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全过程2003年4月15日,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启动SARS疫苗研发项目。其中需要考虑:股东是否同意、科研人员是否愿意、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与技术路线、建不建P3实验室、资金来源……经过激烈讨论,最后决定:启动SARS疫苗的研发。2004年1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联合攻关的SARS灭活疫苗进入Ⅳ期临床实验阶段。这是出现只有一年时间,只在一个流行季节发生的病毒。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在这样短的时间进入临床,被认为是国内历次抗传染病疫苗研究中速度最快的。尽管这样,SARS灭活疫苗在临床前同样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研制过程:首先需要找到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在体外大量扩增培养,然后把病毒有效灭活,进而把灭活的病毒纯化,再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看是否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为了评价这个疫苗,科学家还要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动物模型能否抵御病毒的攻击,最后要按照国际惯例总结申报前期的所有工作。查找抗原:探索疫苗是在哪里产生作用第一步的工作是选育毒株,把分离出的5株病毒作为制作疫苗预选的种子,研究人员将从这5株毒种开始,着手研究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为了有源源不断的病毒供应,以备制作疫苗之用,就必须建立一个毒种库,让病毒进行大量的繁殖,并不断进行检定,看其是否符合作疫苗的要求。病毒的存活和繁殖是要在细胞中进行的,所以,在建立毒种库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细胞库,让病毒能够不断生产。与此同时,科研人员选取100多位处于SARS恢复期病人的血清样本,从中查找中和抗体,而注射疫苗就是为了能激发人体内的抗体来对付病毒。一旦找到了中和抗体,就基本上知道了SARS病人发病机理中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是哪一部分。灭活提纯:去粗取精的复杂工艺对于要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来说,除了有效以外,还要保障它的安全性,下一步要进行的就是疫苗的提纯工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将努力留下疫苗中的目的蛋白(被灭活的病毒),而去掉杂质(对人体无用并且易产生过敏反应的细胞蛋白和培养基成分)。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科研人员还是达到了蛋白量很低、纯度很高的结果。检测评价:为疫苗建立标准比提纯工艺更困难的是对疫苗的检测方法,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疫苗的安全性和质量。而抗SARS疫苗最大的困难在于很多检定方法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参照,所以,对SARS疫苗的检测和评价,很多标准都必须是原创的。他们建立了三个标准:疫苗的标准品、血清的标准品以及毒株的标准品。经历了复杂的研究过程,这样的标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如果得到WHO的标准化委员会的认可后,这三个标准将成为中国人首次在全世界为疫苗制定的标准。与检测方法同步进行的就是对疫苗安全有效性的评价,这就需要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分别给小鼠、豚鼠、兔子以及马和猴子注射疫苗,观察它们有没有产生和人在恢复期出现的同样的中和抗体。役动物模型:打破疫苗研制的瓶颈要建立一种能够产生和人相类似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却并不容易,这一度成为影响SARS疫苗研究进程的瓶颈。2003年6月,面临的难题:很多动物感染病毒后的反应与人有很大的差别,有些症状很轻,有些就没有反应。但对恒河猴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之后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实验性非典型肺炎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猴子身上得到初步证实。三期临床:疫苗上市的必经之路从2003年10月份开始,SARS疫苗的研制进入临床前的总结和申报阶段。按照国际惯例,课题组需要提供整个研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用什么原材料、结果如何等一系列证明文件。尽管做了这么多工作,但这个疫苗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有多大,尚需要在人体内进行证实,要通过一、二、三期的临床。事实上,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进入临床也还有大把的疫苗会失败。国家疾控中心病毒所董小平副所长向记者介绍了疫苗进行三期临床将面临的情况:在一期临床上,一般给30个左右的人注射,最多不超过100人,观察他们会不会产生发烧等副反应,这是保证抗SARS疫苗本身的安全。在二期临床上,将会扩大实验的范围,观察到底注射多大剂量才会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一期和二期临床的实验,都还处在安全性的范畴内进行的,但要让抗SARS疫苗真正投放到市场上,必须有一个流行季节的过程,研究人员还要观察这个疫苗的保护性和有效性到底怎样,这就是三期临床。从研制到上市要有严格程序,临床前的研究完成后,还要经过企业申报、审评、批准等一系列程序,每一步应有各方面的专家组作出评论。要证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完成的,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时间。如果SARS再度爆发,疫苗可能在4-5年内面市,如果不再爆发,疫苗可能一直会搁置起来,作为应急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