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一、说教材这篇文章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属于自主赏析的一篇文章。二、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疏通字词,了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文章大意,通过讨论的方法把握孔子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讲授课文重点放在文意的分析上,从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教学时间:一课时三、说教学设计方案一、常识回顾1、导语: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孔子曾说:“匹夫不可以夺志,哪怕三军可以夺帅。”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方向,那么孔子是怎么评价弟子的理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初中我们就学习过《论语》的篇章,共同回顾孔子的常识。(学生举手回答)(用投影显示)(1)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2)《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3、再次回顾出自论语中的名句:(学生一起背诵)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解题孔子弟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复姓),名赤,字子华。(关于孔子的弟子,书下注释1有,学生拿笔划下。)侍坐:陪侍长者闲坐。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认真看书,听老师范读,注意字的读音。2、为了进一步熟悉课文,把握文意,几位同学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3、作为文言文要掌握文言词汇和句法,通过书后练习巩固文言知识。三、分析理解课文通过观看百家讲坛理解课文1、于丹教授分别讲解了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这四位弟子不同的理想,下面大家用书中的原句告诉我它们的理想分别是什么?2、纵观4个人的理想,孔子赞许谁的理想?孔子为何赞许曾皙?明确:态度谦恭“为国以礼”(多媒体展示孔子的思想主张)3、分析孔子对子路思想的评价。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哂之。否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4、揣摩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回答是否满意?说出理由(教学重难点)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在了解基础知识的时候,我们知道:儒家本来鼓励人们积极入世的,但是在这里孔子却赞同曾皙的淡泊名利的思想。(多媒体展示(知人论世))因此,我们了解到讲学为师的孔子是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回到为题中儒家思想对为国为政的理想不感兴趣—→一种隐约的否定(对公西华)时代背景5、借用于丹教授的话讲就是“我们不缺乏宏大的理想,缺乏的是实现理想的切实道路。”(多媒体展示)6、畅所欲言: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这一课的体会,或是对于丹所言的理解。7、教师小结:送同学们的话:对于前方的理想,我们始终要找到一个起点,时常反躬自省,切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