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分项工程控制要点1、检查施工单位在进行砼分项工程时的准备情况1、考察施工单位所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经生产能力,以便能保证工程的要求。2、审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题施工方案,并检查是否进行了技术交底。3、强调施工单位做好交接检、三检及隐检和预检工作,对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必须认真做好交接检、三检、隐检和预检的检查工作。4、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标高、轴线、数量及牢固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作好质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同时对水、电、消防、煤气等专业安装预埋的配管工作要进行综合检查和会签。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内杂物应用空压机及吸尘器清除干净,施工缝处松散混凝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6、检查电源及电路并做好照明准备;混凝土输送泵等施工设备应经常检修,确保不影响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7、作好浇混凝土人员部署,确保每一施工段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8、混凝土浇筑前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工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9、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提前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本工程主体结构所有混凝土坍落度技术要求,掺减水剂、泵送剂、粉煤灰。二、砼现场作业的控制要点1、混凝土的浇筑前,编制混凝土输送泵及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台数及劳动力组织计划,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避免混凝土停置时间过长产生混凝土表面离析泌水,影响混凝土的质量。2、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前,应先采用同标号减半石混凝土进行接浆,接浆高度一般为50mm,但C60混凝土不得采用接浆。3、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顺序,确保连续浇筑。4、墙、柱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层下料高度为500mm左右,振动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拔”,一次到底。振动棒每振一处掌握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主要观察表面水泥浆不再明显下降,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棒插点移动距离为500mm左右,楼板混凝土振捣均匀排列。5、楼板混凝土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1.5~2h后,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再用木蟹打磨压实,压实次数不少于2遍,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6、监理在施工过程当中可有选择性的进行旁站。7、主体结构施工按分段流水进行施工,按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楼层划分设置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每层每一流水段板面混凝土一次性连续浇筑,垂直施工缝设置在楼板洞口位置。墙、柱和板面的接缝:在混凝土浇筑后,终凝前剔除浮浆,下次混凝土的浇筑前,把接缝处的水泥浮浆和所有松散的混凝土清除干净,再用水冲洗干净。8、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道湿润。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之前用自来水或水泥砂浆润湿管道。9、混凝土开盘搅拌由项目工长和监理及商品砼搅拌站的相关人员核对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报告,混凝土试配试验报告及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开盘鉴定,核实后填写开盘鉴定记录,并留取开盘试件。10、混凝土入模时间控制。混凝土必须保证从混凝土搅拌站出料至入模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11、混凝土浇捣时要准确控制分层厚度,均匀布料,覆盖完全。浇捣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及与钢筋的握裹力,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振捣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限度以混凝土浆上浮,石子下沉,不出现气泡为原则。振捣时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业半径的1.5倍,筏板混凝土的浇筑振动棒的移动间距按400mm左右梅花状布置,采用自后向前的振捣顺序,振捣器垂直于混凝土面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100mm,使上、下混凝土完全融合。混凝土振捣应特别注意混凝土输送泵交接处的振捣,结合部位防止漏振。要求每一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控制范围振至结合处以外500mm以上,以防漏振,确保砼振捣密实。12、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混凝土浇捣后初步按设计标高用木括尺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铁滚筒纵、横碾压数遍,再用木抹搓磨压实,混凝土经收水后,再第二次用木抹搓磨以闭合混凝土表面收水裂缝。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3.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导热能力低,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不易散发,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如混凝土的中心与表面温差达到一定的极限则可能出现裂缝。同时混凝土降温阶段可能出现收缩性贯穿裂缝。为了防止裂缝的开展,就必须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差及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3.2、施工单位应根据YBJ224-94技术规程中的要求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控制,确定控制指标,制定技术措施。混凝土最大温升值应在35度左右,浇筑温度不大于26度;混凝土中心与表层和表层与表面的温差值不大于25度;混凝土降温速率平均每天应小于2.0度;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覆盖塑料布);混凝土硬化后表面不得有可见有害裂缝。(认真做好混凝土初凝前搓面处理)3.3、混凝土开裂主要原因是收缩应力和温差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所造成的,所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用水量、潮湿养护、混凝土初凝前的搓面处理均是很重要的关键工序。施工中要达到以上技术要求,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预计最大温升值为:Tmax=[380*335/2400]/0.97=55(℃)T=Tmax*(0.58~0.65)+2=34~38(℃)混凝土表面温度按Tj=26(℃)考虑。中心最大温度值在64度左右,温度峰值时间在浇筑后40小时左右。在秋季时间施工气温较凉爽,只要控制以上指标,应不会出现温差应力过大造成结构内部开裂。3.4大体积混凝土拟采用两层塑料薄膜加两层草袋潮湿养护。其铺置方式由内向外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一层草包、一层塑料薄膜、一层草包。草包应叠缝、骑马铺放,覆盖必须严实。墙柱插筋处用麻袋卷成条状进行覆盖。同时配备必要的遮雨设施,以防突降大雨将草包打湿,降低草包的保温性能。3.5混凝土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工序。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做好面层的搓面处理。1.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刮平后,用滚杠进行滚压数遍,将表面浮浆排除出筏板基础以外。2.混凝土表面收水后用木抹进行搓面处理(不少于两遍),然后立即覆盖塑料布,以减少混凝土水分蒸发,避免混凝土温差产生塑性开裂。3.在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前要掀开塑料布再次进行搓面,同时将可见裂缝撮合平。再将塑料布覆盖严实。4.在混凝土进入终凝后,一定要洒水补充水份,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不发白)。补充水分时要采用撒水,不能用水管直接浇混凝土表面,并观察塑料布是否盖严,此后直至养护结束。5.为有效地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必须做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测温工作主要为指导混凝土的养护,养护工作必须服从测温人员指挥,对混凝土进行浇水、覆盖养护。3.6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时间为14天。在混凝土养护期间需采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根据温度梯度的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降温速率,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出现。四、砼试块留置的控制和管理砼试件是反映砼强度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是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措施,所留置的砼试件必须真实、有效。所留置的砼试件上要有标识,标养室要有恒温恒湿器,温度要控制在20℃±3摄氏度,湿度应大于97%。4.1、普通砼的试块的留置4.1.1、普通砼强度试验以同一砼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种原料,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每一工作台班;每一现浇楼层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为一取样单位,留置标准养护试件不得少于1组(3块)并根据需要留置相应组数的同条件试块。4.1.2、冬期施工还应留置,转常温试块和临界强度试块。4.1.3、取样方法及数量: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质量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每组试件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砼中取出,对于预拌砼不应在下料过程中的下料量的1/4—3/4之间取样。4.2、抗渗砼的试块留置:4.2.1、同一砼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件)。4.2.2、试块应在浇注地点制作,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块应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4.2.3、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要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砼拌合物中。五、成品保护5.1、混凝土测温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撤去保护层后,仍需进行浇水养护,整个养护时间不应少于十四天;5.2、混凝土保温养护期间,需在其上进行放线等作业时,撤去的保护层必须及时覆盖好,不得长时间暴露;5.3、后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将保护插筋的塑料薄膜清除干净,钢板止水带及插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必须清理干净,同时对施工缝的清理情况进行预检。5.4、当砼的强度没有达到1.2Mpa之前,不允许上人走动,以免破坏砼的表面及影响其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