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人社局推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报告自xx县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实际,紧扣“学深悟透”“破除瓶颈”“精准施策”目标导向,创新开展“四学并举”“分层研讨”“副科调研”三大行动,扎实推进活动取得实效。情况汇报如下:一、围绕“学深悟透”,开展“四学并举”行动,推动能力大提升。一是领导带头学。自上而下坚持党委书记亲自主持党委心组学习会、干部职工大会,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扎实开展大学习。局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股室负责人、二级部门负责人带头参加干部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带头作交流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发挥示范引领学的“头雁效应”,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二是宣讲引导学。由人社局驻村工作组深入仁义乡桐林村、始阳镇秧田村开展学习宣讲2场次,结合脱贫攻坚,开展贫困户宣传教育大走访90余人次。三是培训集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筹抓好领导干部、职工和党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学深悟透。目前,召开党委心组学习2期,全局干部职工大会1期,各党支部、局属股室、二级部据俄罗斯新闻网2005年6月8日报道,为了纪念一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的沙皇,俄罗斯政府6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一座塑像。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卢日科夫市长“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国际新闻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木战争中战败,向英、法和土耳其俯首。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这位就是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学习目标】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表现(1)农业生产的发展①农奴人身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到1906年,赎买结束时,2128万农奴人身解放,他们有权改变职业拥有动产不动产,他们开垦荒地,采用新技术,更新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②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的增加,1861年后的30年间,粮产增加了三分之二,谷物由在30年内增加13亿③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民,富民不仅购买贫苦农民的土地,而且购买和租佃部分地主土地,到19世纪80年代末,占农村人口的20%富民占全国耕地将近一半。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富民购买更多的土地,生产谷物棉花水果和畜牧产品,大量销往世界市场。一些地主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引进新式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经营资本主义农业(2)工业的发展①充足的劳动力和扩大的市场,1865—1890年,大工厂和铁路工人由76万增加到143万形成主要工业中心(莫斯科和彼得堡)和专业性工业区(顿巴斯煤巴库油波罗的海机器制造业),铁路由改革前的1500公里增至5.3万公里,扩大了国内市场,卷入了世界市场②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扶植工业发展,从西欧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③进一步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和中亚,强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把3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吞并,对殖民地的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④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刚开始工业革命,8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其发展速度超过欧美,1860——1900年,煤产量由1800万增至9.95亿,石油从1865年55.7万增至1890年的2.4亿,不到30年增长240多倍,工业产量增长6倍,火车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问题(1)总体上看是落后于西欧美国的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还是个农业国家,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五,出口以谷物为主,进口几乎全是工业品,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41%,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五位(2)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俄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资金短缺,19世纪晚期以来,英法德美比等国的资本源源不断涌入俄国,1900年外国资本在俄国全部企业股份资本中占一半,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俄国的采煤石油冶金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每年从俄国攫取利润900多万卢布,控制了俄国的工业、金融、财政(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教材中提到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波罗不海巴库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俄国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只能说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政府主导型工业经济政策下,俄国工业的发展较早出现最新的垄断组织,到20世纪初,5%的大企业仍然控制着俄国50%以上的工业经济生产,十几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约的80%资本政治的缓慢变革(1864——1881)1.目的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内容(1)政治体制(2)司法制度(3)军事教育(4)教育改革3.评价(1)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设置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自治局作为自治机关,它通过选举产生,地方自治会议的代表拥有表决权,根据财产的多少来决定代表的资格,以此保证地主贵族在地方自治局中占优势。省地方自治会议代表由地方自治会议选举产生。为了保证沙皇控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县地方自治执行局主席由省长批准,不可靠的负责人,拒绝批准;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的自治决议省长有权终止。制定《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的法令,把地方自治机构的活动限制在纯经济领域。禁止各地方自治局互相联络、交流。根据委员会的建议,政府制订了《城市条例》。1870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凡年满25岁的纳税公民都有权参加城市自治,这就扩大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设立城市杜马(议会),城市杜马代表的选举按财产资格进行,保证大资产阶级在城市杜马的优势。城市杜马由参政院直接管辖,且要受省长监督。城市杜马的权限仅限于纯经济问题,主要管理市政建设、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救济、福利保险、交通财政、报刊印刷等方面。(2)司法制度以欧洲为榜样,制定新司法制度与诉讼程序。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开审判。司法人员的任命不受政府干预,但对所谓政治案件,司法诉讼仍然专横暴虐。农村地区,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3)军事制度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服役6年,水兵服役7年。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全国分16个军区,归陆军部管辖。废除体罚。(4)教育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教材。1863年6月,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系主任由教授选举产生,经教育部批准任用。教授委员会有权独立解决教学、科研和人员聘用等重大问题。一年多以后,又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类。古典中学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实科中学着重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毕业后进入高等技术学校学习。3.评价(1)局限性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2)积极作用①推动了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②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③俄国人看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与西方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④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解放”法令签署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又颁布了《司法章程》?内容有哪些?“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应如何评价?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解放”法令实施之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随之消亡。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自然提到议事日程上。《司法章程》的内容:统一法律及司法程序;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制度。托尔斯泰小说《复活》的插图。聂赫留道夫到监狱中去见卡秋莎司法改革俄国是怎样进行司法改革的?如何认识?积极性:官员的法律意识有了提高消极性:司法改革进展缓慢,许多地方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来处理诉讼,普通群众也不具备法律意识。思考: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和保障除了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外,在政治体制方面,亚历山大二世还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它们是“解放”法令得以推行的保障。三项改革措施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它使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冬宫·圣彼得堡三项措施的关系及意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对改革的评价(新旧矛盾的交织和激化)(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3)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旧的矛盾未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新旧矛盾交织2.社会矛盾的表现(1)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地主阶级俄国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家,贵族地主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资产阶级既没有独立掌握政权,也没有获取分享政权的机会,政治上处于无权状态。资产阶级必须依赖沙皇国家机器的帮助发财致富,俄国资本主义一直在沙皇政府用保护关税官方定货支付贷款国家补贴等手段扶持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还依靠沙皇政府的警察和军队来镇压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夺取殖民地和开拓市场。(2)农民阶级: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和剥削,处境险恶,反抗不断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土地仍然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1905年,仅仅3万个大地主在俄国霸占的土地等于1000万农户所占有的土地,80%以上的土地被地主所占有。农民不得不在最苛刻的条件下租佃土地,被迫用自己的农具和牲口为地主耕地,这叫“工役制”,农民还往往必须把自己的一半收获物作为实物地租交给地主。此外,农民还要受富农的剥削。农民反专制反地主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1861年俄国有1176个庄园的农民暴动,并持续不断(3)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推翻专制统治民粹派是一批代表着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青年知识分子,民粹主义是19世纪中期以后在俄国形成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它是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农民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主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给农民以土地和自由;通过农民村社实现社会主义,否认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然性,他们把自己看作是精华精英民粹,认为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大约在1874年春夏,他们发动了到民间去的运动,有千余名革命青年,换上农民服装,模仿人民语言,学习各种工匠手艺,走乡串村,向农民进行宣传,企图发动农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但是由于没有关心农民的土地问题,民粹主义失败。3.沙皇遇刺1876年,一部分民粹主义分子总结自己的工作教训,提出与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口号,成立了“土地与自由社”,他们在乡村建立固定的组织,装扮成医生教员手工业者等,到农村进行长期工作,以使时机成熟发动农民起义。其中一部分人走向对沙皇政府人物进行暗杀的道路。从1866年到1880年,亚历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1879年,激进组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