,就实际情形而论,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在翻译中互相替换相当广泛,甚至不可或缺。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已意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中的意义,并且在许多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中亦有提及,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翻译界讨论“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专著尚属空白。这正是本论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本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成果和模糊性的定义;第二章引入了模糊逻辑,并运用模糊逻辑的观点分析了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接着又介绍了霍恩比的《翻译研究—综合法》;第三章举例说明了语言模糊性在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的体现及其翻译;第四章介绍了模糊性语言的翻译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出:传统的语言学是建立在严格的二元逻辑基础之上的,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又建立在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之上;与此相反,研究语言模糊性的模糊语言学是建立在模糊逻辑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传统的翻译理论在指导模糊性语言的翻译时便显得苍白无力。霍恩比的综合法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模糊逻辑的观点,对语言模糊性的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她的理论并不是研究语言模糊性和翻译的专著。对语言模糊性和翻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开拓与深化。4.期刊论文张静.金仁曼.孙翠萍语言模糊性及翻译-池州学院学报2008,22(4)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语义特征(1)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2)不确定性;(3)相对性及在翻译中常见的现象:(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语用模糊性.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对应法、变异法,省略及补充等.5.学位论文刘冬梅汉译英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由接受美学看《水浒传》的翻译2006“翻译即叛逆”这句意大利名言一针见血地表达了翻译的尴尬境地。可以说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由于语言隔阂、历史迥异,以及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而要成功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之美有时简直无计可施。这种遗憾在处理语言模糊性方面尤为凸现,因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内在的重要属性,而且汉语区别于西方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因此汉语的优点也主要体现在其模糊性。汉语注重整体感应,讲求意合,不追求严格的逻辑与分析,是一种意境性语言。相反,英语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甚至把“数理关系”誉为语言的形式美。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是极难避免的。这种“翻译遗憾”莫大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的模糊美感在汉译英过程中多有磨蚀而难有作为。因此处理好语言模糊性的翻译问题是相当重要的。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己意识到语言的模糊性在翻译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意义,并且在许多翻译理论与著作中亦有提及,但到目前为止针对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这种翻译遗憾的专著尚少见。再者,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首次实现了文学研究从作者作品为中心向以作品读者为中心的成功转向。接受美学探索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重视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该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文学作品一般偏爱使用模糊性语言,模糊语言暗含许多“意义不确定”和“意义空白”并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审美特质即:得体美、简洁美、精确美、意境美、幽默美和形象美等使作品具有出神入化、灵活百变的美姿,使作品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魅力,让读者独立思考,让读者驰骋想象,让读者享受“咀嚼”。这种模糊美感可体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上并丰富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成功运用语言模糊性的典范。《水浒传》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并被译为世界各国文字而广为流传。然而遗憾的是对其翻译的研究却较少有人提及。因此,本文拟从语言模糊性角度出发,并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试分析了《水浒传》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与保真情况。本文首先简略界定了语言模糊性并概括了《水浒传》的美学价值及国内外的评价。接着详细介绍了语言模糊性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宏观分析了《水浒传》中语言模糊性的美学效果。同时作者还结合《水浒传》介绍了接受美学并阐明了语言模糊性与“召唤结构”和“期待视野”之间的关系。再从地理、社会环境,哲学和语言结构三方面说明了导致汉、英语之间语言模糊性审美差异的根源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翻译遗憾——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接受美学视角宏观比较了《水浒传》英译本的情况,并以沙博理的英译本为例专门讨论了《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情况,又进一步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层次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简略阐释了《水浒传》在汉译英过程中模糊美感的“保真”情况并由此引发出对汉英翻译质量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关系的点滴思考。6.期刊论文张晶尧论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5)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属性.新闻报道中,作者常常会引入模糊性语言.模糊性语言与假新闻有着本质区别,并不会使新闻失去真实性.7.学位论文牛忠光PragmaticAnalysisofFuzzyRhetoric2007模糊修辞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此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关注到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并发现“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L.A.Zadeh提出“模糊集”理论,并运用于语言学研究这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并形成了一门以静态的自然语言模糊性为关注焦点的新兴语言学边缘学科——模糊语言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结合修辞学理论,发现模糊语言的修辞性对言语交际的成功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模糊修辞”这一新的课题。模糊修辞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接受者理解的灵活性所达到的一种特定的交际和艺术效果。模糊修辞研究对“模糊”的界定不同于模糊语言学,后者认为“模糊”是一个语言概念的中心区域基本上确定,而外延界限不明确的属性,强调对自然语言本身概念意义不确定性的静态研究;而前者拓展了“模糊”的概念意义,强调对动态语境中的语言不确定含义的研究,它涵盖了一切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具有不确定含义的语言因素。因此,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的模糊性都是模糊修辞提高表达效果所凭借的手段。模糊修辞对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关注,实际上涉及到交际双方(说/写者和听/读者)对模糊语言的表达运用和理解接受的问题。交际一方需要考虑怎么样才能利用好语言的模糊性,从而实现自己所期望的表达效果。而交际另一方能否理解接受对方的修辞性效果,也决定着模糊修辞的成功与否,这是本研究的首要着眼点。然而,当前的研究大多是“模糊语言实例+功能分析”模式,鲜见对模糊修辞效果产生机制的深层次探讨。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对模糊修辞的语用性进行分析,旨在认识模糊修辞效果成功实现的过程,通过与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礼貌原则以及关联理论的结合分析,我们发现:(1)正如语用效果强调以言行事效果和以言成事效果的统一,模糊修辞的成功依赖于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的统一,也就是说人际互动效果的实现。(2)在言语交际中人们为达到特定的修辞目的,会违背某一合作原则,使用模糊性语言但是同时又会顾及交际双方的“面子”,从而遵守礼貌原则。所以,模糊修辞效果的实现受到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双重制约。(3)模糊修辞效果的产生和实现基于一定的心理认知,是人们言语交际追求最佳关联性的结果。总的来说,模糊修辞效果的实现是模糊语言、语境、交际双方心理认知以及社会规范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模糊修辞现象的存在提高了交际双方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又达到了特定的交际修辞效果,满足了交际双方实现成功交际的需要。8.期刊论文邱志华.QIUZhi-hua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探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文章从人类的认知心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类属划分、语言及交际活动四个方面说明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性,这种不确定性和有限性导致了客观事物或现象类属划分的模糊性,指称这些模糊范畴的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性;语言和客观事物或现象是通过认知活动产生联系的.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产生模糊反应时,其对应的语言符号必然具有模糊性;由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语言的模糊性成为交际的需要.9.学位论文康大伟模糊性与文学翻译2006本文运用认知理论、接受理论、模糊语言学理论和美学理论从认知学、模糊语言学、修辞学,翻译审美等角度探讨了模糊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和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了解语言和翻译的本质。在整个翻译及其评价过程中,模糊性理论与翻译密切相关。译者必须对模糊性理论有很好的掌握,按照“尽可能直译必要时意译”的原则,从多角度,多层次仔细分析原文文本,才能确定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较为合适,以期准确传递真实,充分的信息,产生与原文儿乎一样的效果。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极其简要地介绍了人们对认知及语言的模糊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