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程标准: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A: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制社会转型的过程。B: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思想观念——工业化、全球化城市化、都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科学化俄国的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型。1.英法通过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的途径比较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上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3.中国走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俄国的近代化启动于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一、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的近代化(一)经济近代化(二)政治近代化(三)军事近代化(四)教育近代化(五)思想近代化【自主学习】1、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表现(农业、工业)、存在的问题2、俄国政治改革的目的、措施(内容)、评价3、“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对俄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农业生产的发展(2)工业的发展【自主学习一】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表现(农业、工业)、存在的问题2.表现①农奴人身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②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到1906年,赎买结束时,2128万农奴人身解放,他们有权改变职业拥有动产不动产,他们开垦荒地,采用新技术,更新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861年后的30年间,粮产增加了三分之二,谷物由在30年内增加13亿。(1)农业生产的发展的表现:③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富民购买更多的土地,生产谷物棉花水果和畜牧产品,大量销往世界市场。一些地主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引进新式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经营资本主义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富民,富民不仅购买贫苦农民的土地,而且购买和租佃部分地主土地,到19世纪80年代末,占农村人口的20%富民占全国耕地将近一半。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2)工业的发展的表现:①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和市场的扩大。②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从西欧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1865—1890年,大工厂和铁路工人由76万增加到143万形成主要工业中心(莫斯科和彼得堡)和专业性工业区。③工业部门的增加:④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占统治地位。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刚开始工业革命,8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其发展速度超过欧美,1860——1900年,煤产量由1800万增至9.95亿,石油从1865年55.7万增至1890年的2.4亿(顿巴斯煤巴库油波罗的海机器制造业),,不到30年增长240多倍,工业产量增长6倍,铁路由改革前的1500公里增至5.3万公里,扩大了国内市场,卷入了世界市场。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⑤交通运输也有重大发展。3.存在的问题(1)总体上看是落后于西欧美国的。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出口以谷物为主,进口几乎全是工业品,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41%,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五位。(2)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俄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短缺,19世纪晚期以来,英法德美比等国的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俄国,1900年外国资本在俄国全部企业股份资本中占一半,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俄国的采煤石油冶金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每年从俄国攫取利润900多万卢布,控制了俄国的工业、金融、财政。(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教材中提到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波罗不海巴库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俄国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只能说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政府主导型工业经济政策下,俄国工业的发展较早出现最新的垄断组织,到20世纪初,5%的大企业仍然控制着俄国50%以上的工业经济生产,十几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约的80%资本。1.目的: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内容:(1)政治体制(2)司法制度(3)军事教育(4)教育改革【自主学习二】俄国政治改革的目的、措施(内容)、评价(1)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2)司法制度:以欧洲为榜样,制定新司法制度与诉讼程序。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司法人员的任命不受政府干预,但对所谓政治案件,司法诉讼仍然专横暴虐。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3)军事制度: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服役6年,水兵服役7年。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全国分16个军区,归陆军部管辖。废除体罚。(4)教育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教材。(1)局限性: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权力。(2)积极作用:①推动了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②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③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④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3.评价:观看P100漫画并思考:1、图片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涉及到哪些领域?2、“文明火炬”是指什么?“到西伯利亚去”又说明了什么?政治的缓慢变革。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军事、教育等领域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说明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对沙皇专制的挑战都要受到惩罚。3、这种政治的缓慢变革有何影响?(1)局限性:(2)进步性: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近代化:经济上: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政治上: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军事上:建立了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引进西方书籍,开启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思想上: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开始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存在问题:改革后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归纳总结】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①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地主阶级;②农民阶级: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反抗不断;③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统治。1、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背景【自主学习三】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基督滴血复活教堂街头被民粹派投掷的炸弹炸死2、亚历山大二世遇刺:3、影响:(1)许多改革措施被中止了,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2)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没有终止,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在继续发展,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在不断壮大。(3)改革没有成功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在所难免。对1861年改革应怎样评价?(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3)进步性: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4)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旧的矛盾未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新旧矛盾交织(1)性质:(2)目的:(3)进步性与局限性:【合作探究一】(1)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2)改革没有使旧矛盾得到解决,新矛盾又不断出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3)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遭到沙皇政府镇压后发生分化。(4)新沙皇终止了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改革没有成功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的原因【合作探究二】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反封建”!改革没有成功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在所难免!被刺杀后的俄国矛盾依然尖锐……1905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十月革命的总演习)---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磕磕绊绊中,俄国仍然在寻找……•P102【学思之窗】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1)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壮大,成为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从而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2)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直接反对的目标结合俄国近代化改革的成败经验,你对中国当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有何建议?1、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2、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3、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4、从结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须是把改革看成系统工程,有序稳定协调开展【合作探究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农奴制改革封建农奴制克里米亚战争民粹派封建地主农奴/农民俄国的近代化俄国1905年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缓慢变革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俄国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新的思想和新的社会力量不断的壮大。1861年俄国农奴制度的改革⑴背景:⑵方法:⑶性质:⑷局限:⑸作用:【归纳总结】一些事费尽思量,终不得愿,手执一纸文书,嫣然回首,叹息浮生几许。文字细细碎碎,跃然纸上,忘了有多久疏于习作,忙碌于别人眼里的盛世繁华,夜半时分,思绪浮现,有些回忆只能随着时间慢慢老去,心里明白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迅速抹去,曾经多少的笃定信念,终于被剪断,往事如尘埃漂浮在空气里,久而久之,就着呼吸隐没在心中,我想,悲伤如果不那么浓烈,意识能够遏制些许零碎的思绪,情感渐渐地在湖水的倒影中模糊了,冷硬的面具戴久了,或许会与身体融为一体了,站在镜子前,看见脸颊上陌生的淡漠。夜来初感凉意,习惯倚在床边翻看书籍,夜色墨染竹林,张望远处的灯火,窗台上的植株在雨水的浸润下悄然生长,孜孜不倦的态势,看在眼里,顿生细微感动,绿意盈盈的风光,在这个台风过境的夜分外鲜活,犹如那年情动时凝望的眼神,绵延千里,望穿了碧水深潭,世事本是如此繁复,谁又能给予谁三千繁华的疼爱,一切,在年复年的时间里,远了,淡了,想来爱从来是千转百回的事,心若倦了,又如何能够瞬间梦回游踪,神情注视消失的人影。神伤没有更妥帖的地方安放,因而只能任它们在心底流淌,心绪不时泛起一丝波澜,如涓涓细流,在心口处汇聚如缺堤的洪流奔腾而下,寂地花凉,那些尘落的风华在远处飘摇,人事四散逃离的当即,谁会记得谁的坚持仍在继续,执守成痴的情怀终于被决然地碾落,一个人的心情,无法辩明,多年以前,我不曾想过我会因着生命的劫难爱上了孤独,只是多年以后,我诚然笃定了这样的信念,在孤独的海潮中屏息自问,此生谁还会是我的亘古神话。深深夜,语凄凄,深埋的话语一句一句地在脑海里呈现,我已习惯了深夜独自一人的游走,无奈又无助,看见灵魂的酸楚,饮下了一杯苦酒,尝过人生的甘与苦,是不是此后的行走也能坚定不移,一个方向,一条道路,然而,没有谁指引我偏离的轨迹该去往何处了,行走中的迷茫倾泻而来,我无处躲藏,只能面向,有时,一些勇敢也这样无力,却偏偏需要极力支撑,有时,一些坚持也这样无助,仍不得不倔强地走下去,我问自己,累了吗,这样的世界究竟有没有尽头,给我一个理由,让心不至如此无依无靠。悲伤会在每个日子流动,我看见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