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残联工作一、残疾与残疾人的概念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三、残疾人组织和残联工作四、前进路上的困难五、新时代的要求一、残疾与残疾人的概念1.残疾的概念与社会文明2.残疾人的概念3.残疾人的需求4.残疾人的心理特征5.残疾人的权利1、残疾的概念与社会文明概念:残疾是指由于疾病、意外伤害、遗传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心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影响其履行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一种状态)。残疾的分类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ICIDH-1)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ICIDH-2)中国残疾分类标准1980年,WHO制定了《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CIDH-1),在有关康复及残疾人事务中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5月的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将ICIDH-2定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CIDH)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InternationClassificationofImpairment、DisabilitiesandHandicaps,ICIDH基本框架由三部分组成残损(Impairment)残疾(Disabilities)残障(Handicaps)类别表现障碍水平具体阐述残损机能障碍生物学水平指人体器官功能形态的损伤,如肢体、组织、器官的丧失、缺损、畸形及精神功能紊乱。残疾能力障碍个人水平指由于功能结构异常所导致的个体能力受限和缺失。残障社会性不利社会水平指由于残疾造成的回归社会受限,反映了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及适应程度。(ICIDH)的基本框架(ICIDH)的模式图不仅注重残疾,而且注重残疾的转归、结果。以残疾为出发点,从不同的层次来剖析残疾状况及其结果,是国际疾病分类(ICD)的一个进步。疾病或异常残损残疾残障ICIDH模型的缺点:1.概念模式的单一片面性ICIDH概念模式呈单一的线性模型,并不能完全代表残疾的整体模式结构;且该模式方向的单一性也不能真正阐明残损、残疾和残障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2.忽略了主观障碍的重要性主观障碍作为个人体验的障碍,反映了残疾人心中的烦恼、苦闷及绝望,对残疾人客观障碍(生物水平、个人水平、社会水平障碍)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而ICIDH则没有考虑此因素。3.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在生物水平、个人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社会水平将截然不同,即回归社会的能力完全不同。而ICIDH中没有考虑环境的因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ICF有三个层次结构身体功能和结构(bodyfunctionsandstructure)活动(activity)参与(participation)重要的组成部分背景性因素身体功能是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心理功能)。身体结构是身体的解剖部位,如器官、肢体及其组成成分。损伤是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的丧失或异常。身体功能和结构与损伤活动(activity)与活动受限活动是由个体执行一项任务或行动,它代表了功能的个体方面。活动受限是个体在进行活动中可能遇到困难。参与(participation)与参与局限参与是投入到一种生活情景中,它代表了功能的社会方面。参与局限是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问题。背景性因素背景性因素是构成个体生活的全部背景,特别是能影响功能和残疾结果的背景性因素。背景性因素有两类环境因素个人因素(ICF)的模式图ICF建立在一种残疾性的社会模式基础上,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并强调社会集体行动,要求改善环境以使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疾病异常活动背景因素参与身体功能和结构ICF模型的优点:1.重视积极的一面ICF中的许多类别和项目均使用中性词,这体现了其重视积极的方针。如用健康状况代替疾病,用活动代替残疾,用参与代替残障等。2.环境因素的引入社会环境特别是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观或偏见等所造成的社会意识环境对残疾的发生会产生很大影响。ICF把环境因素作为背景性因素之一,另一个背景因素是个人因素,这些背景因素与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3.交互模式的应用在ICIDH的模式中,各个项目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平面的模式,而在ICF的模式中,各个项目的关系是双向的、有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是立体模式。ICF模型的优点:4.重视个人体验在ICF中重视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如果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悲观、失望,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无继续生存的愿望及信心,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活动参与能力,直接影响健康状况。5.应用领域的广泛ICF作为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系统工具。他可以应用于保健、保险、社会保障、就业、人权、科学研究、制定计划和政策、教育和训练,以及经济和人类发展等各个领域。同时还可以建立更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以收集促进或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数据。功能评估年龄功能级别100100理想状态?ICF功能评估?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参与功能身体结构和功能受损活动受限残疾参与限制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患者存在残疾患者因为环境而残疾残疾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获得最佳功能的策略患者存在残疾改善身体功能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患者残疾后获得最佳功能的方法改善环境功能障碍促进ICF培训培训者学习班残疾的分类和分级标准一、残疾的分类方法按残疾性质:先天残疾和后天残疾;按残疾部位:视力、智力、听力语言、肢体残疾等;按残疾类别:心理残疾.生理残疾和感官、器官残疾。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出版的残疾分类标准我国1987年进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所采用的残疾分类标淮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1.病损分类(1)智力病损(2)心理病损(3)听力病损(4)语言病损(5)视力病损(6)内脏(心、肺、消化等)(7)骨骼(姿势、体格、运动)(8)多种综合病损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2.失能分类(1)行为失能(2)语言交流失能(3)个人生活自理失能(4)运动方面的失能(5)身体姿势和活动方面的失能(6)精细活动方面的失能(7)环境适应方面的失能(8)特殊技能方面的失能(9)其他活动方面的失能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分类标准3.残障分类(1)识别(人、地、时)残障(2)身体残障(生活不能自理)(3)运动残障(4)职业残障(5)社会交往残障(6)经济自给残障三、中国的残疾分类标准1.视力残疾2.听力残疾3.智力残疾4.肢体残疾5.精神残疾6.语言残疾7.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我国残疾标准我国制定残疾标准是以社会功能障碍的程度为主的原则确定残疾,并与国际统一标准基本保持一致。目前我国制订的五类残疾标准中视力残疾标准、听力语言残疾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智力残疾标准一致。肢体残疾标准则是自行制定的。精神残疾标准也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精神病分级标准而自行制订的。我国的残疾分类标准与国际区别视力残疾视力残疾的定义: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听力残疾听力残疾的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言语残疾言语残疾的定义: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3岁以下不定残)。言语残疾包括: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造成的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6.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它行为变化等。肢体残疾肢体残疾的定义: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肢体残疾包括: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智力残疾智力残疾的定义: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精神残疾精神残疾的定义: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多重残疾多重残疾的定义: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多重残疾。多重残疾应指出其残疾的类别。多重残疾分级按所属残疾中最重类别残疾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什么是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个定义改变了过去仅仅从身体上着眼的片面看法,代之以社会功能障碍为特征,不仅局限于器官的丧失或者不正常,而且包括了精神和心理、智力方面的残疾,全面地概括了残疾人的基本特征。结合罗尔斯“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和对残疾人的定义,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残疾人群体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3、残疾人的需要及问题①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治疗康复的需要基本生存的需要接受教育的需要职业发展的需要家庭生活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价值实现的需要②残疾人面临的问题:生命周期任务0-3岁,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3-6岁,主要任务是形成沟通技能和主动性6-12岁,主要任务是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12-18岁,主要任务是建立个人身份、独立年轻成人期,主要任务是成家立业中年期,主要任务是抚育子女、贡献社会老年期,主要任务是保持自我完整*0-3岁可能遭遇的问题:父母不接受残疾孩子;父母不知道怎么帮助和对待残疾孩子;父母过度保护孩子需要的帮助:提供情绪支持;帮父母得到一些实用的服务咨询、协助和资源;协助家庭处理与医疗体系和其他相关体系打交道时的障碍和问题;帮父母理解残疾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环境和学习机会;处理残疾孩子受到遗弃和虐待的问题*3-6岁可能遭遇的问题:沟通障碍;缺乏社会接触;意外伤害需要的帮助:帮助孩子掌握沟通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沟通方式;协助进行物理环境的调整,提供残疾人辅助用品方面的咨询;创造社会接触机会,包括接触同样情况的孩子和健全孩子;协助接受早期康复*6-12岁可能遭遇的问题:受教育障碍;学习适应困难;难以接纳身体形象;意外伤害需要的帮助:创造受教育的社会环境条件;协助建立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帮助处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组织同伴支持小组;帮助克服身份认同上的困难;向残疾学生提供危机介入*12-18岁可能遭遇的问题:脱离父母,建立个人身份;无法接受残疾身份,尤其是这一阶段致残的孩子;缺乏角色榜样;性别角色上的困惑;意外伤残需要的帮助:协助残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