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符号意识的内涵行进了诠释,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数学符号在数学中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语言,也是研究数的工具,更是方法。数学符号具有抽象性、明确性、可操作性、简明性和通用性。怎样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呢?下面我将从我结合平时教学的做法谈谈想法。一、在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符号的价值。不管什么事和物,只有你对它有兴趣,才会觉得它有价值,我们才会自觉地去认识它,去探讨它。符号的认识也是这样的。我经常让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符号的应用价值,挖掘学生已有经验中潜在的符号意识,让他们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符号化”的世界,生活中处处体现着符号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商店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符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学生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美食经历,当他们看到店门前精致的“M”时,立刻就可想到麦当劳,每种轿车也有自己独特的标志符号。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符号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的符号所体现出的简明性和通用性的特质。这种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的培养要在各学段紧密结合概念、命题、公式的教学过程进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符号意识的培养。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要解决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境,以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符号的价值。如,在教学正反比例时,从北京到上海火车的速度270千米/小时,需要4.8小时;速度260千米/小时,需要5小时;速度250千米/小时,需要5.2小时;速度200千米/小时,需要6.5小时……速度与时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能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这种关系呢?经过学生讨论,得出用一个字母v表示速度,另一个字母t表示时间,路程不变用字母s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明的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就是s=vt。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到字母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三、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对于符号意识的培养,要经历从最初的读懂,会用到能操作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再到形成运用符号思考的思维方式。即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符号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主动使用符号的心理倾向。例如: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5只青蛙5张嘴,10只眼睛20条腿……怎样简明地表示出青蛙的只数与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呢?有的学生用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有学生就反对了,说这分不清嘴巴、眼睛、腿与只数之间的关系;又有学生用n只青蛙n张嘴,x只眼睛z条腿,可大家还是认为没有表示出只数与眼睛、腿、嘴巴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的探讨得出了这样简明而又通用的关系式: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