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贸易实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引下,在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建设,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课程建设小组已经明确了课程定位,选用了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合理选取并序化了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现在已成为国际贸易实务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的重要支撑,也为学院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现将《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一)课程建设思路更加成熟1、建设方向和目标明确,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和中心地位更突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一条主脉络,同时也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其随后的学习,因此国际贸易实务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纲领性作用,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外贸职业能力体系,明确后面专业课学习的方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对外贸流程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在开展课程建设时易于把课程教学和实际工作进行对接,易于实现基于工作流程的教学模式,易于实施情境教学,在进行高职教学改革方面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基于以上认识,教研室老师始终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程的中心,建设方向和目标明确。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课程建设小组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放在了突出位置。该门课程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第一门精品课,突出它的重要地位是从基础做起的,不仅仅是课程本身处于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首先给课程的成长奠定基础,培养方案中我们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放在第二学期开设,专业系列课程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开始向外发散,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设,先从基本的国际贸易实务课开始,让学生在短时间了解外贸工作的轮廓,在此基础上通过单证实务、通关实务、报检实务、结算实务等实务课程深化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解和运用,强化外贸职业能力,2同时开设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辅助课程,培养学生的外贸职业语言能力,增强外贸从业法制意识。2、明晰了课程建设和改革方向通过学院领导的引荐和教研室老师的积极争取,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同校外的精品课建设的专家和外贸企业资深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上有了新的突破,我们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工作内容变为教学内容,通过对外贸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对外贸工作过程进行提炼,将工作过程转变为课程,进而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的形式在课堂上系统再现工作过程,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把外贸工作的经验、法律常识、职业道德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必要补充,实现主体线索的明朗化,局部环节的丰富化,使课程能够在课堂上更生动地再现外贸工作流程,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做外贸。同时,我们还把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考试大纲和课堂教学内容、课程考试大纲有效融合,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化,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3、改善了实训条件,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丰富了教学研究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地改善,目前已建成外贸综合实训中心一个,实训中心配备了50台电脑和南京世格开发的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教学系统V2.0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V3.0,功能完善的模拟实训软件能够让学生全面、深刻的学习并感受外贸工作的全过程和职业氛围。在实训中心,教师能够较好的借助软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够时刻围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此同时,在开展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对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入思考,更加切合实际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仿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同样重要的认识。4、明确了对课程主讲教师的要求3精品课建设是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之一,那么课程主讲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就非常关键,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首先要熟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达到人人能上精品课程的目标;其次,所有主讲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建设,要对精品课建设有较深刻见解;最后,各位主讲教师要从国际贸易实务流程出发,整合专业课程,让其他专业课能够服务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又能深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充分体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核心地位,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二)精品课网站制作完成,课程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在明确课程建设思路之后,课程建设小组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件、教案、电子教材的编写和制作工作,完成了课后习题搜集和整理、课程案例库建立工作,完成了SimTrade实习指导书的编订、专项情境模拟指导方案的编订、外贸业务操作指南的编写工作,完成了课堂实训指导方案、课堂实训项目单、模拟考试任务书的编写工作,完成了近30余项拓展学习资料、外贸全流程所需要的单证样本的整理工作。至此《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网站已经建成并实现全方位的网络资源共享。具体如下:课程指南1、课程指南(共1份)教学资源1、教学大纲(共1份)2、电子教材(共9章)3、电子教案(共10章)4、电子课件(共10章)5、习题库(共7套)6、案例库(共2套,近100个典型案例)7、参考文献8、网络资源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1、实习指导书(共1套)专项情境模拟实训1、指导方案(共1份)2、教师操作手册(共1份)3、外贸业务操作指南(共16篇)课堂实训项目1、课堂实训大纲(共1份)2、课堂实训指导方案(共1份)3、课堂实训项目单(共15份)4、实训单据模板(共17份)校外实习1、校外实习指导书(共1份)实践经验1、实践经验(共5篇)自学网络平台1、网络自学平台(共1个)2、软件模拟自学平台(共1个)4考试考核1、课堂考核办法(共1份)2、模拟考试任务书(共6份)3、自测试题(共9套)课程视频1、课程视频(共9个)职业资格证考试真题1、职业资格证考试真题(共5套)行业法律文本1、国际惯例(共9套)(三)课程建设配套举措更加成熟完善精品课建设小组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增强主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负责人规定每一个主讲教师都要承担一定工作量的课程建设工作,并制定了课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考评制度,把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情况纳入期末考评中,同时鼓励教师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程建设研讨会,撰写并发表与课程建设相关的论文;在提高双师素质上,要求主讲教师自找企业顶岗实习,将实践的收获在课堂上与学生共享,同时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实训活动的组织能力。二、课程特色与亮点(一)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需求设置课程模块课程教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参照实际外贸工作过程合理编排,适时开展市场调研,适时更新课程内容,保持学生的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与市场的需求一致。5(二)依托外贸模拟实训系统,全过程培养学生外贸岗位职业能力实训教学采用以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V3.0为中心,以外贸教学系统V2.0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V3.0为辅助(为实习平台提供专项模块支持)构建的模拟实训系统,全过程培养学生外贸岗位职业能力。学生分小组在实习平台中轮换扮演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和出口地银行五种角色,在相互配合中开展仿真外贸业务,学生在模拟实训中碰到问题,可以借助于外贸教学系统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来解决。通过几轮完整的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对外贸流程、外贸流程中每个具体环节的工作内容都有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外贸职业能力。(三)把职业资格证的获取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把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考试大纲和课堂教学内容、课程考试大纲有效融合,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打基础。(四)教学内容立体化把外贸工作的经验、法律常识、职业道德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必要补充,实现主题线索的明朗化,局部环节的丰富化,在教学中借助于案例、课程模块向学生进行介绍,使课程能够在课堂上更生动地再现外贸工作流程。(五)采用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的教学模式(1)教学环境多元化:把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场地向外贸企业或与外贸有关的职能部门转移,力求为课程的全程教学营造一种更加真实的环境;(2)构建互动式课堂:每次课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师生互动,并对该节重点设计重点互动教学活动;(3)经常实施全课堂渗透式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渗透到整个课程教学的全程;(4)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学生设身处地模拟公司相关业务角色,如:组织货源业务、报关业务、租船订舱业务、报检业务;(5)模拟软件辅助教学;(6)顶岗实习。(六)实行以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试不再考查学生对零散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是注重学生对外贸知识的6综合运用能力,在仿真操作中对外贸业务的处理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三、下阶段努力方向在促进自身提高的同时,寻求学院学校在政策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场所的多元化,实训教学内容的深入化,实训教学手段的职业化;在实践中摸索更具实效性的课程建设方案,出台一系列课程建设的监控、评估、激励和奖惩制度,增强课程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主要是在实训教学改革方面,要在广泛借鉴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可实施性强的开放式的实训方案,修订项目实训单,实训指导老师从自身开始,先自己做项目,然后教学生做项目。课程建设小组的成员要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的研讨活动,走出去,引进来,要用深入理解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新理念,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自身建设提高的新路子,并付诸实际行动,切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小组二○一○年十一月